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学_笔记(复习用)「建议收藏」

工程伦理学_笔记(复习用)「建议收藏」工程伦理学第一章工程与伦理1.1如何理解工程一、技术与工程的区别二、技术与工程的联系三、工程的定义四、工程的过程五、工程具有不确定性和探索性六、理解工程活动的7个维度1.2如何理解伦理一、道德与伦理二、不同的伦理立场三、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1.3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一、工程活动中的行动者网络(具有动态性和网络性)二、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三、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1.4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一、工程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辨识二、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三、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二章工程中的风险、安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工程伦理学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发现网上只有零碎的一些笔记和答案,为了方便自己学习,就整理了笔记,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同学帮助。学习自取,可不要用作商业用途。

第一章 工程与伦理

1.1 如何理解工程

一、技术与工程的区别

  1. 内容和性质不同(技术——发明;工程——建造)
  2. 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技巧和技能、“产权”的私有知识;工程成果——物质产品、物质设施直接地显现为物质财富本身)
  3. 活动主体(技术——发明家;工程——工程师以及工人、管理者、投资方等)
  4. 任务、对象和思维方式(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工程——独一无二)

二、技术与工程的联系

技术是工程的手段,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技术往往包含在工程之中。

三、工程的定义

广义:强调众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性,如“希望工程”等
狭义:主要指针对物质对象的、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得以实现的人类活动,如“化学工程”、“三峡工程”等。
工程伦理讨论的“工程”主要指狭义的工程概念。
四、工程的过程
计划——设计——建造——使用——结束
两种理解
A 将工程理解为设计的过程(作为思想行为的“设计”是工程的本质,工程是根据设计进行生产或制造,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B 将工程理解为建造的过程(作为实践行为的“建造”是工程的本质,设计只是重要环节,建造的过程依赖于设计但超越设计)
一定意义上,设计和建造的工程实践的两个关键环节,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并交互建构的。

五、工程具有不确定性和探索性

  1. 工程活动蕴含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
  2. 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们的知识与技术总是不完备的;
  3. 工程实践的后果往往会超出预期。

六、理解工程活动的7个维度

  1. 哲学维度:主要涉及对工程本质、价值、工程师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等问题;
  2. 技术维度:工程不是简单的应用技术,而是要创造性的把各种技术“集成”起来实现新的人工建造物,并且可能发明新的技术或者作出重大突破;
  3. 经济维度:考量工程的经济价值和工程的经济性;
  4. 管理维度:从实践上解决众多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问题;
  5. 社会维度:用以协调工程共同体、工程师共同体和利益相关群体等各种社会关系;
  6. 生态维度:讨论工程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7. 伦理维度:讨论人们如何“正当行事”。

1.2 如何理解伦理

一、道德与伦理

  1. 道德的概念
    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道”可引申为自然的力量及其生成、变化的规则与轨道,“德”则意味着这种规则对自然的力量善加利用,为此方可更好的在自然之中生存与发展。
  2. 伦理的概念
    在中国文化中,“伦理”的“伦”既指“类”或“辈”,又指“条理”或“次序”,常常引申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即道理、规则。“伦理”则是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应遵循的规则。
  3. 二者联系:都包含传统风俗、行为习惯之意,都强调值得倡导和遵循的行为方式,都以善为追求的目标。
  4. 二者区别
    道德是个体性、主观性的精神,而伦理则是社会性、客观性的精神,是“社会意识”。道德更突出个人因为遵循规则而具有的“德性”,伦理则突出以之依照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不同的伦理立场

  1. 功利论
    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如果导致了与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是行为当事人的幸福,而且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只有当一个行为能达到最大化善时,它才是道德上正确的。
    功利论聚焦于行为的后果,也被称为后果论或效益论。
  2. 义务论
    关注于行为本身,认为行为本身也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3. 契约论
    把个人行为的动机和规范伦理看做一种社会协议。
  4. 德性论
    前面三个立场关注的是“我该如何行动?”,而德性论以行为者为中心,关注的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以及现实的人类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在具体情境之下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的两难困境,即“伦理困境”。如:电车悖论

1.3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一、工程活动中的行动者网络(具有动态性和网络性)

  1. 两个分析维度
    工程共同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工程师共同体:同一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

