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研究

情商EQ认识与提高情商(情绪、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组成的商数)情商(Emotional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等。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情商EQ认识与提高

情商

(情绪、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组成的商数)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等。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情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企业管理学上。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情商是领导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情商的研究

来源

生命早期的智能形式 ,人类的右脑预测变化的环境中各类信息对自己产生各种情绪心情、精神类感受, 判断各类事件导致的各种精神情绪详细差异,分析复杂精神情绪的一般组成结构,对比存在的各种感受价值,大脑刻意制造各种感受平衡精神状态 ,右脑主要存在目的只是分析自身的精神世界而非物理世界信息。

汉语意思:“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又称为“情绪智力” , 简称情商。据《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萨洛维及其合作伙伴约翰·梅耶已对情绪智力给出了详细的定义,情绪智力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什么是情商?情商(EQ)全称情绪智力,多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青春期情商训练,提高孩子情商。

情商是可以通过全面系统的课程培养提高并且改变的。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们这个时候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都会使他们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严重的便可以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厌学、考试焦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

分类

情绪智商包含了自制、热忱、坚持,以及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

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P.Salovery)的观点,认为情绪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情商(情绪商数)(EQ),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于1997年被引入中国大陆,从而引发全国大讨论,使之成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

对于情绪智商的概念,丹尼尔·戈尔曼并没有提出一个精确的概念。

 但是从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商》一书的字里行间,人们还是可以看出情绪智商概念的端倪

即使是情商之父,在《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并没有复述情商的准确定义(指抽象定义)。这也说明EQ仍然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产生的名词,其定义仍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过程中。丹尼尔·戈尔曼本人在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作序时提到:他认为“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但是,EQ的概念在全球已深入人心。

在全球的教育领域,由于SEL计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深入人心,一般将“社会情绪能力学习(SEL)”等同于“情商训练/情商学习”,专业人士反而较少提及EQ。因此,EQ成为与IQ(智商)的一个对应的商业化名词。

重要性

如今,人们面对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负荷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较高的EQ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情商(EQ)会影响智商(IQ)的发挥。EQ高的人,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同时,人际关系也是人生重要资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应试教育压力下,家长总是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结果却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孩子厌学、学习独立性差、任性自私等。近几年,学生因学业压力、与父母沟通问题而选择离家出走、自杀的现象频频充斥人们的眼睛。

心理专家说,孩子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然而很多家长都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情商的训练,结果导致情商低的孩子越来越多。

发展简史

1925年,Tho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他认为,拥有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并把 “社会智能” 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Ali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ers)的概念。

1940年,Wechsler提出普通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智能的情绪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1965年美国人高尔曼,提出了所谓情商的概念 EQ。

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 《发敖的智能》 一书, 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3年,Gadener发展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其中,两种情绪维度成分:内省智力(intrapsychic intelligence)和人际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这两项能力,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的受到教育界以及心理界的重视。

1987 年吐基思-比思利在 《门撒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用到 “情商” (即 EQ, 用来衡量情绪智能的商数) 这个术语。 尽管巴昂(RcuvenBar-0n,,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声称自 己在未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已经用过这个术语,大家还是公认这篇文章是首次使用 “情商”并发表。

1988年,心理学家Bar-On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根据他的定义,EQ还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以及社交能力。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y和Mayer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随后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便得到了迅速发展,情绪智力这个术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同年,工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在《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情商》。

1995年,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出版《EQ》一书,荣登世界各国畅销书的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热潮,是的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年心理学家兼《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她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出版后,情商这个概念得到普及。

2000年,由Bar-On主编的《情绪智力手册》出版,它标志着情绪智力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情商的水平也可以像智力水平那样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只是暂时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绪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情商的价值是无量的,情商伴随着社会人的一生,是后天培养与修炼都能达到的。它需要自己去勇敢地面对自己厌恶的事情,这样你可以迅速地成长,去勇敢地面对自己所怕的。

 

智力为核心

重视智力的实践性和智力运用的现实情景性,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制约作用。在强调社会智力时,情绪智商理念承接了加德纳(H.Gardner)多元智商的观点。加德纳对以比奈(A.Binet)为代表的、以统计和测量为基础的、特质论的传统智力提出强烈批评。他对传统的智力理论只重静态的因素分割,忽视智力的发展,不能较好地预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智力不是单一和一成不变的。智力是多元的、全方位的。丹尼尔在发展情商概念时禀承了这一观点,并对加德纳提出的人际关系能力作了拓展。把加德纳关于“能洞察、辨析他人的情绪、气质、动机以及欲望等,并能对此作适当反应”、“了解自我内在的情绪,有能力辨析这些感受,并以此引导自己的行为”是人际关系智能的核心这一观点加以转化,并认为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

情绪智商概念具有斯腾伯格(R.J.Stermberg)社会智力概念的浓厚影子。斯腾伯格是社会智力的一个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传统智力理论的固有缺陷和局限性使其只顾及心理的内部世界,而没能把构成智力本质的社会智力涵括在内。传统智力理论的学业成就色彩太重,太重智力的产物而忽视分析智力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斯腾伯格提出一种智力的三重结构理论。三重结构理论分别从主体生存的外部世界、主体对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和操作的内部世界、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经验世界去刻画和描述智力的特征。主体的内部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主体外部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经验亚理论;经验世界的描述,构成智力情境亚理论。三个亚理论反映了智力的三个基本特性。智力成分亚理论,说明智力有其不变性和普遍性;经验亚理论表明智力有其相对性;智力情境亚理论,说明智力从本质上说有其特殊性,因人而异。

在智力三重结构理论中,智力成分亚理论处于最底层。它是智力三重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成分亚理论,描述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活动;经验亚理论,则提出了如何保证智力测验是真正的智力活动的问题。智力测验只有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经验水平上,才能有效和公正。认为处理新事物的能力和自动加工的能力是智力的最基本特质之一;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一种对主体生存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行为。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智力有特定的范围。它从本质上揭示了智力的社会文化内涵。

丹尼尔·戈尔曼在发展情商概念时,接受了斯腾伯格智力理论,尤其是接受了斯腾伯格智力情境亚理论的思想,“力图按智力对人生成功的功能,重新定义智力”,重视智力是对主体生存环境(主要是人际环境)的适应、选择和改造这一基本特质。丹尼尔·戈尔曼在以成功定义智力时,看到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人们的情绪生活更易受到破坏。而情绪对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看到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加需要人们的合作,需要集体智力的发挥。

评测标准

情商的研究

高情商

科学家发现,大脑控制情绪的部分(边缘系统)受损的人,可以很清晰和符合逻辑地推理和思维,但所做出的决定都非常低级。科学家因此断定,当大脑的思维部分与情绪部分相分离时,大脑不能正常工作。人类在做出正常举动时,是综合运用了大脑的两个部分,即情绪部分和逻辑部分。一个高情商的人是会综合利用大脑中的各个部位的,并在大多数情况下运用其大脑皮层部分

其典型表现:

1.自动自发

2.目标远大

3.情绪控制

4.认识自我

5.人际技巧

6.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能承受压力。

7.自信而不自满。

8.人际关系良好,和朋友或同事能友好相处。

9.善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

10.认真待每一件事情。

即: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

肯于帮助别人。能够放下手头的事情,时不时停下来关注别人,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样的人情商高。

知道什么时候该拒绝。情商高的人懂得何时以及如何拒绝别人,并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有礼有节地拒绝。

善于读懂别人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一种通用的情绪语言。能领悟别人感受的人情商高。

失败后能重新崛起。情商高的人无论遇到何等逆境,都会坚持下去,迅速调整情绪,恢复活力,具有很强的心理韧性。

较高情商

1.拥有自我意识

2.心理承受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3.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世界

4.能够揣测他人动机心理

5.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6.能够对事情问题作出判断

自信而不自满,很乐观,很幽默,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做事不怕难,心里承受能力强,能应对大多数的问题。

较低情商

1.易受他人影响,自己的目标不明确。

2.比低情商者善于原谅,能控制大脑。

3.能应付较轻的焦虑情绪。

4.把自尊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

5.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

6.人际关系较差。

低情商

自我意识差,没有自信,无确定的目标,也不打算付诸实践,严重依赖他人,说话和做事时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经常大发脾气,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应对焦虑能力差,生活无序,爱抱怨。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推卸责任,做事怕困难,胆量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点打击,经常流泪,对生活感到悲观绝望。

辩证关系

智商、情商与意商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1.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意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任何意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情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情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意商。

2.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认识能力;智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3.情商的发展为智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意商的发展又为情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意商较高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不会盲目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他会使自己的情绪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

4.智商、情商与意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般来说,智商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与意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商与意商的提高。不过,这三者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智商较高的人,其情商与意商未必较高;情商较高的人,其智商与意商未必较高。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 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应用领域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高智商能让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或者是运动技能,都被认定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不能被列入衡量智商高低的范畴。

家长的情商可以传达给子女。父母之间表现出的温柔和浓浓情意,势必给子女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言蔽之,情商的作用就是使人能更充分地发挥智商的作用、效果。

高情商者是能清醒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情商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善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通常,在大型企业公司的面试上,都会测试情商。

应用研究

详解

情商是一种能力,情商是一种创造,情商又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规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

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多点勇气,多点机智,多点磨练,多点感情投资,我们也会像“情商高手”一样,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宽松环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创造一个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除智商,情商外,还可包括:德商MQ(moral quotient)、逆商AQ(adversity quotient)、心商MQ(mental quotient)、胆商DQ(daring quotient)、财商FQ(fortune quotient)、志商WQ(will quotient)、灵商SQ(spiritual quotient)、健商HQ(health quotient)、职商CQ(career quotient)、体商BQ(Body Quotient)

情绪智慧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慧也称“情绪智商”,简称“情商”。英文表达是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

以前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人基于个人需要对情境进行评估后的体验,是有别于认知、意志的被动性、反应性的主观体验。

EQ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而情商概念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许多领域的结果,反映了心理学家对情绪情绪的新理解:

(1)由被动的心理过程向主动的心理过程迈进,例如,主动识别情绪、主动识别人际关系、主动表达情绪等。用情绪促进思维质量,而不是因情绪而降低思维质量;用情绪促进意志品质,而不是因情绪而削弱意志品质。

(2)由较单一性的心理过程向综合性的心理过程迈进,情绪不在单纯是一个主观体验,而是与认知、意志、个性和社会交往相联系成为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心理过程,例如,情绪与意志相联系成为情绪“自控”,情绪与认知相联系产生情绪“自知”

(3)由生物遗传性的心理过程向社会塑造性的心理过程迈进,由此,情绪成为一个高尚的,可以调节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例如,情绪与社会交往相联系产生“关怀”、“尊重”。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提高。他认为智商主要表现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创造某种有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加德纳因此提出了“多重智力”的概念,并将其分为逻辑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智力、自然学智力、情绪智力、交往智力和自知自省智力等几大类。

尽管一些人认为,情绪智力(情商)与其他各种智力相比不太重要,但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我们85%的决定是凭感觉作出的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平均年龄10-16岁,孩子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度阶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为社会学上所说的边缘人,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心理、卫生问题。

EQ与IQ

1.EQ是相对于IQ提出来的概念,相互独立;

2.主要是指人在情绪认知、情绪管理、挫折耐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EQ与IQ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4.EQ是一种能力,主要是后天习得,经人指导后可以大幅提升;

5.可以采用团队动力方式来进行促进,且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效。

自知

自知(Self-awareness)就是能准确地识别、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能归结情绪产生的原因。

自知的特点是:

(1)准确识别情绪,包括情绪对象特征、情绪强度特征、情绪时间特征和情绪变化特征;

(2)准确识别情绪原因,准确归因,包括能准确识别自己的需要特征、动机特征和自己的角色特征;

(3)准确识别环境关系,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所处的任务目标特征和环境的结构特征。

自控

自控(Managing emotions)就是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能积极应对危机,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力量。自控包括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疏导、自我约束和尊重现实。尊重现实包括尊重自己的现实、他人的现实和周围环境的现实。

领导干部要有肚量,“肚量”这就是自控。当别人做了一件不合你意的事,你能不能容?当别人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做了一件与你有关但不合你的观念的事,你能不能容?当有一个有能力,有个性,但有棱角人,你能不能宽容?这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的都是情商的高低!不宽容的具体表现很多,有的急噪狂妄,有的抑郁难耐,有的绝望自尽。

据2001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项22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其中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2003年9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励

自励(Motivating emotions)就是利用情绪信息,整顿情绪,增强注意力,调动自己的精力和活力,适应性地确立目标,创造性地实现目标。自励就是上进心、进取心 上进心、进取心就是确立奋斗目标,并为之而积极努力。

自励意味“求实坚毅”, 对一个情商高的人来说,面对困难能够一点一滴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坚强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抱着“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算了”的心态。

通情达理

通情达理(Empathy)就是能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原因,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理解和认可情绪差别,能与自己的观念不一致的人和平相处,理解别人的感受,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

Empathy 作为心理咨询学的专业词汇,常被翻译为“共情”。“共情”的基本特征是“准确理解他人”和“准确表达他人的思想”。 准确理解他人就需要换位思考和高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效果;只有高位思考,才能达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佳境。

