1. /bin目录下的文件
bin目录通常是放置系统的一些基本命令文件的目录,要保证你的系统能够正常启动而
且能够完成必要的功能,你需要在 /bin目录下放置如下文件:
ksh—>shell是不可少的。
more–>要知道Linux下可没有type命令哦。
dmesg->虽然你很熟悉你的系统硬件,但是有它还是方便多了。
ps—->检查系统进程是管理员的良好习惯。
login->总不至于不要人家登录吧,再说它也是底层系统的构成呀。
sync–>更新磁盘的Block,很有好处啊。
mount->除非你不要文件系统就不需要它。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的东东。
kill–>杀掉那些无用或停止响应的进程。
setterm->修改终端参数的。
hostname->显示当前机器名字。
telnet->远程登录,你的Linux不会不干点其他的事吧!
ping–>检查网络连接状态。
ftp—>虽然什么也放不下,但是留下它也有好处的。
tar—>备份很重要!即使你的系统只有一个软驱!
killall->shutdown时系统会用它哦。
chmod->修改文件属性的。
chown->修改文件的归属
cp—>拷贝文件,修复系统时可以用啊!
dd—>据说好多管理员常用啊,但是我还真没用过!因为我很少进行介质拷贝。
df—>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u—>查看指定路径的占用空间。
ls—>你不会一次都没用过吧!
mkdir->建目录是常事,即使在只有一张盘的情况下!
mv—>移动文件的命令。
rm—>删除文件,万一有多的怎么办?靠它了!
ln—>链接文件,当然有用了!
dircolors–>设定目录的颜色,当你用的是彩显时。
cut–>将文件的一些行送到标准输出设备。
cat–>把标准输入送到文件或把文件送到标准输入
stty–>很重要的终端命令哦!
gzip–>打包和解包的程序
domainname–>查看域名。
还要把一些东西链接起来哦
date@ -> /sbin/clock
less@ -> more
sh@ -> ksh
gunzip@ -> gzip
zcat@ -> gzip
bash@ -> sh
tcsh@ -> sh
2./etc目录下的文件
etc目录是放置系统配置信息的文件目录,同时也放置了一些系统初始化文件。
mtab –>mounted table已经mount的FileSystem列表。
kernel –>系统内核。
issue –>login时的prompt信息 。
profile –>bash下的全域用户登陆时执行的批处理文件 。
psdevtab –>kernel映象的相关文件。
inittab –>初始化列表,系统启动时要用到的东东。
passwd –>用户的password数据库。
motd –>message of today 用户login时显示的信息。
fstab –>开机时要自动mount的FileSystem。
hosts –>domain name到IP的解析文件。
resolv.conf –>本机的IP地址和域名服务器地址配置文件。
termcap –>终端字符映射文件。
services –>系统启动时加载的服务项目。
rpc –>RPC资源解释文件。
protocols –>系统协议说明文件。
networks –> 定义本机IP和子网的配置文件。
mtools –>mtools的parameter文件。
hosts.deny –> 设置那些目的机不能Telnet到此主机。
hosts.allow –>和hosts.deny相反,设置可以Telnet到此机的目的机地址。
exports –>NFS的系统档案。
DIR_COLORS –>设置ansi-color终端的系统颜色。
HOSTNAME –>本机的domain name。
inetd.conf –>inetd进程的配置文件。
ld.so.cache –>系统lib的缓存信息。
shells –>系统可用的shell的记录。
host.conf –>本机的网络相关配置。
magic –>系统内档案格式的资料。
utmp –>当前login用户的记录。
group –>用户组参数记录。
ld.so.conf –>记录一些lib所在的目录。
fastboot –>shutdown命令产生的一个文件,系统重新启动时会检查该文件。
3. /sbin目录下的文件
这个目录下放置一些系统扩展命令:
swapoff@ -> swapon –> 把swapoff连接到swapon命令
telinit@ -> init –> 把telinit连接到init命令
reboot@ -> halt –> 把reboot连接到halt命令
addswap –>增加一个交换分区,需要自己编辑一个addswap脚本
chkhd –>检查硬盘
clock –>测定设置时间
swapon –>打开交换分区
update –>bdflush的守护