  1. 技术伦理问题
    技术工具论:技术是一种手段,本身无善恶;
    技术自主论:技术活动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则,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技术建构论:技术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技术本身具有破坏性,需要人进行引导和约束。

  2. 利益伦理问题(第三章)
    平衡利益与公平

  3. 责任伦理问题
    事后责任、事前责任、决策责任
    主体:工程师、工程共同体、公众等

  4. 环境伦理问题
    原则:尊重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补偿原则
    主体:工程师、工程共同体、公众等
    核心问题:自然的承受力、避免浪费自然资源、限制过度开发、保持生态平衡、将自然环境纳入道德关怀的范畴,确立人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三、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一、工程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辨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道主义–处理工程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处理工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工程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章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2.1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

一、工程风险的来源

总体而言,主要由以下三种不确定因素造成

  1. 工程风险的技术因素,零部件老化、控制系统失灵和非线性作用等因素;
  2. 工程风险的环境因素,意外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3. 工程风险的人为因素,工程设计理念的缺陷丶施工质量缺陷和操作人员渎职等因素。

二、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的来由和定义

来由:由于工程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无论工程规范制定得多么完善和严格,仍然不能把风险的概率降为零。因此,在对待工程风险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把风险控制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定义: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工程风险的承受和容忍程度。当然,其可接受性因人而异,即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是具有相对性的。这种相对性的差异在专家和普通公众之间更为明显。
如何把风险控制在人们得了接受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对风险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丶界定安全的等级,并针对一些不可控的意外风险事先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三、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安全

  1. 工程的质量监理与安全:工程质量监理是真专门针对工程质量而设置的一项制度,它是保障工程安全,防范工程风险的一道有力防线。
  2. 意外风险控制与安全:工程风险是可以预防的,事故预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即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关系,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二是对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此类事故预防主要针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即要查出存在哪些危险因素组合,并对可能导致什么事故进行研究,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出消除危险因素的办法,避免事故发生。
    意外风险的应对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遏制、风险化解、风险自留等手段。
  3. 事故应急处置与安全:要有效应对工程事故,应该事先就准备一套完整的事故应急预案。这是保证迅速丶有序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保障。

四、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快速反应,积极面对;
  3.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4. 统一指挥,协同联动。

2.2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

工程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工程风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接受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

一、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的伦理思想,充分保障人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避免狭隘的功利主义。具体操作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尊重公众的“知情同意”权;
  2. 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充分预见工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 整体主义的原则。要从社会整体和生态整体的视角来思考某一具体的过程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4. 制度约束的原则。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其次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问责机制;最后要建立媒体监管制度。

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途径

  1. 工程风险的专家评估;
  2. 工程风险的社会评估;
  3. 工程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

三、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方法

  1.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主体。评估主体在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可分为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
  2.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程序。第一步是信息公开;第二步是确立利益相关者,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第三步是按照民主原则,组织利益相关者就工程风险进行充分的商谈和对话。
  3.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效力。效力包括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能力以及目标实现的效果三个核心要素。
    考察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效力,有以下几个原则要遵守:①公平原则②和谐原则③战略原则

2.3工程风险中的伦理责任

一、责任分类

  1. 按性质:因果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
  2. 按时间先后:事前、事后责任;
  3. 按程度:必须、应该、可以。

二、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属于“事先责任”,是为了社会和公众利益需要承担的维护公平和正义等伦理原则的责任;法律责任属于“事后责任”,指的是对已发事件的事后追究。职业责任是工程师履行本职工作时应尽的岗位责任。

三、工程伦理责任的主体

  1. 工程师个人的伦理责任:工程师作为专业人员,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专门的工程知识,这能够比一般人更早、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工程带来的福利;同时,他们作为工程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师比其他人更了解某一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2. 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现代工程在本质上是一项集体活动,当工程风险发生时,往往不能把全部责任归结于某一个人,而是需要工程共同体共同承担。