和谐相处

和谐相处(Handing relationships)就是能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前提下,相互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时代呼唤团队合作精神,时代需要人人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和相互协作。协作的作用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体业绩的简单之和,从而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只有真正融入了团队,才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与人相处呢?心理咨询学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技术,一个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另一个是“真诚”。

“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无条件地关注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需要,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厌恶他人。

“真诚”就是接纳他人,真诚与他人合作。表里不一会影响合作的基础。

概括地说,情商是指人识别和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运用“共情技术”恰当地维护心理适应和心理平衡,形成以自我激励为核心和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以理性调节为导向的坚强意志,妥善处理自身情绪、与人交往和个人发展等方面问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 年发表了《情绪智商》,书中提出“情绪智慧” (Emotional Intelligence),通常称为“情商”或EQ,这一理论在全球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结论,智商IQ最重要的传统观念是不准确的,EQ才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人生的成就至多20%可归诸于IQ,另外 80%则要受其它因素(尤其是EQ)的影响。

培养提高

形成过程

情商EQ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青春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因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其学习和发展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中学生由于面临着生理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还有学业上的巨大的压力,这些,都会使现代中学生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据一份22个城市的调查报告显示,实际上我国中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者达15%一20%,表现形式以亲子矛盾、伙伴关系紧张、厌学和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现象为多。这些问题的发生大多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多是源于其心中时常涌出的各种非理性情绪。而提升EQ水平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训练

提高过程

弘扬个性,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可这一切都源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开设青少年心理素质训练班,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着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自我心理觉察能力和认知水平,学会自我情绪控制,改善其不适当的情绪行为,提高情商水平,让孩子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具理性信念的人生观,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方法

第一,不抱怨不批评。
  高情商的人一般不批评别人,不指责别人,不抱怨,不埋怨。其实,这些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高情商的人只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热情和激情。
  高情商的人对生活工作或是感情保持热情,有激情。知道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让好的情绪伴随每天的生活工作。不让那些不良的情绪影响到生活或工作。
  第三,包容和宽容。
  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
 第四,沟通与交流。
  高情商的人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并且以坦诚的心态来对待,真诚又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第五,多赞美别人。
  高情商的人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看到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进步得更快,总是挑拣别人缺点的人会固步自封反而退步。
 第六,保持好心情。
  高情商的人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
 第七,聆听好习惯。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滔滔悬河。聆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聆听是更好沟通的前提,聆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沟通。
第八,有责任心。
  高情商的人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是不足,敢于担当的人。
 第九,每天进步一点点。
  高情商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到做到,立刻就开始行动。不是光说不做,行动力是成功的保证。每天进步一点点,朋友们也更加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第十,记住别人的名字。
  高情商的人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用心去做,就能记住。记住了别人的名字,别人也会更加愿意亲近你,和你做朋友,你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有好的朋友圈子。

正确对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作为一个关爱孩子成长的家长,您是否只把目光放在了孩子学习的成绩和特长能力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您首先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提升孩子的EQ。让孩子找回失去的欢笑,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的获取优良的学习成绩和技能。

心理界限

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其实仔细观察周围你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

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

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一个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

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如果总是划不清心理界限,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合适方法

美国人曾开玩笑地说:当遇到事情时,理智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大脑,能

聪明地思考问题;野蛮的孩子让血液进入四肢,大脑空虚,疯狂冲动。

是的,当血液充满大脑的,你头脑清醒,举止得当,反之,当血液都流向你的四肢和舌头的时候,你就会做蠢事,冲动暴躁,口不择言。

事实上,科学实验证明,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变得过度紧张时,血液的确会离开大脑皮层,于是我们就会举止失常。此时,大脑中动物的本性起了主导作用,使我们像最原始的动物那样行事。要知道,在文明社会中,表现得像个原始动物会带来大麻烦。

控制情绪爆发有很多策略,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注意你的心律,它是衡量情绪的精确尺子。当你的心跳快至每分钟100次以上时,整顿一下情绪至关重要。在这种速率下,身体分泌

出比平时多得多的肾上腺素。我们会失去理智,变成好斗的蟋蟀。

当血液又开始涌向四肢时,你可以选用以下的方法来平静心情:

1)深呼吸,直至冷静下来。慢慢地、深深地吸气,让气充满整个肺部。把一只手放在腹部,确保你的呼吸方法正确。

2)自言自语。比如对自己说:“我正在冷静。”或者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3)有些人采用水疗法。洗个热水盆浴,可能会让你的怒气和焦虑随浴液的泡沫一起消失。

4)你也可以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想着不愉快的事,同时把你的指尖放在眉毛上方的额头上,大拇指按着太阳穴,深吸气。据艾登说,这样做只要几分钟,血液就会重回大脑皮层,你就能更冷静地思考了。

许多人的神经系统就像父亲的手一样长了厚厚的老茧。我们已经习惯于意识不到精力的消耗。精力是微妙的,但也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变化,比如听到好消息时,肾上腺素会激增,而听到坏消息时,会感到精疲力竭。我们通常不会留意精力细微地消耗,比如与一个消极的人相处、在桌上到处找一张纸等等。

的确,我们需要去除缓慢地浪费精力的东西,解脱出来以集中精力提高我们的情商。

想加速——你可以选择减小阻力

父母的教育

为人父母会教会你很多东西。当孩子尖叫“为什么不给我买?我恨你!”时,你不能绝望,不能暴怒,你需要理解他并接受极怨恨的现实。要知道,这是孩子所能给予你的最好的礼物,当然这种恨不要持续下去。

养育孩子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还不算成熟的年轻父母相处。作为父母的我们,则在抑制我们的需求来满足孩子的需求的过程中磨平了棱角。养育孩子会自动提高我们的情商,使我们成为更合格的父母

如果你不愿意生养孩子,不妨试试为朋友看孩子,与孩子相处可以真正地提高我们的情商。

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或许我们永远不会选择难以相处的人。

时不时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你会拓宽视野,提高情商。

如果你总是聚会中热衷于做中心人物,这次改改吧,试着让那些平日毫不起眼的人出出风头。如果你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和你搭讪,不妨主动上前向对方问个好。

1.列出经常消耗你精力的事情。

2.系统地分析一下名单,并分成两部分:

A.可以有所作为的。

B.不可改变的。

3.逐一解决A单中的问题。比如对我来说,把汽车钥匙挂在一个固定的钩子上,这样就不用到处找了。

4.再看一下B单中的问题,你是否有把握?有没有把其中一些移到A单加以解决的可能?

5.放弃B单中的问题。

6.找一个生活中鲜活的榜样。

局限性

情绪感智商概念和理论的提出有其积极的作用。应该看到,智力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情绪智商概念从情绪过程分析智力的本质,为人们最终发现或接近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和分析途径。它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智力理论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在分析情绪智力时,突出了对情绪的监控、管理和调节活动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在阐述人际关系时溶入大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有利于儿童的情绪发展和情绪教育。它开始涉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超出了传统智力理论的范畴,也超出了以认知过程分析的智力理论的范畴,极大地丰富了智力的内涵。然而,我们在接受这一新观点时,有必要清楚地看到它的局限性,对情绪智商的概念和理念应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概念并不精确

情绪智商不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从以上对情商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从多元智商出发,从认知心理学的超认知概念,引出超情绪概念,并把它作为情商的核心;在阐述人际关系能力时,溶入大量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从智力发挥作用的社会生活环境出发,定义情绪智力。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认为情商概念是综合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它更多地表现出的是现代心理学不同研究、不同理论的组合,是由不同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拼凑而成。这样认为,主要是在情商概念所提到的有关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情绪心理学研究在许多方面是互相矛盾和冲突的。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存在巨大困难。

基石不扎实

情商理论在考虑智力运用的实际环境,对情绪情绪在人生成功道路上的作用做经验分析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情绪确实对学业、事业、婚姻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丹尼尔·戈尔曼也列出情绪在预测学业成就方面优于IQ的事例。但是有关的论述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而不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对“自我知觉”是情绪智商的核心,也只是一种理论设想,并不是情绪智商本身。“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可称为‘情绪智商量表’的纸笔测试,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反映丹尼尔·戈尔曼自己意识到情商是个模糊的概念,要了解它的本质是困难的,人们在这方面也难于达成一致。如果情商概念本身不精确,它对事业、学业等的预测性肯定不高。

情绪智商的理论的基石并不扎实从表面看,情商概念好象理论与实际依据都非常充分,但实则不然。

核心超情绪

自70年代中期弗来维尔(Flaver)提出超认知概念后,人们逐步重视智能活动中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及自我意识的研究,以求揭示影响认知效率的高级控制因素的作用。这一概念,迅速在心理学的众多方面得到反映。超感觉、超记忆等先后出现。戈尔曼则把超认知的思想引入情绪表面看,“超”概念的引入,似乎朝解决一些心理学,包括智力问题方向迈进了一步。但是仔细分析,不难看到,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使问题埋得更深。如果“超”计划、调节、控制是智力、情绪智商的核心,那么又是谁在计划、调节、控制它们呢?心理学无法解决这种逻辑上的混乱和循环论证。情商概念也不例外。

实证内容少

号称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并没有象它期望的那样取得骄人的成绩。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对于反对行为主义,重视在人际关系下人的潜能的发挥、重视人的目的、意向的作用、强调自我理解、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为理解人的主观行为提供了途径和经验方法,有其积极的作用。

它为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灵活、开放的理论框架。然而,我们在看到它的优点时,不能不注意到它的不足。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更多谈的是一种人们普遍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科学。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想基础,使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太含糊、太不明确。要从理性的角度证明人本主义的概念是困难的,其情绪色彩太厚。

人本主义,基本上是一门常识性的学科。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逐步失去地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商概念,要摆脱人本主义心理学固有的弱点是困难的。情商概念是经验东西多,实证的内容少。

情商虽称为情绪智商,但概念主要涉及的是与生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绪,而没有涉及与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绪、情操。脱离与人生观等相联系的情绪、情操,谈情绪、人际关系的调节,其作用是有限的。情绪调节的作用更多地限于一时一地。而情绪、情操的影响才是弥漫性的、持久的、普遍的

情绪智商概念的提出有其积极的方面,但也具有其固有的缺点。我们在运用这个概念,尤其是运用此概念进行情绪教育时,应该扬其长而避其短。盲目地一概接受是有害的。

计划推广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140个国家的教育部发布了实施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会情绪能力学习,或译作“社交与情绪学习”)的十大基本原则,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SEL。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截止至2011年,已有接近16年左右的教育领域实践的推广——SEL项目(又称SEL计划)。该项目由美国非赢利组织CASEL发起,旨在推行将SEL作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截止至2005年,SEL项目已覆盖全球数万所学校: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以及拉美、非洲的一些国家。

如: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制定了详细、全面的社会情绪能力(SEL)标准,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

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学会识别和准确表述自身情绪,并了解情绪如何引发行为

小学高年级开设同理心课程,要求儿童根据非言语线索识别他人的感受

初中阶段,学生应当学会分析哪些东西会造成压力,哪些东西能激发出最佳表现

高中的社会情绪能力学习的重点包括:通过有效地倾听和交谈解决冲突,防止冲突升级,并协商出双赢的解决办法。

澳大利亚等国家,由政府机构设立项目,在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对SEL计划进行推广与促进。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情绪能力学习已成为一把无所不包的“保护伞”,囊括了性格教育、预防暴力、预防毒品、反校园暴力及加强学校纪律等项目内容(即:增加少年儿童的合作性)。社会情绪能力学习(SEL)计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在学生中消除这些问题,还要净化校园环境,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一结论是由CASEL的研究人员对一项大型SEL计划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分析之后得出的,该项研究对象样本为668人,涉及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此项研究的发起人罗杰·魏斯伯格(Roger Weissberg)同时也是CASEL机构的负责人。

该研究发现,学生成就测验分数和平均学分绩点表明,SEL项目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参与SEL计划的学校,50%的学生成绩得到提高,38%的学生平均学分绩点有所提高。学生不良行为平均减少28%,终止学业的学生平均减少44%,其他违纪行为平均减少27%。与此同时,学生出勤率有所提高,63%的学生明显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

(CASEL:机构名简称,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学术、社会与情绪学习协同作用”,全称为: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提高方法

1.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你也许自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 其实仔细观察周遭你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

2.想抱怨时,停一下先自问:“我是想继续忍受这看起来无法改变的情形呢,还是想改变它呢?” 对于没完没了的抱怨,我们称之为唠叨。抱怨会消耗精力而又不会有任何结果,对问题的毫无用处,又很少会使我们感到好受一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发现,如果对有同情心的第三方倾诉委屈,而他会跟着一起生气的话,我们会感觉好受一些。有人对你说:“可怜的宝贝。”这对你来说是莫大的安慰,你的压力似乎 减轻了,于是你又能重新面对原有的局面了,尽管事情没有任何改变。

