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和缺陷报告_质量缺陷报告

缺陷和缺陷报告_质量缺陷报告一、缺陷的基本概述1、缺陷的定义(重要):①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②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该出现的功能③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④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⑤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2、缺陷属性1、缺陷的类型:功能、用户界面、文档、软件包、性能、系统/模块接口注意:需求分析、设计阶段,文档类型缺陷多;集成测试阶段,一般接口类型的缺陷多一…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使用 1年只要46元 售后保障 童叟无欺

文章目录

一、缺陷的基本概述

    1、缺陷的定义(重要):       

     2、缺陷属性

二、缺陷的生命周期(重要)

三、缺陷的识别

四、缺陷报告

五、测试需求、测试用例、缺陷报告的关系?


一、缺陷的基本概述

    1、缺陷的定义(重要):       

①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②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该出现的功能
③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④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⑤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角度看)最终用户会认为不好


     2、缺陷属性

1、缺陷的类型
功能、用户界面、文档、软件包、性能、系统/模块接口

注意:需求分析、设计阶段,文档类型缺陷多;
           集成测试阶段,一般接口类型的缺陷多一些;
           系统测试阶段,功能、界面类型的缺陷多一些;
           验收测试阶段,更多地关注性能缺陷;
           实施过程,可能会遇到一些软件包的缺陷。
           
2、缺陷的严重程度:缺陷的故障对软件的影响,每个公司和团队的分类标准略有不同。

①致命:系统任何一个主要功能完全丧失,用户数据收到破坏,系统崩溃、悬挂、死机,或者危及人身安全。

②严重:系统的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不能保存,系统的次要功能完全丧失,系统所提供的的功能或服务收到明显的影响。

③一般:系统的次要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例如:提示信息不太准确或用户界面差、操作时间长等一些问题。

④较小:是操作者不方便或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功能的操作和执行,如个别不影响产品理解的错别字、文字排列不整齐等小问题。

注意:结合缺陷的影响,结合软件的具体功能(业务或者流程)

3、缺陷的修复优先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缺陷对测试工作的影响程度。有以下等级:立即解决、高优先级、正常排队、低优先级。
例如:电商系统的用户注册功能无法使用(导致无法登录、购买、结算、支付、下单、物流跟踪、收获、评论等功能无法进行),就必须立即修复。但是电商系统中关于用户购买流程帮助说明的网页链接点击404页面,就比较次要。

注意:优先级的衡量,一般可以根据测试的软件系统的全业务流程划分,软件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优先级高,甚至需要立即解决。软件的备选流、基本功能测试中的反向测试的内容,优先级较低,甚至有些可改可不改。

缺陷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有什么关系?
1、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严重程度是指缺陷对软件的影响,而优先级是指缺陷对测试的影响。
2、不要认为严重的缺陷,修复优先级就高;
3、如果碰到,优先级和严重程度都高的缺陷,也只是偶然。例如,QQ的帮助按钮,会有经常闪退的现象。严重程度很高,但是优先级就很低。又例如企业logo错误,不影响任何功能,但是必须优先修复。

提交缺陷时能不能夸大或降低缺陷的严重程度或者优先级?
不能,不能搞“狼来了”,也不能搞私人关系,”帮”好朋友减少不良影响。要公正、客观。

4、缺陷的状态
缺陷状态指缺陷的处理进度。
发现缺陷时缺陷处理的前提,但是还没有进入缺陷的处理流程。

①激活/打开(新建):由测试人员进行标注。
②确认:确认新提交的缺陷是一个真实有效的缺陷。一般由测试主管或者质量保证、产品经理进行确认。经确认后,有效的缺陷会指派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③已修复/修正。缺陷修复,一般由开发人员进行。
④关闭/非激活。缺陷被修复完成后,经过测试人员的验证后,没有问题。
⑤重新打开。经过测试人员的验证后,缺陷没有修复成功,需要重新打开进行再次处理和修复。
⑥推迟。缺陷现在不修复,推迟到下一个版本或阶段。测试要跟开发或者其他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⑦保留。缺陷暂时修复不了,一般也是由开发人员去设定。也需要测试人员进行确认。
⑧不能重现。开发按照缺陷的复现步骤不能再次发现缺陷。一般闪退、崩溃类型的缺陷具有类似的特征。或者由于操作系统的差异,浏览器的缓存等信息,出现的问题。所以作为测试人员,提交bug之前,要再三确认bug。
⑨需要更多信息。作为测试人员,提交bug的时候,要尽可能把所有相关的文件一起提交(图片、视频)。
⑩重复。测试中,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尤其在软件的某个功能频繁被多个模块(由不同的测试人员测试)调用的情况下。
⑪不是缺陷。一定不要在测试工程师的工作生涯中被开发标注缺陷状态为不是bug。
⑫需要修改软件规格说明书。缺陷不是技术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需求不明确或设计不明确。