四、工程伦理责任的类型

  1. 职业伦理责任。可分为义务–责任、过失–责任、角色–责任;
  2. 社会伦理责任。工程师对企业或公司的利益要求不应该是无条件地服从,而是有条件地服从,尤其是公司所进行的工程有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时,工程师更应该承担起社会伦理责任。
  3. 环境伦理责任。(1)评估、消除或减少关于工程项目、过程和产品的决策所带来的短期的直接的影响以及长期的、间接的影响;(2)减少工程项目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环境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使用阶段;(3)建立一种公开透明的文化;(4)促进技术的正面发展用来解决难题,同时减少技术的环境风险;(5)认识到环境利益的内在价值,不要像过去一样认为环境是免费产品;(6)国家间、国际间以及代际间的资源和分配问题;(7)促进合作而不是竞争战略。

第三章 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

3.1工程的价值及其特点

一、工程的价值特点

  1. 工程的价值导向性;工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实力的根本。
  2. 工程价值的多元性;
  3. 工程价值的综合性。

二、工程价值的多元性

工程的科学价值、工程的政治价值(摩西低桥)、工程的社会价值、工程的文化价值(工程精神)、工程的生态价值、工程的内在价值等方面。

三、工程价值的综合性

一项工程总是包含着多种价值,在这些不同价值之间做出权衡取舍的协调优化。应当避免和防止极端地追求某一方面价值,二牺牲其他方面的价值。

3.2工程所服务的对象及可及性

一、服务对象

工程活动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进行的,项目是工程活动的基本单元,而工程项目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它只能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而不会是所有人。
市场经济下,工程受益人群的确定,一般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通过产品价格配置资源,实际上是按照购买能力为标准来确定谁能享受工程结果,即工程产品和服务。这就有把没有购买力的贫困者排除在外的可能性。“排除”(或忽略)有别于“歧视”,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共享发展”理念。

二、可及与普惠

暂无笔记

3.3工程实践中的攸关方与社会成本的承担

一、邻避效应

  1. 邻避设施:指能使大多数人获益,但对邻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命财产以及资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的“危险设施”。如垃圾场、变电站、殡仪馆、炼油厂、精神病院等。
  2. 邻避效应:对于邻避设施的公益性、重要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当地居民一般是认可的,但是由于他们承受其实实在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所以他们的态度是,这些项目确实应该建设,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二、社会成本

  1. 社会成本是由于实施建设项目而造成的,但又不能归入参与项目的合同方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之中。在工程全寿命周期,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发生社会成本。
  2. 工程活动的社会成本主要表现在:①对环境、资源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②对社会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③对经济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

三、利益相关者

  1. 利益相关者的狭义定义: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2. 广义定义: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受到被企业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
  3. 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②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在法律和道义上被赋有对企业的所有权;③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四、公正

  1. 公正的基本概念:每个人都应获得其应得的权益,对平等的事物平等对待,不平等的事物区别对待。公正不等于平等。
  2. 公正的四种类型:①补偿公正,是对一个人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补偿;②惩罚公正,是对违法者或做坏事的人进行惩罚;③分配公正,指公正地分配福利和负担;④程序公正,规定了判决的过程、行为或达成的协议的公正性。

在工程活动中,公正的实现必须要考虑现实活动目标的效率。公正应该是工程实践的内在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公正的实现应该与效率的追求相统一。效率的实现要以基本公正为条件。基本的公正既是效率合法性的前提,也是长期效率的保障。
基本分配公正的基本实现途径是在不同利益与价值追求的个人与团体间的对话的基础上,达成有普遍约束力的分配与补偿原则。

为了实现基本公正,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机制:①进行项目社会评价;②针对事前无法准确预测项目的全部后果,以及前期未加考量的公正问题,应引入事后评估机制;③针对仅瞄准目标人群的局限,扩大关注的视域,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主要内容:根据项目单位的要求与项目的主要目标,确定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息所在以及与项目的关系;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实施 的各种可能方式等。
如何改善矛盾冲突:建立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吸收广大公众参与工程的决策、设计和实施全过程。

第四章 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伦理

4.0案例分析

DDT对生态的危害

4.1环境伦理观念的确立

工业化过程中保护环境的两种思路:资源保护主义自然保护主义。两者都强调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价值观和保护目的却截然不同。资源保护主义的主张是“科学的管理,明智的利用”,目的是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主义的目的是为了自然自身,而不是人类的利用。