3.找一个生活中鲜活的榜样。比如你的朋友,她精力充沛、年轻、大方、聪明、有趣。她是做公司顾问的,为一家市报定期写专栏文章,有英俊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4.时不时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你会拓宽视野,提高情商。 你是一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还是性格内向、只喜欢独处还是喜欢几个密友在一起的人呢?你喜欢提前计划好每一天,以知道要干些什么事,还是喜欢毫无计划的做些事呢?人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偏爱的方式。然而,突破常规,尝试截然相反的行动会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相关图书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情商》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丹尼尔·戈尔曼《情商》[3] 

 

 

 

情商EQ(丹尼尔·戈尔曼书籍

从事企业培训与心理学研究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EQ这个词的。丹尼尔·戈尔曼教授是从事EQ(即情商)研究最有成就的专家之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著有《EQ》一书。由于多种原因,我均未看到此书的大陆版本。最近,我有幸获得此书台湾版的电子文稿,倍感珍惜,故做成了电子书,愿它能给更多的朋友更大的帮助。

EQ摘录

1、每天的报纸无不充斥着粗暴的新闻,仿佛一股原始冲动到处失控乱窜。究其实这正反映出情绪脱序的广泛现象,任何人都不免有过这类情绪失控而事后悔之不已的经验,即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多曾耳闻目见。显示出我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情绪表达与管理能力普遍低落。

2、现在透过新的电脑照像科技得看到脑部的动作情况。人体最神秘的部位第一次摊开来检视,揭露了人在思想、感觉、想像、做梦时,那一团团复杂的细胞是如何动作的。脑部的情绪中枢如何让我们哭、让我们笑,激发原始爱恨的低级中枢又是如何被牵引。现在我们终于能为人类的不理性行为提供权威科学依据。

3、我们如何能让下一代过得更好,有些高智商的人事业无成,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现非凡,这要如何解释?”EQ”(Emotionillntelligence)称为情绪智商,以下内容均为EQ的内容。这个新词涵盖自制能力、热情、毅力、自我激励能力等。我们可以将这些能力教给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除了

4、神经构造如何影响人生的基本技能:EQ。想想看你是个善于克制冲动的人吗?是否能看透别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否有长袖善袖舞的才华。而其中的EQ是吾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高人一等的情绪能力更成为决胜的关键。负面的情绪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绝不亚于抽菸,情绪平衡则是确保健康与幸福的不二法门。

5、儿童时期的情绪学习经验可成为我们基本EQ建立坚固或沙质的根基。所以说童年与青春期是奠定情绪根基的关键期,对一生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现代儿童的情绪问题比上一代严重。我们必须思索如何将理性与感性教育结合起来。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自觉、自制、同理心、倾听的艺术、冲突的解决与互助合作等都将纳入正规教育。

6、惟有用心才能辨识事物的价值。

7、为子女牺牲奉献的情绪何以能经过进化的历程占据人类心灵的核心位置?人类在面临危险、痛失亲人、遭遇挫折、维系夫妻关系、建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独力担纲,必须仰赖情绪的指引。然而社会却过度强调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绪当道之际,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8、她为什么这样对待我?受迫害的一方,马丁则自觉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愤愤不平。问题婚姻中被受害情结与怨愤不平是两种典型的想法,而且会不断地火上添油,彼此伤害。一旦成为自发思想,会变得愈来愈罪证确凿:自觉被受害的一方会不断从配偶的行为中寻找证据,与其期望不符的行为一律加以忽略或打折。

9、常持悲观想法的夫妻非常容易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因配偶的行为感到愤怒、受伤或难过,而且从一开始情绪就受影响。结果当然较容易诉绪批语与轻蔑,对方也就更可能以防卫或冷战来反制。于是脑中可能浮起“她将要离开我”的自发思想,进而情绪失控,引发暴力行为。

10、这些不当的心态会使得情绪失控的次数愈来愈频繁,残留的伤害愈来愈难平复,较能忍受愤怒与轻蔑,有些人只要听到配偶一句轻微的批语便立刻爆发。从技术面来说,所谓情绪决堤是就心跳加速的程度而论。在休息状态下女性每分钟心跳约八十二下,情绪决堤,于是他对配偶的忍受力几达临界点,防卫心理十分强烈,对任何攻击、侮辱或不公的待遇保持高度敏感,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反应。假设在这种状态下妻子说:“我们应该好好谈一谈”,引发的反应可能是“她又要找我吵架了”,不免又是一波情绪决堤。情绪决堤的一方几乎无时无刻看到的都是配偶最坏的一面,对其言行举止做最负面的解释。小问题可以引发大争吵,不断地彼此伤害。

丈夫比妻子容易因配偶的批评或负面讯息引发情绪决堤,促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情绪退潮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像克林·伊斯威特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形象颇受男性欢迎,可能就是代表情感不易决堤的自制力吧。丈夫急于逃避争吵,妻子更加努力寻求沟通。丈夫也要明白,愤怒或不满不等于人身攻击,妻子的情绪表现有时只是强调她对事件的感受有多强烈。妻子更重视的是丈夫是否用心倾听并体会她的感受(丈夫尽可持不同的意见)。妻子听到丈夫轻率提出意见时,可能会解释成丈夫不重视她的感受。丈夫如果能耐心协助妻子走过盛怒期,会让妻子觉得贴心而受尊重,一般而言,妻子都会很快平静下来。给女性的建议是相对的,男性最感困扰的是妻子抱怨时太过激烈,因此妻子应特别注意不要做人身攻击,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且不可流露轻蔑之意。盛怒下的人身攻击几乎肯定会促使丈夫采取防卫或冷战,结果只是更增怨怒。此外妻子在抱怨时不妨同时让丈夫知道这是一种爱的表示。夫妻一旦陷入情感失控的状态,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发挥影响力。知名的哈佛小儿科老人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他拿两块积木给八个月大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起。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拿起一块积木来咬,拿到头上前后磨擦,然后丢到桌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最后他会仰头看着你,明亮的眼睛仿佛在说:“赞美我的聪明吧!”这种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受到大人的赞美与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是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是来自一个暗淡、混乱、没有关爱的家,孩子拼积木时便显得毫无信心。事实上他们完全听得懂指示,也可以拼得很好,但做的时候就是垂头丧气得很,仿佛在说“我根本不够好。你瞧,我要搞咂了。”这种小孩未来往往抱持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从来不期待老师会鼓励或注意,也不认为学校生活会有任何乐趣,最后甚至中途辍学。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成形。布雷佐敦指出:“父母要知道如何能引发孩子的信心。好奇心与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极限。”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一大助力。他的建议是有科学根据的,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学龄前形成的情感特质相当程度地影响进入学校后的表现。第六章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孩子如果能克制一次拿两个糖果的冲动,十四年后入学测验的成绩可能比别人高二十分。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累积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阅读能力,而是看其他情感与社会性的因素,诸如是有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习能力是一切知识的基石,也是决定孩子在校表现的根本原因。

一、信心。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遭世界,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提供协助。

二、好奇。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三、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四、自制。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以建立人际关系。

六、沟通能力。具体与人交流观念及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的交往)中获得快乐。

七、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

假想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半夜三点醒来开始啼哭,母亲赶快将他抱起来,小宝贝满足地躺在母亲怀里吃奶,母亲慈爱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他,即使是三更半夜被吵醒,母亲看到他还是满怀喜悦。半个钟头后,婴儿满足地沉入梦乡。

再假想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也是半夜起来啼哭,碰到却是个心烦气躁的母亲,因为她刚和先生吵完架,才睡了一个钟头。母亲匆匆抱起小孩说:“你给我安静点,我已经快受不了了。拜托,赶快睡行不行?”小婴儿必然立刻感受到气氛的异样。婴儿吃奶时,母亲根本不看他,只是木然望着前方,脑中还在反复先前吵架的情节,愈想愈气。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僵硬,跟着蹦起来,吸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母亲说:“只吃这么一点点?不吃就别吃。”接着便匆匆把婴儿放到床上,自顾去睡觉,任婴儿啼哭到疲乏才睡去。

如果父母一再以同一方式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极不同的感受。第一个婴儿学到的是:当他有需求时有人会注意到并帮助他,他的求助讯号是有效的。第二个学到的是:没有人关心他,别人是不可信赖的,他想要寻求慰藉但失败了。当然,多数小孩多少都尝过两种经验。但如果其中一种成为常态,将影响小孩基本的安全感、掌控感与对人的信赖感。据艾瑞克生的说法,小孩将养成对世界的基本信赖或怀疑。

这种情感态度的养成开始得很早,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成形。亲子之间每一次沟通都暗含情感的交流,无数次的交流便奠立了孩子EQ的核心。譬如说一个小女孩在玩拼图,半天老是拼不起来,便拿去问妈妈。妈妈的态度可能是欣然相助,也可能是简短一句“我在忙,别烦我”,小孩得到的便是完全不同的讯息。同样的讯息经过一再强化,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预期便会定型,进而影响生命的其他层面。

若碰到不成熟、吸毒、沮丧、经常发怒、生活漫无目标的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尤其大。这类父母根本无法给孩子适当的照顾,更遑论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进而取得情感的调和。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苛待的孩子中,被忽略的一项问题最多,总是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淡漠、有时太具侵略性,有时又很畏缩,有六五%升上二年级。

小孩四、五岁时脑部会长到成人型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学习。这时候如遭受巨大的压力,将损伤脑部的学习中枢以及智力。这种伤害稍长后虽可稍微弥补过来,但影响仍是很深远的。五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小孩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常感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未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将很难掌握机会发挥潜力,根本可以说已输在起跑线上。

不当的情感教育对孩子会造成终生的影响,尤其是强化孩子的侵略性。说明了一个经常被父母随意打骂孩子本然的同理心遭到怎样的扭曲。

孩子正是以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别人。有的父母虽不致虐待孩子,但常常恐吓威逼,严惩重罚,结果同样造就出缺乏同情心的孩子,人缘较差,较易沮丧,长大后较易违法乱纪。虐待孩子的父母小时候也是受虐儿童。多数父母会教导孩子关心别人。人在情绪激昂或面临危机时,脑部管理原始反应的边缘系统便会发挥作用。这时情绪中枢会诉诸过去经验中一再重复的习惯。因为极度的恐惧造成脑部化学物质的全盘改变。“太多的亲皮质素会使人过度反应。假设你是越战退伍军人,有创伤后异常症微状。

第三个改变是负责分泌内啡肽以减轻痉的贺尔蒙系统也变得过度敏感,这是杏仁核与大脑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具强烈麻木作用的脑部化学物质有点像鸦片或其他麻醉品,量极大时,对痉的忍受力会大为提高。譬如说战场上受重伤的士兵手术时只需少量的麻醉剂,甚至比平民百性受轻伤时更少。

创伤后异常症病患也有类似的情形,由于内啡肽的改变,患者再度遭受打击时可能会出现麻木不仁的现象:病人常无法感受快乐,表现出整体的情绪麻木,对别人、对人生都漠不关心。亲友可能会觉得这是同理心的丧失。此外,病菌人可能有解离的现象,譬如说无法忆起事件发生时最重要的几分钟、几个小时或甚至几天。

神经系统的改变似乎也使患者更经不起打击。动物研究显示,幼时即使只是经验过轻微的压力,与未经压力的动物比较,长大后还是比较无法随打击(显示创伤后异常症病童及需及早治疗)。也正因如此,经历同样的灾难后,有些人会产生创伤后异常症,有的人却不会。这是因为杏仁核本已处于草木皆兵的警戒状态,一旦证实兵临城下,自然会发出最刺耳的警铃。

经历重大打击的成人可能会发生心娄麻木的现象,抹去事件的相关记忆或感觉,小孩的反应不同。小孩较少变得麻木,泰尔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会用幻想、游戏、白日梦来回忆或重新思索事件的意义。这样做的用意似乎是避免强烈的记忆过度积压,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情绪机转一旦学会一招,便似乎终身不忘。”病人在这些情况下常感到强烈的负面感觉,如绝望、悲伤、愤怒、不平、紧张、恐惧、愧疚等。不管病人属于哪种情绪类型,这些问题多发生在极重要的人际互动上。害羞、大胆、乐观、忧伤。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像我姨妈一样乐天达观,有些人则生性险。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他发现左边活动量大于右边的人生性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险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

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甚至是如何与人相处。

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分辨恐惧、愤怒与饥饿,把所有感受都视为饥饿,也因此每次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多数小孩都会慢慢学会分辨自己究竟是觉得无聊、生气、沮丧或饥饿,而这是最基本的EQ,这类患者似乎正是缺乏这种能力。多数人在童年或青春期都曾经历这种孤单被拒的感受。人缘差的孩子常让人觉得无趣,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让别人感受好一些。

现在情绪教育的观念已逐渐在全美传播开来,自我科学班则是这方面的先驱。相关课程名目繁多,举凡“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应有尽有,也有的采用嘉纳的多元智能观念,名之为“个人智能”。其共同的主旨是将社会与EQ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是每个小孩都必须学习的技能,而不是专为问题儿童设计的补救措施。

另一个教学重点是情绪的管理,去了解情绪背后真正的因素(如愤怒是因为觉得受伤害),学习如何纾解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另一个重点是学习为自己的行为与决定负责,贯彻对自己或别人的承诺。

同理心是很重要的社会能力,亦即要了解与尊重别人的感受与观点。人际关系是教学重点,学习倾听与发问的技巧,注意别人的言行与你的反应及判断有多少落差,学习不卑不亢的态度,学习与人合作解决冲突与协调的艺术。

今天上课的主题的情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辨识情绪。老师前一日便函请同学从杂志中找出人像图片,说明人像脸部表现出何种情绪,并解释判断的依据。老师收完作业后在黑板上列出各种情绪:难过、忧虑、兴奋、快乐等。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挫折二字,同时问大家:“谁有过挫折的感觉?”所有人都举起手。

“挫折感是什么感觉?”