mkswap –>格式化交换分区
agetty –>终端守护
init –>系统初始化命令
shutdown –>关闭系统
halt –>系统停机
killall5 –>清出所有进程
ifconfig –>网络配置程序
route –>路由设置命令
bdflushd –>打开buffer回写到磁盘
4. /usr目录下的文件
用户目录,目录下放置了一些用户经常需要使用的程序和一些配置数据
spool@ -> ../var/adm –>连接到/var/adm
tmp@ -> ../var/adm –>连接到/var/adm
adm@ -> ../var/adm –>连接到/var/adm
/usr/bin目录,用户命令文件目录
who –>查询当前登陆用户
superformat –>高级格式化工具
loadkeys –>加载键盘影射表
joe –>一种十分好使的编辑器
uptime –>查看系统从启动到现在的运行时间
finger –>查询用户信息
mcheck –>检查dos系统软盘
tput –>初始化终端或者查询终端信息
traceroute –>检查路由路径
host ->检查当前主机配置信息
split –>分割文件
sleep –>延迟指定时间
setfont –>设置字体
grep –>行查询指令,常常配合管道使用
reset –>重置系统参数
usr/sbin目录下放置了用户需要使用的高级指令,但我们没有使用到,看看磁盘空间
/usr/local目录放置了一些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
usr/local/lib目录
lynx.cfg –>lynx浏览器的配置文件
usr/lib目录
es.map –>键盘映射文件
t.fnt –>字体文件
5. /lib目录下的文件
此目录下放置了系统的一些库文件,这里不做解释
libgpm.so@ -> libgpm.so.1
libdl.so@ -> libdl.so.1
ld-linux.so.1
libtermcap.so.2
libm.so.5
libc.so.5
libdl.so.1
libgpm.so.1
libtermcap.so.2
libcurses.so.1
ld.so
6. /dev目录,系统设备文件目录,按照标准设备定制。
7. /var目录,主要放置系统参数和配置。
var/adm/
utmp –>空文件,为uucp准备的tmp文件
cron –>空文件,kernel加载时的tmp文件
/var/spool/locks目录,放置一些正在运行的程序的临时文件和进程号文件。
8. 其他目录都为空目录,有:
/dosa
/dosc
/iomega
/tmp@ -> /dosc/onedisk
/root
9. addswap命令脚本脚本,放置在/sbin下。
if [ “$1” = “” ];
then
$mide=10000
if
dd if=/dev/zero of=/tmp/linux.swp bs=1k count=$mida
mkswap -c /tmp/linux.swp 2>/dev/null
sync 2>/dev/null
swapon /tmp/linux.swp 2>/dev/null
mida=`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 cut -b16-19 `
echo $mida ‘KB aCTiu’arxiu=`ls /dosc/ | grep .swp`
系统的基本文件系统就介绍完了,下面我们介绍OLD(one disk Linux)系统的具体制作。
介绍完了主要目录和文件的结构,我们对ODL的大概也比较了解了。
现在你可以找一个Linux把他裁剪一下,把必要的东西放到一张软盘上,以后
用他来启动了你的系统进入Linux了。然后在放进一些需要的软件,如Linux Router,
或者其他的小的应用软件,那么他就成了一台小的路由器、代理服务器,你的小玩具,
你可以用他上网,读新闻,看信,和浏览。这是多么不可以想象的事情,全不都可
以在一张1.44M的软盘系统上实现。
制作ODL的详细过程十分复杂,其基本思想是在一张软盘上做好可以启动的Kernel,
然后再将定制的文件系统传到磁盘的剩余空间里,启动时先读前面的让系统boot起来,
再读后面的,让系统mount到一个Ramdisk里,然后将定制好的文件系统解压缩,释放到
Ramdisk里。这样整个磁盘系统既有kernel,又有FileSystem,自然可以使用一张磁盘
启动整个Linux系统。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详细说明全部过程,只把其中最关键的
部分,定制文件系统和让系统在无lilo的引导下启动这两个部分做说明(其他目录的
相关文件,请按照开始将的文件系统结构建立)。
定制文件系统的过程如下:
dd if=/dev/zero of=DEVICE bs=1k count=3000 (分配一段内存空间做RamDisk)