4.2环境观念的确立

一、环境伦理的主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
非人类中心主义:不仅要考虑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其他的物种以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利益
人类中心主义的三层涵义:生物学意义上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工程环境伦理的基本思想
①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
②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只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他需要将自己纳入更大整体中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③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主张把道德关怀的对象范围扩大到一切有生命的存在,倡导一种尊重生命的态度;
④生物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主张整个自然界及其所有事物和生态过程都应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
三、环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是否承认自然界及其事物拥有内在价值与相关权利。

自然界的价值: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是指自然界对人的有用性。内在价值为自然界及其事物拥有内在价值与相关权利自身固有,与人存在与否无关。内在价值是工具价值的依据。

4.3工程改变自然环境

工程活动中的环境影响:

  1. 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天然资源;

  2. 产生各种建筑垃圾丶废弃物丶化学品或危险品污染环境;

  3. 工地产生的污水造成水污染;

  4. 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5. 排除有害气体或粉尘污染空气。

    工程理念是工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工程活动的灵魂。
    

4.4工程活动中的环境伦理原则*

一、环境伦理原则

  1. 尊重原则。一种行为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体现了尊重自然这一根本性的道德态度。这是我们行动的首要选择;
  2. 整体性原则。一种行为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遵从了环境利益与人类利益相协调;
  3. 不损害原则。一种行为,如果以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健康为代价,那么它就是错误的;
  4. 补偿原则。一种行为,当它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那么责任人必须作出必要的补偿,以恢复自然环境的健康状态。
    二、当原则出现冲突时遵循的原则
    我们可以依据一组评价标准对何种原则具有优先性进行排序。这一组评价标准由三条原则组成:
  5. 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原则:人类一切活动都应服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需要。
  6. 需要性原则:在权衡人与自然利益的优先秩序上应遵循生存需要高于基本需要、基本需要高于非基本需要的原则。
  7. 人类优先原则:当且仅当人类与自然环境同时面临生存需要,人的利益优先。

4.5工程师的环境理论

工程共同体的环境伦理主要指工程过程应切实考虑自然生态及社会对其生产活动的承受性,考虑其行为是否会造成公害,是否会导致环境污染,是否浪费了自然资源,要求企业公正的对待自然,限制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工程决策是避免和减少生态破坏的根本性环节。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1. 维护人类健康,使人免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2. 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不遭破坏,避免其他物种承受其破坏带来的影响。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不只是赋予工程师责任和义务,还同时赋予他相应的权利,使得他能在必要时及时终止他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章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5.1工程职业

一、职业的一般定义
传统工程师“职业”的概念:一是专业技术知识,二是职业伦理。而现代赋予工程师“职业”以更多的内涵,“诸如组织、准入标准,还包括品德和所受的训练以及除纯技术外的行为标准”。

广义上讲,职业是提供社会服务并获得谋生手段的任何工作。但在工程领域中的意义,是指“那些涉及高深的专业知识、自我管理和对公共善协调服务的工作形式”。

职业具备的特征

  1. 目的性(职业活动以获取报酬为目的)
  2. 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3. 稳定性(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二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4. 规范性(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5. 群体性(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为职业自治提供了现实条件。职业自治的实质映射了治理的概念。

二、工程社团
工程社团是工程职业自治的主导者。在我国,通常称其为行业协会。工程社团是工程职业的组织形态,也是工程职业的组织管理方式。
工程社团的作用:促进负责任的职业行为。

三、工程职业制度
工程职业制度包括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执业资格制度。其中,工程职业资格又分为两种:一种属于从业资格范围;另一种则属于执业资格范围工程师执业准入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高校教育及专业评估认证、职业实践、资格考试,注册执业管理和继续教育五个环节。职业资格制度是一种证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专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被社会承认和采纳的制度。

5.2工程职业伦理

一、工程职业伦理的性质

  1. 作为职业伦理的过程伦理是一种预防性伦理
    包含两个维度:作为职业人员,为了预测其行为的可能后果,特别是可能具有重要伦理制度的后果,工程师必须能够前瞻性地思考问题;工程师必须能够有效分析这些后果,并判定在伦理上什么是正当的。
  2. 作为职业伦理的过程伦理是一种规范伦理
  3. 作为职业伦理的过程伦理是一种实践伦理