回答声此起彼落:“很累”、“困惑”、“头脑不清楚”、“焦虑”。

接着老师又写下“火大”,“我倒是有过这种感觉:你们说,一个老师什么时候会觉得火大?”

“同学都在说话时,”一个女孩微笑着说。

安德鲁斯老师紧接着发给大家一张讲议,上面有很多男女生的脸,各表现出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惊讶、害怕、厌恶,底下并注明脸部表情的分析。下面是一个例子。

也许有人认为表情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好教的,但别忘了,情绪的误判正是EQ普遍低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校的小恶霸动打架就是因为误以为别人怀有敌意,一些患有饮食失调症的女孩也是因为不懂得分辨愤怒、焦虑与饥饿的差异。自我激励,克制做其他事的冲动等。

该计划预先设计一套教材纳入既有课程中,譬如说一年级的国文课会读到一则青蛙与蟾蜍的故事。青蛙急于与正在冬眠的蟾蜍朋友玩,恶作剧要让他早点醒来。同学们便以此为素材讨论友谊及被作弄的感受,进而扩大讨论其他相关问题,如自我意识,关心朋友的需求,被作弄的滋味,如何与朋友分享心事等。年级愈高设计的故事愈复杂,读者讨论的问题也愈深入,包括同理心、尝试别人的观点、关怀别人等。就是对违纪同学的处罚方式提供意见。专家认为这不但有助于培养孩子啕冲动、表达感受与解决冲突的能力,也可让孩子了解,除了惩罚以久还有更好的管教方式。

哈佛小儿科专家布雷佐敦建议父母可接受训练,对家中的婴幼儿进行情绪教育。透过前面提过的从头开始幼儿计划,有系统灌输情绪与社会能力,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成功的情绪教育必须紧密配合孩子的成长阶段。婴儿一出世便哇哇啼哭,显示天生具有强烈的感受能力。但人脑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完全成熟,诚如第十五章所说的,神经系统的成熟阶段横跨整个童年以至青春期初期,届时孩子的情感能力才算完成发展。因此,婴儿与六岁孩童相较感受能力自是非常幼稚,后者与青少年相较自又相形绌。而成人往往对孩子的成熟度有错误的预期,忽略了情绪的发展有其生物时序。瘵例来说,一个五岁孩子在自夸自擂时可能被父母责备,其实谦逊的意识大约要到六岁才会出现。

同逊、嫉妒、羡慕、骄傲、自信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人我的比较能力上。一个六岁的孩子进入学校这个广大的社会时,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比较的世界。除了外在环境外,认知能力的成熟也是引发这种比较心理的因素,这时孩子会从人缘、吸引力、运动能力等特质与虽人比较。或者当兄姐成绩特别优异时,也可能让弟妹在相形之下怀疑自己愚笨。

在七到十二岁期间,“学校经验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将持续到青春期乃至长大后。孩子的在校表现攸关其自我价值感,再现较差的可能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进而左右一生的发展。”如何才能从学校经验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汉保列举的条件包括“能够延迟满足,懂得待人接物,善于控制情绪及抱持乐观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具备高度的EQ。

到了青春期,生理、脑部发展及思考方式都有很大的转变,也是发展情绪与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汉保观察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指出:“多数孩子都是在十一到十六岁期间第一次接触到性、饮酒、毒品、吸烟等诱惑。”

进入初高中便等于告别童年,也是情绪发展上极艰难的时期,姑不论其他个人部下,这时期几乎所有学生都胡自信低落与自我意识高涨的现象,他们的自我观感又往往是混乱而多变的。最大的挑战来自社交方面的自信,亦即对自己交朋友的能力充满怀疑。汉保指出,这具阶段成人特别应从旁协助他们度过交友的难关,培养自信。

冲突解决课程主旨虽是预防暴力行为,连提瑞认为其功能绝不止于此。因为要防制暴力行为,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情绪能力,包括认知自己的感觉,如何因应冲动或悲伤等。因此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还是加强的学生不仅打架口角的次数减少,彼此也更懂得互相关怀。

假设学生在餐厅吵架,辅导员会找他们去谈一谈,采用的正是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冲突解决法。学生在游戏时引起纷争,老师也是用同一套方法协调。此外,我们也教导家长在家里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

这种学校、家庭与生活教育的完全一致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使得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距离大为缩短,学生在校所学的情绪教育不致在毕业后全部还给学校,而能在实际生活体验中一再获得印证强化。

领导人才社团,练习所谓的四步聚问题解决模式。所谓四步骤是:一,说出所遭遇的情况及你的感受;二,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三,评估各种办法的可能后果;四,择一办法付诸实行。类似前面说的红绿模式,只是适用较年长的孩子。拉曼喜欢进行脑力激荡,设法解决中学生实际遇到的困扰,如交女友的问题及如何以免打斗等。要印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不能限于课堂上,更要扩及自动餐厅、校外及家里。另一位学生与母亲关系极度恶劣,每次交谈必落得恶言相向,后来她学会平心静气与三思后后的道理。而是尝试班上教的一个方式——下结论以前先查明真相。

情绪自觉

更能察觉与认知自己的情绪

更能了解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

能认知感觉与行为的差距

情绪的管理

更能忍受挫折,更懂得纾解愤怒

较少与人口角打架或破坏课堂秩序

较少被休学或退学

较少表现出侵略性或自暴自弃的行为

对自我、学校及家庭较具正面观感

较善于纾解压力

较少感到孤单或焦虑

将情绪导向正途

更负责

较能专注眼前的工作

较能克制冲动

成就测验成绩改善

同理心:情绪判读能力

较能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

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较懂得倾听

人际关系

对人际关系的分析与了解能力增强

更懂得解决与协商纷争

较懂得解决人际冲突

沟通时更清晰有技巧

在有太多的小孩子不善于纾荽情绪,无法专心,难以克制冲动,不负责任,不关心学业,这么多问题只要任何一项获得改善都有助于教育品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情绪识字班是幸教学品质的好帮手。虽说处于时兴预算精简的现在,斥资设立这类情绪识字班绝对是值得的。

这一方面要归咎整个社会不重视儿童基本情绪技巧的教导,包括愤怒的处理、冲突的解决、同理心的培养、冲动的克制等等。童年是脑部成长的重要时期,正是培养健全情绪反应库的良机。

尽管有些教育办人士相当重视情绪识字的问题,相关课程仍很稀少,多数老师、校长与家长根本对此一无所知。一些绝佳的课程设计都是在非主流教育体系中才找得到。当然,再好的课程设计。

是否就像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也有所谓原始情绪?如果有的话又是哪些?这一直是学者专家争议不休的问题。有专家建议以基本族类来区分,当然还有反对的声音。下面列举主要的分类方式:

愤怒:生气、微温、愤恨、急怒、不平、烦躁、故意,较极端则为恨意与暴力。

悲伤:忧伤、抑郁、自怜、寂寞、沮丧、绝望,以及病态的严重抑。

恐惧:焦虑、惊恐、紧张、关切、慌乱、忧心、警觉、疑虑,以及病态的恐惧症与恐慌症。

快乐:如释重负、满足、幸福、愉悦、兴味、骄傲、感官的快乐、兴奋、狂喜,以及极端的躁狂。

爱:认可、友善、信赖、和善、亲密、挚爱、宠爱、凝恋。

惊讶:震惊、叹为观止。

厌恶:轻视、轻蔑、排拒。

羞耻:愧咎、尴尬、懊悔、耻辱。

有一种嫉妒是混杂着悲伤与恐惧,应该如何名之?又如希望与信念,勇气与宽恕,坚定与宽大等美德如何分类?还有怀疑、自大、懒惰、麻木、无聊等又归于何类?显然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情绪分类的科学争辨恐怕还要继续下来。

情绪技巧的教育

情绪的辨识

情绪的表达

评量情绪的强度

情绪的管理

延迟满足

克制冲动

减轻压力

分辨情绪与行动的差距

认知技巧的教育

自说自话——碰到问题时先在心中与自己对话

解读社会讯息——认知个人行为不能免于社会的影响,从整个社会的观点来检视自己。

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如设定下列步骤:克制冲动,订定目标,思考可采取那些行动,预期行动的可能后果。

了解别人的观点

了解那些行为是可接受的

抱持下面的人生观

自觉——如培养务实的自我期许

行为教育

非语行为——透过眼神接触、脸部表情、音调、手势等来沟通。

语言行为——提出问题时要明确,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回应,避免受负面的影响,用心倾听,协助别人,结交益友。

自觉: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寻些感觉;学习形容感觉的词;认识思想、感觉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决策能力:榫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检讨你的决定是以思想或感觉为基地;运用这个榫过程来拒绝性或吸毒等诱惑。

情感的管理: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等负面讯算;了解感觉背后的真正原因(譬如愤怒的背后可能是因为受伤害);找出纾解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的方法。

压力的处理:学习运动、导引想象、松弛法等。

同理心:了解别人的感觉并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理解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沟通能力:谈论感情问题时更懂得倾听与发问;能区别某甲的真正言行与你对某甲言行为的反应或判断是不同的;清楚表达意见而不轻易责怪他人。

坦诚:了解人际关系中坦诚与互信的重要;懂得选择适当时机谈论个人的感情。

领悟力:找出自己情绪反应的规则;看看别人是否表现出类似的规则。

接纳自己:以做自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培养自嘲的能力。

责任感:学习负责;思索决定与行为的后果;认清自己的感觉与情绪;一旦做出承诺(如发奋读书)就要贯彻到底。

勇于表达:不卑不亢清楚表达你的感觉或立场。

合群:互助合作;知道何时该挺身领导,何时该追随别人的领导。

冲突的解决:如何与同、父母或老师做理性的争辨;学习双赢的协商的技巧。

儿童发展计划

较负责

较勇于表达自我

较外向受欢迎

较合群肯助人

较能了解别人

较体贴关心

解决人际纷争时较能采取合群的方法

较平和

较民主

较善于解决纠纷

康庄大道

社会认知能力获改善

情绪处理与理解力改善

较能自制

处理认知问题时较善于计划

较能三思后行

处理冲突较有效率

同学相处较融洽

特殊需求的学生:在校很多行为获改善

较能忍受挫折

不卑不亢的社交技巧

做事较按部就班

与同事相处较融洽

较能与人分享

较合群

较自制

情绪理解力的改善:

认知力较佳

表达能力较佳

通过与沮丧的情形减少

焦虑与退缩的情形减少

西雅图社会发展计划

对家庭与学校较认同

男孩较不具攻击性,女孩较少自伤行为

表现不佳的学生较少勒令休学或退学

较少吸毒

较少犯罪

考试成绩较佳

耶鲁——纽哈芬社会能力改善计划

解决问题的能力获改善

与同事较和谐亲密

较能控制冲动

行为获改善

人际关系较佳

较能纾解焦虑

较少犯罪

较善于解决冲突

创意冲突解决计划

在课堂上较少暴力行为

在课堂上较少使用语言暴力

气氛较融洽

较能互助合作

较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沟通能力较佳

社会知觉与问题解决能力改善计划

对别人的感受较敏感

对行为的后果较了解

较能掌握人际状况而计划因应方式

自我评价较高

较合群

同事常寻求其协助

较少反社会、自伤或脱序的行为,且成效可延续至中学时期

较懂得如何增进学习能力

自制力、社会知觉与决策力较佳

下面是否重复:

美国一所小学情绪识字课案例:

(现在情绪教育的观念已逐渐在全美传播开来,相关课程名目繁多,举凡“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应有尽有,也有的采用嘉纳的多元智能观念,名之为“个人智能”。其共同的主旨是将社会与EQ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是每个小孩都必须学习的技能,而不是专为问题儿童设计的补救措施。)

下面是美国较为偏远贫穷的地区,纽哈芬/特洛普中学五年的情绪识字课的一个情况:

乔伊丝。安德鲁斯老师说:“今天上课的主题的情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辨识情绪。老师前一日便函请同学从杂志中找出人像图片,说明人像脸部表现出何种情绪,并解释判断的依据。现在交到我这里来。”

他收完作业后在黑板上列出各种情绪:难过、忧虑、兴奋、快乐等。与全班同学(当天只到18个学生)一起讨论每当老师发出问题时,同学们个个勇跃地争相举手抢答。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挫折二字,同时问大家:“谁有过挫折的感觉?”所有人都举起手。

“挫折感是什么感觉?”

回答声此起彼落:“很累”、“困惑”、“头脑不清楚”、“焦虑”。

接着老师又写下“火大”,“我倒是有过这种感觉:你们说,一个老师什么时候会觉得火大?”

