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一、IOC:控制反转,也叫DI依赖注入,它并不是一种技术实现,而是一种设计思想。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我们往往是通过类与类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特定的业务逻辑,这个时候,每个类都要管理与自己有交互的类的引用和依赖,这就使得代码的维护异常困难并且耦合度过高,而IOC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OC将类与类的依赖关系写在配置文件中,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动态加载依赖的类,降低的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
它的原理是在applicationContext.xml加入bean标签,在bean标签中通过class属性说明具体类名、通过property标签说明该类的属性名、通过constructor-args说明构造子类参数。
其一切都是反射,当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id名称”)得到一个类实例时,就是以bean标签的类名、属性名、构造子类的参数为准,通过反射实例对象,唤起对象的set方法设置属性值、通过构造子类的newInstance实例化得到对象。
正因为spring一切都是反射,反射比直接调用的处理速度慢,所以这也是spring的一个问题。我们通过IOC将这些相互依赖的对象的创建、协调工作交给spring去处理,我们只需要关注其自身的业务逻辑就好,这样就由spring容器控制对象如何获取外部资源
二、spring第二大作用就是aop,其机理来自于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有三个角色分别是通用接口、代理、真实对象代理、真实对象实现的是同一接口。
我们以系统中常用到的事务管控举例子:在系统操作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事务相关的内容。如果在每一个方法中都新建一个事务管理器,那么无疑是对代码严重的耦合和侵入。为了简化我们的开发过程(实际上spring所做的一切实现都是为了简化开发过程),需要把事务相关的代码抽成出来做为一个独立的模块。
通过AOP,确认每一个操作数据库方法为一个连接点,这些连接点组成了一个切面。当程序运行到其中某个一个切点时,我们将事务管理模块顺势织入对象中,通过通知功能,完成整个事务管控的实现。这样一来,所有的操作数据库的方法中不需要再单独关心事务管理的内容,只需要关注自身的业务代码的实现即可。所有的事务管控相关的内容都通过AOP的方式进行了实现。简化了代码的内容,将目标对象复杂的内容进行解耦,分离业务逻辑与横切关注点,aop实际上就是在不改变代码的前提下来实现对代码的增强。
Spring目的:就是让对象与对象(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代码来关联,都是通过配置类说明 管理的(Spring根据这些配置 内部通过反射去动态的组装对象)
以上纯属自己个人学习的知识以及见解。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用户I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5022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正版授权,激活自己账号】: Jetbrains全家桶Ide使用,1年售后保障,每天仅需1毛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支持Jetbrains家族下所有IDE 使用个人JB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