二、工程师的职业伦理章程
作用:职业伦理章程为职业行为提供了一种普遍的和协商一致的标准。

5.3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被认为是工程带给人类利益最大的善,这使得工程伦理规范在订立之初便确认“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为基本价值准则,也是首要原则。作为职业伦理的工程伦理首先是一种预防性伦理,其次也是一种规范伦理,最后也是一种实践伦理。
一、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规范

  1. 首要责任原则:对安全的义务、可持续发展
  2. 工程师的权利与责任:
    权利: 使用注册职业名称、在规定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在本人执业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上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保管和使用本人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对本人执业活动进行解释和辩护、接受继续教育、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述。
    责任: 义务-责任(指的是工程师遵守甚至超越职业标准的积极责任)、过失-责任(指的是伤害行为的责任)、角色-责任。

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并尽可能说明在不同工程实践情境下工程师如何作出正确的伦理抉择。

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包括诚实可靠丶尽职尽责和忠实服务。

应对职业行为中的伦理冲突的方法:①回归工程实践以应对角色冲突;②保持多方信任以应对利益冲突;③权益与变通以应对责任冲突。

第六章 水利工程伦理

6.0水利工程涵义

  1. 类型:防洪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供水与排水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河湖环境生态工程
  2. 特点:政府主导、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周期漫长、投资巨大、功能多元、综合性强、影响深远
  3. 水利工程由政府主导,这决定了水利工程伦理问题的核心是公平与正义。
  4. 五个问题:水资源的公平配置、水利工程风险的公正评估、河流健康生命的公正维护、水库移民的公正补偿、水利工程师多重角色的统一

6.1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核心问题)

  1. 水权的含义
    水权是与水资源有关权利的集合,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配置权(核心)、经营权与使用权等。水权并非由人来独享,而是由水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分享。
    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2. 水资源公正配置的原则
    (1)临近优先
    (2)尊重历史
    (3)利益补偿,水源涵养区和水资源调出区有权要求获得一定补偿

6.2水利工程风险评估问题

  1. 影响水利工程风险公正评估的因素
    (1)行政导向性:在安全评估阶段,为了使工程顺利获批,有可能出现弱化风险的倾向;在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有可能渲染甚至夸大风险,以便减轻自身责任或争取更多的维护经费。
    (2)实效紧迫性: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准确评估水利工程的风险并不容易。很多风险因素是隐性的,甚至是不可预见的。若供气紧张,可能就难以全面评估风险。
    (3)群众参与度:普通群众并不清楚自身面对的风险,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专业术语中对风险的表述。
    (4)责任追溯制:我国目前对责任人的处理多采用追溯制,一旦出事,责任人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只要不出事,其承担的安全责任就可能被忽视。

6.3河流健康生命公正维护

  1. 河流系统的价值
    河流具有多元价值。人类社会通过睡了工程开发利用河流的多元价值,彰显了对河流的主宰和支配地位。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视角看,河流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经济、生态、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河流生命健康是实现其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2. 河流系统的生命特征
    周期性、弹塑性(自我调整与修复能力,找到临界点是关键)、独特性、庄严性(文化意义)
  3.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命的影响
    正面:生态方面(显著提升河流的生态价值)、审美方面(水利工程形成的大规模水体和湿地创造了新的风景)、文化方面
    负面:生态方面(河流纵向连通性的退化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空间连续性,减弱甚至切断了物质和能量沿水流的传递,对原来稳定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冲击)、审美方面(水利工程可能显著改变河流面貌,导致诸多天然美景消失)、文化方面(局部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受到严重的冲击)
  4.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原则
    (1)开发与保护并重
    尊重河流的主题地位,停止对河流无限度索取,避免对河流生命健康的塑形损伤;既承认‘河流以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指向’,也要求‘人类以实现河流的根本利益为道德准绳’。
    (2)局部与整体协调
    把对河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追求协调起来,把人类的利益与河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协调起来,避免出现突出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的局面。
    (3)补偿与损害等容
    损害的事实发生,责任人必须做出补偿,而且这种补偿必须足以保证将河流恢复到受损之前的健康状态。
  5.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途径
    法律法规、技术进步、行政管理

6.4水库移民补偿问题

  1. 政策变迁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移民安置的公正原则得到确认)
    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开始至今(以人为本)
  2. 移民补偿安置的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2)顾全大局,服从国家整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3)节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工程占地,控制移民规模;
    (4)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5)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3. 如何保证移民得到公正的补偿与安置
    明确责任主体、核定补偿标准、平衡公私利益