“同学都在说话时,”一个女孩微笑着说。

安德鲁斯老师紧接着发给大家一张讲议,上面有很多男女生的脸,各表现出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惊讶、害怕、厌恶,底下并注明脸部表情的分析。下面是一个例子:害怕——嘴巴微张下垂,眼睛张大,内侧眼角上扬。眉毛上扬聚拢。额头中央有皱纹。学生们一边看一边按照文字叙述模仿,图片表情。

(也许有人认为表情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好教的,但别忘了,情绪的误判正是EQ普遍低落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校的小恶霸动打架就是因为误以为别人怀有敌意,一些患有饮食失调症的女孩也是因为不懂得分辨愤怒、焦虑与饥饿的差异。)

EQ摘录二

l每天的报纸无不充斥着有关粗暴的新闻,仿佛一股原始冲动到处失控乱窜。其实这正反映出情绪脱序的广泛现象,任何人都不免有过这类情绪失控而事后悔之不已的经验,即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多曾耳闻目见。显示出我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情绪表达与管理能力普遍低落。

l透过新的电脑照像科技得窥脑部的动作情况。揭露了人在思想、感觉、想像、做梦时,那一团团复杂的细胞是如何动作的。脑部的情绪中枢如何让我们哭、让我们笑,激发原始爱恨的低级中枢又是如何被牵引。

l我们如何能让下一代过得更好?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好的前途,但他们的“好”是建立在如何让子女去得到那个东西而不是得到那个东西所能力。因为他们首先是让子女学会接受,在生活中不注意训练孩子的各种生存能力。

l有些高智商的人事业无成,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现非凡,这要如何解释?

lEQ这个新词涵盖自制力(自律)、热忱(积极心态)、毅力、自我驱策力(自我欣赏、自我激励)等。我们可以将这些能力教给下一代,帮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l想想看你是个善于克制冲动的人吗?(情绪管理)是否能看透别人内心深处的感受?(认识判断他人情绪)了解别人

l是否有长袖善袖舞的才华。承受能力

lEQ是人们最重要的生存能力。高人一等的情绪能力更是决胜的关键。

l儿童时期的情绪学习经验可成为我们基本EQ建立坚固或沙质的根基。所以说童年与青春期是奠定情绪根基的关键期,对一生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

l现代儿童的情绪问题比上一代严重。我们必须思索如何将理性与感性教育结合起来。

l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自觉、自制、同理心、倾听的艺术、冲突的解决与互助合作等都将纳入正规教育。

l惟有用心才能辨识事物的价值。

l情绪能经过进化的历程占据人类心灵的核心位置,人类在面临危险、痛失亲人、遭遇挫折、维系夫妻关系、建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独力担纲,必须仰赖情绪的指引。

l然而社会却过度强调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绪当道之际,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l人们常感到强烈的负面感觉,如绝望、悲伤、愤怒、不平、紧张、恐惧、愧疚等。不管病人属于哪种情绪类型,这些问题多发生在极重要的人际互动上。如配偶、情侣、亲子、同事、上下属之间。

l有些人似乎天生就乐天达观,有些人则生性阴郁。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左边活动量大于右边的人生性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险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

l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甚至是如何与人相处。

l自我激励,克制做其他事的冲动等。

l有些肥胖的人无法分辨恐惧、愤怒与饥饿,把所有感受都视为饥饿,也因此每次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多数小孩都会慢慢学会分辨自己究竟是觉得无聊、生气、沮丧或饥饿,而这是最基本的EQ,这类患者似乎正是缺乏这种能力。多数人在童年或青春期都曾经历这种孤单被拒的感受。人缘差的孩子常让人觉得无趣,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让别人感受好一些。

l另一个教学重点是情绪的管理,去了解情绪背后真正的因素(如愤怒是因为觉得受伤害),学习如何舒解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另一个重点是学习为自己的行为与决定负责,贯彻对自己或别人的承诺。

l同理心是很重要的社会能力,亦即要了解与尊重别人的感受与观点。人际关系是教学重点,学习倾听与发问的技巧,注意别人的言行与你的反应及判断有多少落差,学习不卑不亢的态度,学习与人合作解决冲突与协调的艺术。

夫妻一旦陷入情感失控的状态,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发挥影响力。知名的哈佛小儿科老人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发现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这种孩子在生活中一般不断受到大人的赞美与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是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是来自一个暗淡、混乱、没有关爱、父母一味严厉否定过多的家,孩子便显得毫无信心。这种小孩未来往往抱持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从来不期待老师会鼓励或注意,也不认为学校生活会有任何乐趣。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成形。布雷佐敦指出:“父母要知道如何能引发孩子的信心。好奇心与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极限。”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一大助力。他的建议是有科学根据的,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学龄前形成的情感特质相当程度地影响进入学校后的表现。

一个五岁的孩子如果能克制一次拿两个糖果的冲动,十四年后入学测验的成绩可能比别人高。

现在许多先进国家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累积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阅读能力,而是看其他情感与社会性的因素,诸如是有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

学习能力是一切知识的基石,也是决定孩子在校表现的根本原因。学习能力的基本成份,全部都与EQ有关。

一、自我信任。感觉能驾驭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事物,相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通过努力他人会提供协助。

二、好奇探求。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三、进取意识。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四、自制自律。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根据了解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了解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

六、沟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交流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领导的交往)中获得快乐。

七、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不会顾此失彼。

情绪自觉:更能察觉与认知自己的情绪,更能了解各种感受的前因后果,能认知感觉与行为的差距,

情绪的管理:更能忍受挫折,更懂得纾解愤怒,较少与人口角打架或破坏课堂秩序,较少被休学或退学

较少表现出侵略性或自暴自弃的行为,对自我、学校及家庭较具正面观感,较善于纾解压力,较少感到孤单或焦虑

将情绪导向正途:更负责,较能专注眼前的工作,较能克制冲动,成就测验成绩改善

同理心:情绪判读能力,较能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较懂得倾听,

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分析与了解能力增强,更懂得解决与协商纷争,较懂得解决人际冲突,沟通时更清晰有技巧

现在有太多的小孩子不善于化解情绪,无法专心,难以克制冲动,不负责任,不关心学业,这么多问题只要任何一项获得改善都有助于教育品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情绪识字班是幸教学品质的好帮手。虽说处于时兴预算精简的现在,斥资设立这类情绪认识班绝对是值得的。

这一方面要归咎整个社会不重视儿童基本情绪技巧的教导,包括愤怒的处理、冲突的解决、同理心的培养、冲动的克制等等。童年是脑部成长的重要时期,正是培养健全情绪反应库的良机。

尽管有些教育办人士相当重视情绪认识的问题,相关课程仍很稀少,多数老师、校长与家长根本对此一无所知。一些绝佳的课程设计都是在非主流教育体系中才找得到。当然,再好的课程设计。

是否就像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也有所谓原始情绪?如果有的话又是哪些?这一直是学者专家争议不休的问题。有专家建议以基本族类来区分,当然还有反对的声音。

有一种嫉妒是混杂着悲伤与恐惧,应该如何名之?又如希望与信念,勇气与宽恕,坚定与宽大等美德如何分类?还有怀疑、自大、懒惰、麻木、无聊等又归于何类?显然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关于情绪分类的科学争辨恐怕还要继续下来。

1、情绪技巧的教育:情绪的辨识,情绪的表达,评量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管理,延迟满足,克制冲动,减轻压力,分辨情绪与行动的差距

2、认知技巧的教育:

自说自话——碰到问题时先在心中与自己对话,

解读社会讯息——认知个人行为不能免于社会的影响,从整个社会的观点来检视自己。

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如设定下列步骤:克制冲动,订定目标,思考可采取那些行动,预期行动的可能后果。

3、了解别人的观点

了解那些行为是可接受的

抱持下面的人生观

自觉——如培养务实的自我期许

4、行为教育:

非语行为——透过眼神接触、脸部表情、音调、手势等来沟通。

语言行为——提出问题时要明确,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回应,避免受负面的影响,用心倾听,协助别人,结交益友。

 

96年美国情绪教育情况摘抄

美国现在的情绪教育课不但不另行开课,甚至有些学校不占课堂时间,完全溶入学校生的一部份。心理学家艾瑞克。谢普斯(ERICSCHAPC)等人创设的儿童发展计划就是其中典范,目前已在全美多所这校试办。其中很多地区与纽哈芬一样贫穷。该计划预先设计一套教材纳入既有课程中,譬如说一年级的国文课会读到一则青蛙与蟾蜍的故事。青蛙急于与正在冬眠的蟾蜍朋友玩,恶作剧要让他早点醒来。同学们便以此为素材讨论友谊及被作弄的感受,进而扩大讨论其他相关问题,如自我意识,关心朋友的需求,被作弄的滋味,如何与朋友分享心事等。年级愈高设计的故事愈复杂,读者讨论的问题也愈深入,包括同理心、尝试别人的观点、关怀别人等。就是对违纪同学的处罚方式提供意见。专家认为这不但有助于培养孩子啕冲动、表达感受与解决冲突的能力,也可让孩子了解,除了惩罚以久还有更好的管教方式。

哈佛小儿科专家布雷佐敦建议父母可接受训练,对家中的婴幼儿进行情绪教育。透过前面提过的从头开始幼儿计划,有系统灌输情绪与社会能力,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成功的情绪教育必须紧密配合孩子的成长阶段。婴儿一出世便哇哇啼哭,显示天生具有强烈的感受能力。但人脑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完全成熟,诚如第十五章所说的,神经系统的成熟阶段横跨整个童年以至青春期初期,届时孩子的情感能力才算完成发展。因此,婴儿与六岁孩童相较感受能力自是非常幼稚,后者与青少年相较自又相形绌。而成人往往对孩子的成熟度有错误的预期,忽略了情绪的发展有其生物时序。举例来说,一个五岁孩子在自夸自擂时可能被父母责备,其实谦逊的意识大约要到六岁才会出现。

幼儿园是社交情绪表现的巅峰期,比如不安全感,谦虚、嫉妒、羡慕、骄傲、自信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人我的比较能力上。一个六岁的孩子进入学校这个广大的社会时,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比较的世界。除了外在环境外,认知能力的成熟也是引发这种比较心理的因素,这时孩子会从人缘、吸引力、运动能力等特质与别人比较。或者当兄姐成绩特别优异时,也可能让弟妹在相形之下怀疑自己愚笨。

在七到十二岁期间,“学校经验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将持续到青春期乃至长大后。孩子的在校表现关系到自我价值感,再现较差的可能产生自我贬抑的心态,进而左右一生的发展。”如何才能从学校经验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汉保列举的条件包括“能够延迟满足,懂得待人接物,善于控制情绪及抱持乐观的心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具备高度的EQ。

到了青春期,生理、脑部发展及思考方式都有很大的转变,也是发展情绪与社会能力的关键阶段。汉保观察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指出:“多数孩子都是在十一到十六岁期间第一次接触到性、饮酒、毒品、吸烟等诱惑。”

进入初高中便等于告别童年,也是情绪发展上极艰难的时期,且不论其他个人问题,这时期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信低落与自我意识高涨的现象,他们的自我观感觉又往往是混乱而多变的。最大的挑战来自社交方面的自信,亦即对自己交朋友的能力充满怀疑。汉保指出,这具阶段成人特别应从旁协助他们度过交友的难关,培养自信。

冲突解决课程主旨虽是预防暴力行为,连提瑞认为其功能绝不止于此。因为要防制暴力行为,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情绪能力,包括认知自己的感觉,如何因应冲动或悲伤等。因此课程的主要训练内容还是加强的学生不仅打架口角的次数减少,彼此也更懂得互相关怀。假设学生在餐厅吵架,辅导员会找他们去谈一谈,采用的正是学生课堂上学到的冲突解决法。学生在游戏时引起纷争,老师也是用同一套方法协调。此外,我们也教导家长在家里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这种学校、家庭与生活教育的完全一致具有非凡的意义,这使得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距离大为缩短。一位学生与母亲关系极度恶劣,每次交谈必落得恶言相向,后来她在情绪课后,学了平心静气与三思后行的道理后,与母亲进行了成功的沟通。

学生在校所学的情绪教育不致在毕业后全部还给学校,而能在实际生活体验中一再获得印证强化。

附:美国一个领导人才社团,练习四步聚问题解决模式。所谓四步骤是:

一,说出所遭遇的情况及你的感受;

二,思考(设计)可能的解决办法;

三,评估各种办法的可能后果;

四,择一办法付诸实行。

正文前言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

那是纽约市一个燥热难耐用的八月午后,热得人汗流浃背,烦躁不安,我在麦迪大道搭巴士要回饭店,那位中年黑人司机亲切的一声“你好”,著实让我愣在当当场,他显然对每一位乘客都一视同仁。而个人也都和我一样,在热天加塞车的双重影响下,谁也没有心情回应他。

随着公车蜗步前进,车内的气氛渐渐有了奇妙的转变。只见司机自顾自充任起导游来,一路赞扬路边和天然的与人为的景致:这家商店正在大减价,那家博物馆正举办难得一见的展览,路口的电影院正上演一部很好看的影片,你们知道吗?……他对这城市的种种好处似乎满怀喜悦,以致满溢出来传染给每个人。大家在下车时候都已摆脱沉闷的重担,当司机大喊:“再见,祝天天愉快!”人人都报以微笑。