mke2fs -m 0 -i 2000 DEVICE (格式化Ramdisk)
mount -t ext2 DEVICE /mnt (装载到/mnt目录下)
cp -dpR /dev /mnt (将/dev/下的硬件设备拷贝到/mnt/dev下)
mkdir /mnt/etc (建立ODL系统配置文件目录)
写/mnt/etc/rc.d文件,其内容如下:
#!/bin/sh
/bin/mount -av
/bin/hostname silver
写/mnt/etc/fstab 文件,其内容如下:
/dev/ram0 / ext2 defaults
/dev/fd0 / ext2 defaults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写入/mnt/etc/inittab文件,其内容如下:
id:2:initdefault:
si::sysinit:/etc/rc
1:2345: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1
2:23:respawn:/sbin/getty 38400 tty2
umount /mnt (卸载Ramdisk)
dd if=DEVICE bs=1k | gzip -v9 > root.gz 将Ramdisk上的内容写入root.gz
让系统在无lilo的引导下启动
mke2fs -i 8192 -m 0 /dev/fd0 KERNEL_BLOCKS(KERNEL_BLOCKS为内核部分在磁盘上占的
空间大小)
mount /dev/fd0 /mnt
rm -rf /mnt/lost+found
mkdir /mnt/boot
mkdir /mnt/dev(建立一些启动时需要的基本文件目录)
cp -R /dev/{null,fd0} /mnt/dev (将启动需要的两个设备NULL和fd0拷贝到启动盘中)
cp /boot/boot.b /mnt/boot (建立boot的映象文件)
cp bdlilo.conf KERNEL /mnt (KERNEL为OLD需要的内核文件)
lilo -v -C bdlilo.conf -r /mnt (将lilo信息写到OLD中)
其dblilo.conf的内容如下(可以根据需要修改):
boot =/dev/fd0
install =/boot/boot.b
map =/boot/map
read-write
backup =/dev/null
compact
p_w_picpath = KERNEL
label = Bootdisk
root =/dev/fd0
dd if=KERNEL of=/dev/fd0 bs=1k(将内核KERNEL写到系统的前1024字节,使OLD软盘可以
启动系统)
dd if=rootfs.gz of=/dev/fd0 bs=1k seek=KERNEL_BLOCKS (将原来定制的文件系统 传到磁盘剩余空间中)
此时,你做好的这张磁盘就可以直接将系统启动了。`如果你配置好了网络系
统,那么网络也可以通过他自动启动。如果你对Linux还不是很了解,自己定制一
个系统还比较困难,那么OLD的全部系统映象文件可以在
http://linux.apostols.org/guru/wen/1.x/stone.img下载得到。将下载的文件
用rawrite.exe程序在dos下写入一张1.44M的软盘中,此张盘就可以启动系统,并将
你带入到神奇的Linux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此映象文件是一个德国人所做,其终端键盘为类型不是标准的US
键盘,所以我们需要修改他的键盘定义。
系统启动后,在/usr/lib/下有一个es.map文件,我们需要修改它,可以在redhat
下拷贝一个default.kmap文件,然后执行/bin/loadkeys default.kmap,此时键盘就
可以正常使用了。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hlqx/1533389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用户I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09762.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正版授权,激活自己账号】: Jetbrains全家桶Ide使用,1年售后保障,每天仅需1毛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支持Jetbrains家族下所有IDE 使用个人JB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