6.5水利工程师面临的角色困境和价值选择

  1. 角色困境
    (1)价值低估。水利工程规模巨大,水利工程师个人发挥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甚至可忽略不计。水利工程的宏伟反衬出水利工程师个人的渺小,水利工程师个人的价值难以直接量化表达,容易被低估。
    (2)内心焦灼。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容易让水利工程师倍感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产生深度的焦灼感甚至挫败感。
    (3)即时懈怠。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瑕疵可能不会再短期内暴露;水利工程的运行环境与设计时选取的基准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工程出现一些问题,也难以快速准确地判定原因并追究责任;故工程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滋长懈怠情绪。
    (4)无所适从。工程中存在利益冲突。工程师的角色要求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同时要考虑雇主的价值和利益倾向。水利工程师面对激烈的利益冲突时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
  2. 解决办法
    成为行业技术专家、成为职业道德模范、成为热爱山水的智者

第七章 生物医药工程伦理

7.1确定分析框架

  1. 生物医药工程伦理研究
    (1)概念:以伦理问题为导向,识别其表现、特点、根源和后果,运用伦理原则和方法,开展伦理论证,提出伦理建议的新兴学科。
    (2)主要内容:基因工程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制药工程伦理、医疗器械研发伦理等等。
    (3)主要问题:该不该?该如何做?
  2. 分析框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2识别伦理问题

  1. 知情同意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不可接受的风险-收益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公平可及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科研诚信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伦理困境
  6. 其他特殊问题

7.3明确伦理准则

知情选择、风险最低化、受益最大化、协同互助、分配公正、诚实守信、责任担当

  1. 知情选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风险最低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受益最大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协同互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分配公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器官分配原则:病人要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无不良的生活方式、医疗紧急程度、等待时间长短、年龄以及预期供体长期生存状况、社会贡献、捐献者及家属意见等

  1. 诚实守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责任担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八章 核工程的伦理问题

8.1核工程及其特点

  1. 特点:规模大、投资高、系统复杂、技术成熟度高等
    核工程隐藏着放射性风险,确保核安全是利用核能的基础
  2. 核电安全性包括:反应堆的安全性、核废物处理处置的安全性
  3. 伦理学在核工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两方面:核工程需要伦理学的支持和肯定;核工程需要伦理学的引导和约束。

8.2核工程涉及的伦理问题

  1. 科技伦理
    核工程中的科技伦理主要表现在科学家的道德、社会责任方面:科学家应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应主动控制科研活动中的风险。
  2. 安全伦理
    安全伦理以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为最高伦理原则,以实现人和社会的健康安全、和谐有序发展为宗旨。主要体现在“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念。
  3. 生态伦理
    要求:保存生态价值;维持生态的稳定性、整合性和平衡性。

8.3核工程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从伦理角度而言,核能开发和利用应当做到:充分认识核电发展的社会地位;核电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安全为本;要调动和发挥所有人的智慧、力量和敬业精神;关心企业员工的利益。
  2. 可持续发展原则
    正确处理核电发展的“好”与“快”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核资源的使用与节约;依靠科技进步,整体提升核电效益。
  3.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指在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公平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要求人们以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平衡各方利益。
    公正原则包含两方面含义:公平原则,公平就是指任何国家都有和平开发及利用核能的基本权利。正当原则,即是要求“正当”发展核电工程,意味着所有国家发展核电的计划和进展,都应该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和制约下。
    坚持核电发展战略、稳妥推进核电建设、加强核电安全管理、科学布局核电建设

8.4核工程与公众知情权

  1. 风险的要素
    风险的始发事件或诱因;始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可能导致的后果。
  2. 核电风险的两种表示方法
    反应堆堆芯损坏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大规模向环境释放的概率。
  3. 核工程风险及公众认知
    公众对核电风险的认知与专家有很大的差别。公众对风险的认知更为感性和情绪化,严重地依赖于自身知识、价值观、个人经历和心理等因素。
    公众宣传的作用实际是减小核电风险的传递。有计划、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可以使公众建立理性和科学的核电风险观,平衡地看待核电带来的利益和存在的风险。
  4. 公众在核电工程中的权利
    对于核电工程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安全信息享有全部的知情权;在核电工程决策中,公众应该享有平等参与、讨论及表决的权利。
  5.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包括危害公开和利益公开。
    影响核事故信息公开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1)信息公开是实现核伦理对核开发利用主题发挥作用的前提;
    (2)信息公开是主体做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条件之一;
    (3)信息公开是保障和安全发展个重要原则;
    (4)信息公开也有利于保护公众的知情同意权及其相关权利的实现。