这段回忆深印在我脑海已长达二十年。当时我刚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但对当日公车上奇妙的心理变化并未特加留意。事实上,当时心理学对情绪的转变极为有限。那些乘客就像某种病毒带原者,将公车上快乐的因素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那位司机简直就纽约市的和平使者,挥舞魔力将乘客心中躁动之气转化为吹开心胸的和风。

但我们随意翻开这周的报纸,相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某校十岁同学大闹校园,在课桌、电脑与印表机上涂刷油漆,破坏停车场上的一部车子。原因是某三年级同学说笑他是个小鬼,他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某舞厅外面青少年因无心碰撞导致推挤,最后一人拿出三八自动手枪扫射,造成八名青少年受伤。报道指出这种因自认遭轻视而引发枪杀的事件,最近几年在全美愈来愈普遍。

根据一项报道,十三岁以下杀人事件中,57%的凶手是父母或继父母。其中近半的父母“只是在管教孩子”,而引发致命管教的事件多是小孩挡住电视、哭闹、尿布湿等琐事。

某德国青年因放火烧死睡眠中的五名土耳其妇女与小孩而被审判,该青年属于一新纳粹组织,自称工作不顺利、酗酒,并将他的恶运归咎于外国人。他以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对我们的所作所为深感懊悔与无限的惭愧。

每天的报纸无不充斥着这类粗暴混乱的新闻,仿佛一股原始行动到处失控乱窜。究其实正反映出情绪脱序的广泛现象,任何人都不免有过这类情绪失控而事后悔之不已的经验,即使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多曾耳闻目见。

类似的新闻在过去十年来稳定啬,显示出我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情绪表达与管理能力普遍低落,率性妄为的行为时有所闻,小孩儿回到家中只有与电视相伴,许许多多孩童在阴暗的角落被忽略或虐待,丑陋的婚姻暴力比比皆是,这在显示出普遍性的愤怒与绝望。这样的情绪病应是全球性的,压抑症者的急剧增加与侵略行为的愈演愈烈,都是有目共睹的:青少年揣枪上学,车祸纠纷动轧演变成暴力事件,时闻被解聘的员工回到公司疯狂扫射……

为什么现在谈这个问题?

过去十年尽管有不少令人担心的发展,科学界对情绪的研究却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最戏剧化的进展是透过新的电脑照像科技得窥脑部的运作实况。这是有史以来人体最神秘的部位第一次被摊开来检视,揭露了人在思想、感觉、想像、做梦时,那一团团复杂的细胞是如何运作的。透过突然富起来的神经生物学资料,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脑部的情绪中枢如何让我们哭、让我们笑,激发原始爱恨的低级中枢又是如何被牵引,从而为集体的情感危机寻求新的出路。

过去科学的进展未臻成熟,以致我迟至今日才着手撰写本书。多年来“感觉”在精神领域的地位遭到忽略,也因此“情绪”一直是心理科学界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填补这段空白的是访问自修书籍,作者虽立意良善但多缺乏科学依据。现在我们终于能为人类的不理性行为提供权威的科学解释,为神秘的心灵领域绘制较精确的地图。

有些人抱持狭隘的智力观,认为IQ是经验无法改变的先天基因,而性格则决定每个人的命运。但现在他们将面临实验的挑战。这些宿命论者忽略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能让下一代过得更好?有些高智商的人事业无成,而智力平庸的反而表现非凡,这又如何解释?我认为答案就在本书的书名EQ(EmotionalIntelligence,称为情绪智商,以下内容均以EQ名之),这个新词涵盖自制力、热忱、毅力、自我驱策力等。我们可以将这些能力教给下一代,帮助他们了挥与生俱来的潜能。

除了这层积极的意义,我们还要考虑道德使命的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社会秩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崩解,自私与暴力不断良善的人心。我们所以要大力鼓吹EQ,实是着眼于情感、人格与道德的三合一关系。愈来愈多的认识显示,基本的道德观实源自个人的情感能力。譬如说我们知道行动是情绪的媒介,任何行动归根到底就是感觉强烈到急欲化为行动。无法克制行动的人,往往便是道德实践上的弱者,因为克制行动是意志力与人格的基础。同样的,利他精神的根本是同理心,如果你不能感受他的需要与绝望,又如何谈关怀?而自制与同情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建立的两大道德支柱。

丰富之旅

我希望在本书中能充当读者的导游,透过科学的角度引领大家探索人生与大千世界的种种迷惑,情绪与智慧的结合则是我们的终点站。一路走来,相信能带给读者或多或少的帮助。在感觉的领域加入认知的成份,效果就像物理学的量子理论,可以改变我们所观察的事物。

本书第一部提出脑部情绪结构的新发现,试图解释情绪冲昏理智的经验。书中就喜怒哀乐等到情绪爆发时刻的脑部运作进行剖析,以此揭露不当的学习经验如何导致不由自主的情绪习惯,以及如何才能克制不当的行动。最重要的是,我们从神经学的研究,窥见了形成下一代情绪经验的窗口。

第二部是本旅程的大站,旨在探讨先天的神经构造如何影响人生的基本技能:EQ。想想看你是个善于克制行动的人吗?是否能看透别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否有长袖善舞的才华,或者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能够“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

所以我们要克制自己,克制冲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支柱——沟通和理解、自制和同情——不能因为错误的交流方式和行为而导致了错误的行为习惯。

我们将智力一词做了新的扩充解释,而其中的EQ是吾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第三部指出EQ的影响启遍及生活各个层面,不仅攸关人际关系和和谐,随着新的市场力量使得职场变化莫测,高人一等的情绪能力更成为决胜的关键。此外,负面的情绪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绝不亚于抽风,情绪平衡则是确保健康与幸福的不二法则门。

与生俱来的情绪基因决定每个人的性格基调,但脑部的相关机能极具可塑性,也就是说性格不等于命运。第四部探讨的是,儿童时期的情绪学习经验便关机能的形塑力量,可为我们的基本EQ建立坚固或沙质的根基。所以说童年与青春期是奠定情绪根基的关键基,对一生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

当然还是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其EQ未获适当的培养,每五部探讨的是这些人可能面临的阻难,包括抑郁、暴力行为、饮食异常、吃药等,同时介绍一些率先实施情绪教育的学校。

我想解决之道在下一代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可谓放牛吃草型,结果自是每下愈况。我们思索如何将理性与感性教育结合起来。诚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问题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情绪本身及其表现方法是否贴切。

第一章情绪的功能

先让我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有一列火车行经路易斯安纳湾区,不幸因一一艘大游艇撞毁桥梁铁轨,导致火车翻覆水中。火车中的鲁西夫妇一心只想到女儿的安危,眼见河水漫入车厢,费尽全力将女儿送出车窗,夫妇两人不及逃生,惨遭灭顶。获救的女儿安德芮因脑性麻庳须以轮椅代步。请读者试想想看,鲁西夫妇临终前一刻脑中想的什么?

鲁西夫妇为拯救女儿奋不顾身的作为,确实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这种为子女牺牲奉献的故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人类未来的进化历程中也必然会一再重演。生物学家或许会解释说,这是人类为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反应,但对于危机时刻的父母而言,这无非是爱的表现。

这一舍己救女的伟大行为证实了无私的爱,对人类有多重要,危急时刻的唯一指引就是我们最深沉强烈的情感,这也是人类得以代代延续的重要原因。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正因抱持着为子女可以徼珀切的坚定意念,才能超越个人求生的本能行动。从理智的角度来看,这种牺牲似乎是非理性的,从情感的观点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情绪何以能以过进化的历程占据代码类心灵的核心位置?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在危机时刻的反应可提供解释。人类在面临危险、痛失亲人、遭遇挫折、维系夫妻关系、建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独力逃避。必须仰赖屋的指引。每一种情绪都是可立即付诸行为的明确指示,而且一再证明可充裕应付人生的挑战。经过进化过程的无数演练,这些情绪武器深印在神经系统中成为心灵的自发倾向。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决策过程中情感孝量的比重绝不亚于理性。甚至时不过之。然而社会却过度强度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绪当道这际,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当激情淹没理智

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不慎引发的悲剧。十五岁折麦迪想和父亲开个玩笑,躲在衣橱里,待父母访友归来时突然跳出来吓他们,当时是清晨一点。

然而爸妈却以为麦迪当晚会去朋友家住,因此进门时听到屋里有声音便非常紧张,父亲立刻拿起手枪到女儿的房间查看,只见一个人影自衣橱里跳出来,父亲慌乱中开了一枪,打中女孩子儿颈部。十二小时后麦迪伤重身亡。

恐惧正是人类进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原始情绪。恐惧促使我们保证家人远离危险;恐惧促使父亲抓起手枪搜寻隐身在家中某个角落的入侵者;恐惧使他在尚未认清对方是谁,甚至来不及听出女儿的声音,便扣下致命的板机。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这类自发的反应已深烙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上,因为在史前史一段漫长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反应不仅攸关人类存亡,更关系着重要的进化任务……将这个自我防卫基因传给下一代。

从长远的历程来看,情绪的确是人类的绝佳武器,但对照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发展,我们的进化脚步显然已追不上。因此,社会必须制定规章来压制人们由内而外胸涌澎湃的情绪。

行为行动

早春的某一天,我开车经过科罗拉多一处山隘,突然一埸大雪遮天盖地而来,前方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刺目的雪白一片。我紧紧踩住刹车,清晰地感觉到沉重的焦虑,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焦虑渐渐演变成恐惧,我将车停到路旁,等待这朝气雪过去,大约半小时后雪终于停了。眼前又明朗起来,我才又开车上路。但走没多久又被阻住,这回不是雪是车祸。因能见度低,一辆车撞上前行速度较缓慢的车,只见救护人员忙进忙出,刚刚我如果继续前进,很可能3也会追撞成一团。

恐惧衍生的谨慎心理救了我一命。一如兔子瞄到奔驰而过的狐狸影子会立刻恐惧地静立凝神,或是史前的哺乳动物会躲避觅食的恐龙一般,内在的声音警示我要停下来留神步步逼近的危机。

基本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促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动力,亦即拜进化之赐使我们在面临各种情境时能立时拟定因应计划。情绪一字根源自拉丁动词“行动”,意指采取趋吉避凶的行动。观察动物或孩童的举止,最易看出情绪与行动的关系,事实上,也唯有在文明化的成人身上,才看得到情绪与行动分离的特例。也就是说,任何情绪都可能促使我们采取行动。

每一种情绪各有独特的生物特征,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随着探讨人体与人脑的新方法不断出现,现在专家能够以更精细的生理角度,观察到情绪如何促使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1、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更便天抓住武器或批败敌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之类的东西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

2、恐惧时血液流向大骨肌肉,并因而使脸部因缺血而惨白。身体僵立动弹不得,可能是争取时间孝时是否躲避为上策。脑部情绪中枢激发荷尔蒙使身体处于警戒状态,专注逼近的威胁,随时准备作最佳反应。

3、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较活跃,能量增加。生理方面唯一的特征是较为沉静,使身体能较快自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如此不但身体得以休养生息,也才能鼓起精神因应眼前的挑战与目标。

4、爱、温柔与性满足会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警觉状态,这与愤怒与恐惧引发的打或逃反应恰恰相反,全身笼罩在平静与幸福感之中,极有利于与人合作。

5、惊讶时眉毛会上扬以便扩大视觉范围,也可让更多光刺激到视网膜,借以很快了解周遭的情况,研究最佳的因应对策。

6、全世界任何种族厌恶时的表情都一样:上唇向一边扭曲,鼻子微皱。达尔文认为刚开始这个动作是为了闭紧鼻子以免吸入可厌的气味,或表示想吐出难吃的食物。

7、悲伤的主要功能是调适严重的失落感,如新人死亡或重大挫折等。人悲伤时会精力衰退,生趣全无,尤其对娱乐不再感兴趣,悲伤到近乎抑郁时甚至会减缓新陈代谢。人们利用这种退以自省的机会悼亡伤逝,省思人生的意义,当精力慢慢恢复时再规划新的开始。或许精力的衰退最初是为了让悲伤者留在家里,因为这时刻他们比较脆弱,在外面容易受到伤害。

这些情绪反应多是经过慢长的史前时期慢慢进化,当时的生存环境自是极度恶劣,新生儿夭折率甚高,很少人能活到三十岁,食肉动物横行,水旱无常,了不聊生。但随着农业时代的到来及原始社会的建立,人类的生存条件大为改善。在古时代,一触即发的怒气或许是生存的要件,但今天十余岁的孩子轻易就可取得枪枝,火爆脾气往往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一般的人情绪不能与行动分离。文明化程度高的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会烦恼,但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理性与感性

一个朋友对我谈起她痛苦的离婚经验。她的丈夫爱上年轻的上班妇郎,突然决定要离她而去,接着便展开长达数月的争战:争房子、现金和孩子的监护权。但现在她发现一个人也不错,独立的滋味很好:“我已经不想他,一点都不在乎他了。”而此刻她的眼睛却涌起泪水。