5、缺陷的起源

缺陷起源是指缺陷引起的故障或事件第一次被检测到的阶段。

缺陷起源有:需求、构架、设计、编码、测试、用户。

6、缺陷的来源

缺陷来源指缺陷的起因。缺陷被发现的阶段,直接原因。

缺陷来源有:需求说明书、设计文档、系统集成接口、数据流(库)、程序代码。                  

7、缺陷的根源

缺陷根源指发生错误的根本因素。一般发生在总结阶段。

缺陷根源有:测试策略、过程/工具和方法、团队/人、缺乏组织和通讯、硬件、软件、工作环境。


二、缺陷的生命周期(重要)

类似于面试官提问:针对你工作中发现的一个bug,说说这个bug的处理过程。其实就是要说明缺陷的生命周期中,每一个环节由谁做什么。

1、发现缺陷。由测试人员发现。开发人员也能知道自己哪里写错了,但是不会广而告之。

2、提交缺陷。由测试人员提交。

3、确认缺陷。一般由测试主管、质量保证、产品经理进行确认。

4、分配缺陷。经确认后,有效的缺陷会指派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一般由谁确认的缺陷,就由谁分配。分配的对象可能是开发,也可能是UI、产品经理。

5、修复缺陷。主要由开发修复,也有可能产品经理、UI修复问题。

6、验证缺陷。测试去验证缺陷有没有修复成功。

7、关闭缺陷。只能是测试人员进行,否则出现了问题,测试人员一律不背锅。


三、缺陷的识别

依据:需求文档、设计文档、产品原型、测试用例,都是客观的依据

         同行业类似的成熟软件,和开发人员沟通,和有经验的测试人员沟通,同行业隐式需求。这些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依据

测试人员在识别缺陷的时候,要很灵活地对待。


四、缺陷报告

1、缺陷报告模板

  1. 缺陷编号。Bug_项目名称_模块名称_功能名称_0001
  2. 所属模块。一级模块/二级模块/三级模块
  3. 优先级。缺陷的修复紧急程度。P1>P2>P3>P4
  4. 严重程度。S1>S2>S3>S4。
  5. 缺陷概述。用一句话描述缺陷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6. 缺陷描述。将缺陷的复现步骤、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列出来。缺陷描述的准则:可再现,除了类似闪退、崩溃等不可再现的缺陷。不做评价,不对缺陷出现的严重程度和缺陷表现出来的效果进行主观臆断。
  7. 提交人。
  8. 备注。一般写产生该缺陷的特殊情况。将Bug的截图作为备注信息。

缺陷和缺陷报告_质量缺陷报告

2、缺陷报告编写目的

  • 展现缺陷的详细信息
  • 展现缺陷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3、预期读者:开发人员、质量管理、市场人员、运维人员。

     所以缺陷报告要写得很直白、清晰明了。

4、缺陷报告编写准则:准确、清晰、简洁、完整、一致。

缺陷报告本身要保证没有任何表述性的错误。

5、缺陷跟踪系统:禅道、ALM、JIRA等


五、测试需求、测试用例、缺陷报告的关系?

测试的基本流程:获取测试需求–编写测试计划–制订测试方案–设计和开发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提交缺陷–测试分析和评审–测试总结–准备下一版本的测试

获取测试需求是测试工作的重点,也是第一步。通过需求的分析,了解和掌握测试的方向和内容。例如:

1)分析出系统的模块和组织结构

2)分析出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流程。(业务分析)包括可能会有哪些人或者哪些角色要用。

3)识别出软件的重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获取测试需求的过程中,测试人员就要有相应的分析成果,一般用xmind这样的思维导图工具进行分析,或者使用需求跟踪矩阵来完成测试需求的获取和分析。

 

设定测试需求的正、反向和优先级。

当有了测试需求之后,就开始针对每一个需求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也就是,每一个需求点,都要被测试。

因此测试的过程中,衡量需求的覆盖程度,就非常重要。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和说明:需求的覆盖程度=被测试时用例覆盖的需求数/需求点总数

如果需求覆盖度<100%,那一定说明了测试的覆盖度不够。

 

测试中,最能体现测试人员工作量的指标就是缺陷的数量和用例的数量。

1)设计的测试用例总量  TC。

2)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  EC。

3)未执行的测试用例数量  WC。

4)执行通过的测试用例总量  SC。

5)执行失败的测试用例总量   FC。

6)提交的缺陷的总量  BC。

以上几个数据,它们要符合以下的数量关系:

1)TC>=EC

2)TC=EC+WC

3)EC=SC+FC

4)BC>=FC。提交的Bug数量,多于执行未通过的用例数。一条用例的预期结果数量是固定的(甚至是唯一的)。说明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除一部分是用例执行失败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测试人员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带来的。

5)通过 SC/EC 可以表现出系统的质量是否合格。

6)通过 EC/TC 可以表现出系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用户I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9219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正版授权,激活自己账号】: Jetbrains全家桶Ide使用,1年售后保障,每天仅需1毛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支持Jetbrains家族下所有IDE 使用个人JB账号...

(0)
blank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