8.5核工程与安全

  1. 核安全伦理
    安全伦理以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为最高伦理原则,以实现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安全、和谐发展为宗旨。核安全伦理要求:保证核工程参与各方的安全并避免风险;尊重生命的价值(核心)。
  2. 核电发展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加强道德责任意识培养。
  3. 核电建设必须做到
    加强核电企业的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法律体系和核应急体系;增强核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建立核电安全生产的伦理架构。
  4. 核安全的基本原则
    (1)管理责任
    核设施的运用单位,应对核设施的安全负有全面和最终责任,绝不能因有设计方、供货方、合同方和监督方的存在而减轻责任。
    (2)纵深防御
    此原则要贯彻于安全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与组织、人员行为或设计有关的单位,以保证这些活动均置于重叠措施的防御下,即使有一种故障发生,它将由适当的措施探测、补偿或纠正。
    (3)基本技术原则
  5. 核安全文化体系
    核安全文化的主旨是强调人的因素在保证核安全上的主导和核心作用。
    人因是核安全文化关注的核心;人因控制是核安全文化的中心;避免人因错误或失误的安全文化的目的。
    安全文化的核心: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一种手段,强调人的因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
    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推行核安全文化,必须凝练全体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各级组织和人员的关注、支持和参与,必须联系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冰落到实处,才能使核电企业真正发挥其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6. 核安全目标
    **总目标:**总的安全目标是建立冰保持对放射性危害的有效防御,以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危害。它由辐射防护目标和技术安全目标所支持。
    **辐射防护目标:**是保证在所有运行状态下,辐射照射或由于任何计划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低于规定限值并且合理可行尽量低,保证减轻任何事故的放射性后果。
    **技术安全目标:**是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设计时考虑到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改了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并低于规定限值。保证可能导致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改了极低。

8.6核工程与生态环境

  1. 核废物
    核废物处理是制约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本特征:含有一定量放射性核素,其活度或浓度大于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具有辐射危害作用;是一种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管理目标是以优化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使当代和后代人的健康与生态环境免受不可接受的危害,保障核工业可持续发展。
  2. 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
    (1)确保放射性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确保放射性废物对后代预期的健康影响不大于当今可接受水平,并且不给后代造成不适当的负担。
    (3)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在适当的国家法律框架内进行;控制放射性废物的产生,使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最小化;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考虑废物产生和管理各阶段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4)必须保证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在使用寿期内的安全。

8.7核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及培养

工程师在工程决策阶段的伦理责任是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核心问题。培养核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可能碰到的伦理难题和责任冲突,解决工程伦理准则如何适用于具体的现实环境,使工程师的决定和行为符合伦理准则的要求,是核工程培养的重要环节。

  1. 在核工程决策中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承担的伦理责任应从两方面考虑:
    (1)对核工程项目的进行伦理道德和社会价值上的评估,避免核能成果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2)在评定核工程计划时,对那些可能会导致有害的结果,如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要进行价值评估。工程师在价值取向上保持中立的不可能的。
  2. 工程师在核工程实施中的伦理责任
    (1)工程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工作范围,担当起在核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引导核能朝着造福于人类方向发展。
    (2)在核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师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出发。
    (3)工程师应严格按照核电工程流程完成工作。在核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3. 工程伦理的基本价值准则
    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与福利、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
  4. 对公众安全的伦理责任
    安全规范要求工程师尊重、维护或者至少不伤害公众的健康和生命。
  5. 核工程安全管理手段
    法律、经济、科技、文化手段
  6. 对环境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在进行核工程活动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核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培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个方面:工程思维能力、伦理责任意识、安全法律意识

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

9.1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

一、信息技术特点:颠覆性(连接能力、交互能力、渗透特性、融合能力)