粗心一点的人也许不会注意到她的眼泪,但同理心告诉我们,模糊的眼泪证明她是口是心非,就像白纸黑字去推论一样清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判断力。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交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心理功能。理性的认知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属于意识表层的思考能力。同时并存的另一套感性认知体系,虽说主要诉诸行动且有时不符逻辑,却同样不容忽视。

感性与理性的二分法由来已久,情感的信念似乎又总是比理智更确切。两者对心理的影响比重恰成反比;对一件事感觉愈强烈,理性思维愈是无法发挥作用。这可能与无数世代的进化历程有关,远古时代当人的生命面临危险时,诉诸情绪与直觉反应可能较为有利,深思熟虑甚至可能有性命之虞。

理性与感性通常都能维持紧密和谐的关系,交互作用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次挑战。一般而言两者也多能维持均衡,感性认知提供理性判断的基础,经过理性判断可修正甚至否决情感的行动。但两者毕竟是半独立的个体,各自反映出脑部互相关联但互不相属的组织功能。

脑部的成长

要了解感性何以能经常战胜理性,或许应该先控讨脑部的进化历程。人脑总午约三磅,约为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三倍。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脑部逐渐由下属部位发展也较高级的上层组织,人类胚胎的脑部发展大抵仍遵循此一方向。

人与其他高级动物一样,最原始的部分是环绕脊髓上端的脑干,负责呼吸及器官新陈代谢之类的基本生命功能,并控制一些固定的反应一运动。这个原始部位不具思考或学习能力,而是类似预先设定的调节器,确保身体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动作与反应。这个部位扮演最吃衙角色的时期是爬虫时代,蛇类在攻击之前嘶嘶作声便是最佳写照。

继而自原始的脑干发展出情绪中枢,又历经数百万年,再发展出思考中枢——大脑新皮质,亦即大脑最外层的组织。也就是说,人脑先有情绪中枢,许久之后才发展出思考中枢,由此也可约略推知思想与情感的关系。

最古老的情绪重镇是负责接收现分析气味的嗅觉,任何有机物,不管是营养的、有毒的、是性伴侣、是独人或独物,都有特定的气味。在远古时代,气味的辨识是存亡的关键。

以嗅觉为根基开始发展出最原始的情绪中枢,终而扩大到足以环绕脑干的顶部。原始的嗅觉不过是几层薄薄的神经细胞,第一层接收气味加以分类,看是属于可食的、有毒的、具性吸引力、敌人或是食物。

随着哺乳动物的出现,主要的情绪中枢渐渐成形,状似甜甜圈而底部被咬了一口,那正是脑干嵌入之处。这个环绕脑干的部位当为边缘系统,为脑部增添了情绪的实质功能。在我们陷入狂烈的欲望愤怒、爱慕、警惕时,其实正是被边缘系统攫住了。

在进化过程中边缘系统进而修正两大重要功能:学习与记忆。这一革命性的进展有助于提升动物的生存能力。根据不同的挑战调整因应方式,而非采取一成不变的自动反应。比如说吃了某种食物会致病,下次便懂得避免。而这类食物的选择主要仍是依赖嗅觉,也就是说,嗅觉与边缘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只要分辨不同的气味,还要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藉以做出优劣的取舍。负责这项任务的部位当为嗅脑。

大约一亿年以前,哺乳动物的脑部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原来薄薄两层皮质负责计划、理解与运动的协调,现在上面又增添了几层新的细胞,形成新皮质,这是脑部增进智能的重要功臣。

人脑新皮质比其他动物大许多,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新皮质为主司思考的重镇,负责收集及理解感官接收的讯息,使我们对于感觉能加以思考,同时对观念、艺术、符号、想像能产生感觉。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新皮质使动物能够针对不同情境调整因应方式,大大提升了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进而将这优质的基因代代遗传下去。这是因为新皮质具备制定策略与长期规划等心智能力,不仅如此,艺术、文化、文明的结晶无一不是拜新皮质之赐。

新皮质也是人类情绪精致化的功臣,以爱为例,边缘系统可产生内体的快乐感受,引发性欲,增添新皮质之后,遂有了构筑家庭的基本要素:母爱的天性;母亲长期无怨无悔地抚育下一代,人类才得以不断绵延。在父母的保护下,幼儿的脑部可在冗长的童年阶段慢慢成熟。爬虫类等动物就因缺乏新皮质而没有母爱的天性,新生动物必须躲藏以免被父母吞噬。

从爬虫类到恒河猴到人类,新皮质的数量明显增加,脑部神经路径的互动也相对趋于频繁。这意味着面对挑战时可以有更多样的反应,情绪的表现更精致更复杂,比如说我们能寻自身的感觉有所感觉,灵长类动物脑部新皮质与边缘系统的互助,较其他动物频繁,尤以人类为最,这也是为会么我们能有更丰富的情绪表现。兔子与恒河猴恐惧时只能有固定的几种反应,人类便复杂灵活得多。生存的环境愈是复杂,愈需要灵活的反应能力,而任何动物的环境都不比人类的复杂。

但人的情绪并非都受制于这些高级中枢,遇到重大事件,高级中枢往往要屈服于边缘系统之下。由于很多高级中枢都是自边缘系统衍生出来,可以说情绪中枢在神经路径的构筑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形同脑部新旧区域的交接带,透过无数的路每项与新皮质纵横交错。也因此情绪中枢对脑部其余部位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左右吾人的思考力。

第二章情绪失控

善思考的人更能寻求合理的方法,所以生活会快乐;只凭自己的感觉钻牛角尖的人不会寻求更好的方法,所以他会痛苦。

一九六三年一个炎热的午后,也就是马丁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的那天,惯窃理杳罗柏斯决定干最后一标。罗柏斯因沉溺海洛因而闯空门行窃不下百次,当时正假释出狱。他事后自称当时已决定改过自新,但女友和三岁幼子急需生活费。

当天他行窃的公寓住有两名女子,二十一岁在《新闻周刊》工作的珍妮丝及二十三岁的小学老师艾米莉。罗柏斯挑上这间座落纽约的高级住宅区的公寓,是因为他认为当时不会有在家,没想到珍妮丝恰巧在家,罗柏斯大林拿着刀子威胁她,并将她绑起来。就在罗柏斯搜刮完毕要离开时,艾米莉也回来了。罗柏斯也把她绑起来。

多年后据罗柏斯回忆,珍妮丝警告他,他绝对逃不了了,她会记住他的长相,协助警方逮捕他。罗柏斯原准备干完这一票就改过自新,一听立刻惊慌起来,完全失去控制。他一时慌乱抓起汽水瓶将两人打昏,惊怒交集之下又将两人刺杀数刀毙命。二十五年以后罗柏斯回忆那一刻:“当时我急疯了,整个脑袋将要炸开来。”

几分钟的失控使罗柏斯懊悔一辈子,将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严寒在监狱,那件蠢动一时的命案后来被称为“上班女郎命案”

这种情绪的冲动其实就是神经组织失控。研究发现,这种时候脑部边缘系统发出紧急信息,号召其他组织一起反应,而且这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职司思考的新皮质根本来不及了解情势,更别说权衡轻重了。这种情绪行动的特色是:事后当事者根本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说,管理思考的新皮质,往往来不及思考,原始的冲动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情绪行动不见得都会导致上述残暴的罪行,日常生活上倒是常引发较轻微但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想想看你最近是否曾有过情绪失控的情形,也许对家人或狭路相逢的另一部车子的主人大发雷霆,而事后想起来实在没有必要。那很可能也是一种情绪失控,亦即一时被边缘系统的杏仁核越权掌控。

情绪行动也不尽然都是不愉快的,比如说有人听到好笑的笑话大笑不止,这也是情绪行动的反应。人在狂喜的瞬间也是一样的,快速溜冰选手丹詹森几度与奥运金牌失之交臂,终于在职1994年挪威冬季奥运会夺得一千公尺金牌,他的妻子因狂喜过度而被送到一旁急救。

激情的源头

人类的杏仁核顾名思义状似杏仁,位居脑干之上,近边缘系统之下。杏仁核共有两个,分居脑部两侧。人脑的杏仁核比任何灵长类都大。

海马回与杏仁核是原始嗅脑的两个主要部分,之后才慢慢演化出皮质与新皮质。到今天这些边缘系统仍职司脑部主要的学习记忆功能,杏仁核则是情绪方面的总管。如果将动物的杏仁核切除,动物将无法衡量事物的意涵,这种情况称为“情感盲目”。

任何事件如剔除其情绪意涵,几乎便不具有任何意义。某医学文献记载,一年轻人因病切除杏仁核,从此对人完全失去兴趣,宁可离群独居。此病人对话一如常人,但新朋好友一概不识,甚至连母亲都不认得,面对新人的悲痛也无动于衷。看来这个病人对各种感觉已不具认知或感觉的能力,这是因为杏仁核是情绪记忆与意义的储备库,少了它生命便不再有意义。

事实上杏仁核与所有强烈的情感有关。杏仁核被切除的动物不再感到恐惧或恼怒,丧失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对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茫然无感。简而言之,其情绪不是丧失便是钝化。人类独有的情绪表现——流泪,也是由杏仁核与临近的扣带回引发。拥抱、抚摸等安慰动作可缓和这个部位,使哭泣停止。一旦少了杏仁核,也就无泪可流了。

神经总动员

我们都有过因一时行动而事后无限懊悔的经验,足证情绪的力量往往非吾人所能控制,问题是我们何以会如此轻易地丧失理性?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到波士顿与男友约会。共进午餐时男友送给她一份她渴想多月的礼物,一个极难觅得的西班牙艺术品。她看了自是满心喜悦,便兴高采烈地提议餐后去看一部好电影,没想到男友竟回答要去练球而无暇陪她。她在气愤伤心之下,含泪转身离去,一时冲动将那珍贵的艺术品丢进垃圾桶。几个月后回想起这件事,她并不后悔负气而去,痛心的是那件艺术品。

这股冲动正是杏仁核作祟的结果,杏仁核接受外来的感觉讯息后,便会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任何不利的证据。可以说杏仁核就像一个心理哨兵,不管来者是谁一律加以质问,只为了印证内心最原始的疑问:“这不正是我最讨厌恐惧的吗?”而只要让它找到近似肯定的答案,杏仁核便立刻加以反制,点燃神经引信,通告脑部各区危机来临。

在脑部构造中,杏仁核的设计有点像保全公司,总机人员二十小时待命,只要保全系统被启动,立刻发出警讯给消防队、警察局及左右四邻。

假设触动的是恐惧的警铃,杏仁核会将警讯传给脑部各主要的部位:促使分泌打或逃的荷尔蒙,动员运动中枢,激活循环系统、肌肉与消化系统。自杏仁核分出的其他路径发出分泌正肾上腺上腺素的讯息,刺激脑部进入警戒状态。另外也发出讯息给脑干,使及部露出恐怖的表情,肌肉僵凝、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减缓。同时将注意力专注在引发恐惧的来源,动员肌肉随时准备因应。同时从大脑皮质的记忆系统抽出与眼前危机相关的知识,做为采取行动的优先参考。

情绪前哨

当一个人受到否定时,马上落入一种痛苦情绪,立即会搜索与否定人有关的人或物,往往会把愤怒发在有关的人或物上。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到英国度假的奇妙经验。有一天他在运河旁的咖啡馆吃饭,餐后沿着运河旁的石板散步,到河边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瞪着水面,脸上露出极惊恐慌的表情。我的朋友来不及思索便有骨碌跳进水里——身上还穿着西装打领带。一碰到水,他才恍然原来有个刚学步的小孩落水,这也是那个小女孩一脸震惊的原因,他因此救了这个小孩儿。

他如何能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跳入水中呢?这可能要归功于杏仁核。

神经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眼耳鼻等感官将讯息传达到丘脑,再传送到新皮质的感觉处理区,整理成为我们对事物的观感。经过此一处理过程,脑部得以认知外物的内容与意义。最后新皮质将讯息传送给边缘系统,决定适当的反应后通告脑部其他区及全身。通常的运作情况也确是如此,透过这些窄小的巷弄,杏仁核可直接接收感觉讯息,在新皮质尚未全然察觉之前便抚斩后奏。

传统观念以为,杏仁核只能倚赖新皮质的指令以决定情绪反应,这观念已不攻自破。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杏仁核与新皮质之间同时发出平等的讯号,杏仁核仍可抢先决定回应方式。

情绪记忆的专家

这种无意识的意见便是情绪记忆,其储藏库则是杏仁核。长期以来被边缘系统主要构造的海马回,似乎与知觉能力的关系比情绪反应更密切,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明确的情境记忆,举例来说,对人而言,动物圈里的熊与自家后院出现一支熊所以会有不同的意义,便要归功于海马回。

涨马回记忆的是客观的事实,杏仁核则为事实增添情绪的意涵。假设我们在公路上差点撞上车道的来车,海马回会记住这个事件的所有细节,包括当时路况、同车的人、对向车的车型等,但使我们以后每次碰到类似的状况都会产生焦虑感的则是杏仁核。有人举了一个例子:“海马回帮助我们以后房亲戚的脸,杏仁核则提醒你这是个讨厌的家伙。”