  1. 连接能力
    在无线、有线、局域、广域的通信网络技术和手机、智能设备、计算机、嵌入式设备的支持下,人、机、物形成全时空、可追溯、可预测的互联互通的网络。
  2. 交互能力
    符号、命令、文字、语音、图像乃至手势、表情,都可以被计算机设备感知、识别,人机之间可以更加自然“对话”。
  3. 渗透特性
    嵌入式设备渗透在各行各业。
  4. 融合能力
    信息科技以数字化的0和1位基本形式记录、存储、传输、转换各类信息,不同的信息可以方便地传输到同一个设备上,进而进行匹配、关联、融合等深度处理,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
  5. 信息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经营业态、思想观念、社会网络,支撑市场经济改革和向现代化的转型。
  6. 信息技术创造社会生活新方式
    在线学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7. 信息技术引发社会新问题、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新机遇
    信息安全隐患经由CPS(信息物理系统)而扩大到物质社会系统的巨大风险(风险社会)。
    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发展不平衡(区域、代际、贫富)(公平和正义)。
    社交网络正在挑战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社会道德伦理的理论构建和分析结果。

9.2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

一、相关主题
人际关系虚拟化、正当的网络行为、平等与公正、知识产权争议、全球化信息交互与治理困境
二、大数据时代新的理论问题

  1. 数据安全
    从采集、存储、关联计算、发布到交易、存档,全流程中数据能不能保证不被盗窃、不被激活成功教程、不被篡改、不主动泄露。
  2. 身份困境
    数字身份与社会身份,可以分离还是必须关联?
  3. 隐私边界(隐私边界模糊)
  4. 数据权利:大数据是资产吗?
  5. 大数据公共治理

9.3数字身份困境

一、数据安全
安全风险:个人数据“被提取”“被记录”“被滥用”“被关联处理”,其获取过程无意识,使用边界不清晰,常超出客户最初授权范围,综合信息、敏感信息安全风险。网络条件下,各种应用系统被“撞库”成功后的数据泄露风险(尽量在不同的网站避免使用同一个密码)。
二、数字身份
特点:多样、可变、允许匿名或假名;易被盗用,易被追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5数据权利

  1. 大数据是资产吗?
    大数据实践中,大数据在数据权属上存在模糊地带;其货币价值与可用真实性、可信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指标度量的数据质量密切相关;大数据的价值多体现在关联价值上,即通过将数据不断聚合、加工后产生增值;不同于一般物质性资产,数据的价值不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具有非消耗性。
  2. 数据权属上的分歧
    (1)未清洗界定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切缺乏明确的数据授权、让渡机制;
    (2)缺少对数据是否按照预设目的和要求来使用、共享和删除的审计权;
    (3)未定义涉及财产性和声誉性回报的数据分红权。

9.6大数据公共治理伦理

1.大数据时代中国公共治理的伦理价值
(1)坚持尊重、公正、有限记忆、无害和可持续原则,其中,信息惠民可能是大数据公共治理中的最高要求;
(2)信息惠民:方便,提供服务方便,老百姓感觉被服务的方便;安全,集中的、强大的风险防范强于分散的、薄弱的甚至缺失的风险防范;和谐美好,让社会运行更加和谐,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十章 环境工程的伦理问题

10.1 环境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

一、环境工程
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是人类为了减少工业化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或提高生活水平进行污染治理或恢复生态的工程手段。
二、环境工程的主要任务
治理污染、恢复生态、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综合来讲,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人类,使其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环境因素的损害;保护自然环境,使其减少或免受人来活动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水污染防治工程、生活用水供给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四、环境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环境工程与其他工程
共同的伦理问题: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公正、工程师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等。
对立统一的伦理关系:1. 预防、处理其他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2. 所有工程都要做环境的影响评价;3. 所有工程包括环境工程的根本目的之一都是为了造福人类。

10.2 环境工程中的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

安全是所有工程规范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公众安全面临风险的情况下,环境工作者有责任第一时间向雇主、用户、利益相关方、职能部门通报;环境工作者应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关注对环境本身的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用户I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5999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正版授权,激活自己账号】: Jetbrains全家桶Ide使用,1年售后保障,每天仅需1毛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支持Jetbrains家族下所有IDE 使用个人JB账号...

(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