人脑利用一个简单而聪明的方法使情绪记忆深印脑海:面临危机时我们的神经化学警示系统会促使身体做出打或逃的反应,并将这一刻鲜明地留下印记。在面临压力、焦虑甚至狂喜时,自脑部通往肾上腺的神经,会激发肾上腺素与正肾上腺素的分泌,促使身体做出危机应变措施。这些荷尔蒙会激活迷走神经的接收器,迷走神经接收脑的讯息以调节心跳速率。同时因应肾上腺素的刺激将讯息传回脑部——主要是传到杏仁核,激活杏仁核的神经元以通告其他部位强化当时的记忆。

杏仁核的参与似乎使得具情绪意涵的记忆格外深刻,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总是特别记得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听到太空挑战者号爆炸的新闻时正在做什么等等。杏仁核受到的刺激愈强烈,烙印的刻痕愈深,生命中最恐惧最刺激的经验部是最难抹去。可见人脑有两套记忆系统,一套记忆一般事物,一套记忆具情绪意涵的事物。这种设计在进货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此动物对最感威胁或喜爱的事物才会留下鲜明的记忆。不过在今天,情绪记忆却可能产生误导作用。

过时的神经警示系统

这种神经警示系统有一个缺点:杏仁核传达的危机讯号有时已经过时,在瞬息万变的人类社会尤其如此。杏仁核彷如情绪记忆的贮藏室,杏仁核会审视过往经验,与现在相比较,其比较方式可称为联想式,亦即目前的状况只要有一项要素与过去相彷佛便算符合,在尚未完全确认以前便率尔行动,也因此常常患了草率的毛病。也许今昔之类似性极其微弱,但只要足以刺激杏仁核,后者便会疯狂地指挥脑部祭出很久以前试过的想法、感觉与反应。

于是乎原先在军中任职的义士看到矿多血肉模糊的伤口而惊吓过度。多年后有一天在家中橱窗看到小孩丢在那里的一片湿透的尿布,竟然涌起旧时战埸上的反应:恐惧、厌恶、慌乱到不知所措。足见杏仁核只需些微的相似性便可发出紧急通告,最堪忧的是我们往往也不加细察便做出不合时宜的反应。

很多深刻的情绪记忆都是人刚出生的几年里,透过婴儿与父母的相处经验建立的,这使得情绪中枢的运作更不精华,尤以幼年有过被虐待或忽略等痛苦的经验为然,而这时主掌叙述记忆的海马回与职司理性思考的新皮质尚未发展成熟。在记忆的存取上,杏仁核与海马回双手并进但又独立不相属,海马回取出一项讯息,该讯息是否具有情绪意涵则由杏仁核决定。但因杏仁核发展速度极快,在出生时是比较接近成熟的。

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婴儿藉由幼时与父母的互动经验,来奠定情绪学习的基调,莱克斯更以孩童杏仁核的功能支持此一假定。他指出,这些情绪学习经验虽深印脑海,对成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因为这些未来情绪生活的蓝图,是以粗糙而非语言的形式储存在杏仁核。婴儿既无法以语言表达,长在后当类似的情绪刺激再度引发,脑中已无法找到对应的思想。正因为很多情绪的爆发源自世事混沌难明的懵懂年龄,长大后我们面对激昂的情绪往往不知所措。混乱但鲜明的感受是有的,但最初形成这些记忆的语言已不再复寻。

快捷但草率的情绪

那天大约是清晨三点钟,我在睡梦中似乎听到有一样庞大的东西穿透卧室天花板的一角,阁楼的东西全掉到房间里。我一跃而起,急逃出房间,一心担忧整个天花板会塌陷下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确定平安无事后,我才谨慎地探头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原来是我太太堆在角落的一叠纸箱掉了下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

我能在半睡中跳下床来,显示杏仁核能够在新皮质未完全掌握状况之前的关键时刻就激发我们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果真天花板塌下来,这一跳可救了我一命。这种从眼(或耳)经由丘脑连接杏仁核的捷径关系重大:在危急存亡之秋可节省决策时间。不过多数感觉讯息都是行经通往新皮质的康庄大道,只有极少数讯息经由丘脑到杏仁核的捷径,而且多半是仅供警示的约略讯息。诚如菜克斯大林所说的:“你即使不确知危险的内容,也可感觉危险逼近。”

要知道脑部的运作是以千分之一秒计的,走捷径当然有助于分秒必争。老鼠的杏仁核可在接收讯息后的千分之十二秒之内作出反应,从丘脑绕道新皮质再到杏仁核则要增加一倍的时间。人脑的确切运作时间尚未测得,两者的比例大约不出于此。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条捷径当然极具生存价值。如此所争取到的千分之一秒很可能挽救了无数人类始祖的性命,以致今天所有哺乳类(包括你、我)的脑部都保留此一设计。对人类而言。这条捷径也许作用不大,对于鸟类、鱼类、爬虫类来说,可是发挥了关键性的功能;不断帮助他们在瞬间判断逼近的是独人或独物。莱克斯指出:“哺乳类这种原始细微的脑部设计,却是非哺乳类的重要装置,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控情绪。问题是这个过程虽然快速,却不太精确。”

这种不精确有时候无伤大雅,比如说一支松鼠误以为敌人逼近赶快跳开,充其量不过是白忙一场。但这种误判却可能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伤害。假想某服务生瞥见一个满头红色卷发的女人,心中一乱手上的一叠盘子跌个粉碎,原因竟然是她先生的情妇也有一模地样的头发,如果因此被炒鱿鱼却太不值得。

这种失误源自感觉的步调抢在思考之前,莱克斯称之为“认知前的情绪“,亦即感觉讯息尚未被消化认知以前,仅凭片断讯息做出的反应。这种断章取义的模式有点类似歌曲枪答的游戏,仅播放开头几个音符便要猜出歌曲曲名。杏仁核一意识到重要的感觉讯息浮现,立刻断定因应之道,不及等待完整的确认过程。无怪乎我们对骤然爆发的情绪总觉得难以捉摸,尤其是身在其中时更是云深不知处。

情绪管理员

一位朋友的七岁女儿露西卡第一次到朋友家过夜,母女两对这件似乎都很紧张。母亲惟恐女儿忧虑,努力表现出若无其事。当天半夜她正准备就寝,电话铃响了,压抑了半日的紧张情绪涨到最高点。她丢下牙刷,心脏狂跳,跑过去抓起电话,脑中浮现露西卡可怜的样子,对着话筒脱口直呼:“露西卡!”对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我大概是打错电话了……”。

这时母亲立刻恢复镇定,礼貌地问对方:“请问你打几号?”

焦虑的行动反应源自杏仁核的作用,脑部另一个部位却能提供更正确愉当的回应。这个缓动装置位于额部后成的前额叶,恐惧或恼怒的情绪似乎与这个部位的作用有关,但为了因应眼前的状况或发现先前的评估错误时,前额叶也会抑制或控制屋,就像洁西卡的母亲接听电话的反应,也就是说,这个新皮质区可产生理性的反应,调节杏仁核等边缘系统的行动。

一般而言,情绪反应一开始就是由前额叶所主宰。前面说过,绝大多数来自丘脑的感觉讯息并不是传送到杏仁核,而是送到新皮质做意义分析,前客叶则是负责直协调适当的反应。在新皮质有一连串复杂的路径负责讯息的接收、分析与理解,最后透过前额叶导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如须做出屋性反应,由前额叶指挥,同时与杏仁核及其他情绪中枢联手合作。

当脑部接收情绪刺激时,前额叶会在瞬间就无数可能的反应进行风险与效益评估,并选出最佳决策。对动物而言这个决策可能涉及攻击或逃跑的时机,对人而言当然要复杂得多,还包括何时应采取安抚、说服、争取同情、拖延、激发对方的罪恶感、抱怨、先声夺人、表示轻视等不可胜数的情绪策略。

新皮质的反应因涉及较复杂的路径,时间上不及先斩后奏和情绪机动。但前者也因为以思考为前导较能有周详而理性的考量。在我们感受到失落而心生悲意,或获得胜利后志得意满,或是细思某人的言语作为而深感受伤害等情绪时,都是新皮质作用的结果。

正如杏仁核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去除前额叶的功能,我们的情绪起伏恐怕幅度会小热爱多,一个人既然不了解何种情形需要情绪反应,自然毫无反应可言。早在1940年代神经病学家已怀疑前额叶对情绪的主宰力量,当时精神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疗,有人以前额叶皮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疾病,亦即切除前额一部分或前额皮质与低级中枢的连接。可悲是患者的情绪起伏似乎也从此归于平淡,这是因为主要的神经路径已遭破坏。

情绪失控必须同时有两个条件成立:杏仁核被刺激而负责平衡情绪反应的新皮质机能又未能启动,或是新皮质区反过来为情绪中枢效劳,将这种时刻形容为理性被情绪淹没一点也不夸张。而要有效管理情绪则有赖前额叶皮质的权衡轻重,为来自杏仁核及其他边缘系统的讯息担任守门员,就好像为人父母的会制止孩子的争先恐后,教导他要礼貌请求或耐心等候。

脑部负面情绪的主要开关按钮似乎位于左前额叶。神经心理学家研究前额叶受伤病患者情绪变化,发现左前额叶有调节不快情绪的功能。右前额叶是恐惧、侵略等负面情绪的重镇,左叶则有抑制此负面情绪的作用。以中风病人的研究为例,左前额叶皮质受伤的病人有严重忧虑与恐惧的倾向,右边受伤的病人则有过度愉快的现象,在做神经病学检查时病人随意开玩笑,对检查结果也漫不经心。一个特殊的案例是病人接受右前额叶部分切除手术,事后他的妻子告诉医生,病人性格大变,不但不易发怒,更让她欣慰的是变得较温柔体贴。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与和平,关键就在于杏仁核等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联络。也正因为如此,情绪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不仅关乎决策是否明智,甚至思路是否清晰也受到左右。

神经科学家以操作记意的正是前额叶皮质区。但由于边缘系统与前额叶有路径相通,焦虑、愤怒之类的强烈情绪讯息,可能会干扰前额叶维持实用记意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在情绪不佳时总会觉得无法思考,持续的情绪低潮更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有人指出,这种决策能力低落,是因为病人无法借助过去的情绪学习经验。我们在生活中累积的好恶经验会贮存在脑中,而连接前额叶与杏仁核路径正是通往此贮藏库的要道。一个人如果无法到用杏仁核的情绪记忆,新皮质如何反复思考都无法激发经验中相似的情绪反应,自然一切都落入喜恶难明的模样地带,即使碰到过去最喜爱的宠物或最厌恶的人,都不再能引发任何感觉。

这样的证据使得有人做出一个连反直觉的推断:理性决策亦不可缺少感觉的成份,感觉先将我们导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后纯粹的逻辑才能做出最佳的发挥。人生本是一连串抉择的过程。诸如退休金如何投资,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等,而情绪学习的经验教训可帮助我们在一开始便节减许多不的选择,比如说我们会记得某次投资失利的惨痛经验,或一次痛苦的婚姻创伤。

因此,我们人类可以说都有两个脑、两个心、两种智力——理性现感性。生命的成就同时取决于两者,绝非IQ可单独主宰.事实上,如果缺乏EQ的配合,智力绝不可能做最大的发挥,边缘系统与新皮质,杏仁核与前额叶都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合作无间时,情绪与智商自是相得益彰。

第三章智人的愚行

最近有个学生刺伤老师的消息,一般报道的情形是这样的:

杰生是佛罗里达珊瑚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一心想要读医学院,而且是以哈佛为目标。有一次考试,物理老师大卫给他八十分,杰生深信这项成绩将影响他的未来,便带了把刀子到学校,接着在实验室与大卫老师冲突,他举刀刺中大卫的锁骨部位,后来才被制服。在接下来诉讼中,四位心理学家与心理医生称杰生行凶时丧失理智,最后被判无罪。杰生自称他因成绩不佳准备自杀,去找物理老师是要告诉他自杀的意图。但大卫坚信杰生因成绩太低愤愤不平,决意要致他于死地。

杰生后来转到私立学校,两年后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卫对杰生从未向他致歉或为那次事件负责深感不安。

值得我们控讨的是:那么聪明的学生怎么做出那么不理性的事,这岂不是很笨?其实答案很简单:学业上的聪颖与情绪的控制关系不大。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因情绪失控或一时冲动铸下大错,高IQ的人在个人生活上可能显得出奇低能。

IQ或性向测验虽然广为大众接受,事实上很难正确无误地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这是心理学上人尽皆知的秘密,就大多数人做一整体观,IQ的确有一定的意义,很多IQ低的人都从事劳力工作,高IQ的人的薪水通常较高。但并不是毫无例外。

一般人总以为高IQ等于成就,其实不但多所例外,甚至可能是例外多于一般情形。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IQ,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

EQ与命运

我读爱默斯特学院时有一位同学成绩很好,入学性向测验有八百分,自然是聪明过人,只可惜他总是四处游逛,迟睡晚起,因而经常旷课。他费了近十年才拿到学位。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庭,这便很难以IQ来解释。曾有人追踪1940年代哈佛95位学生中年的成就,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位皆来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度也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针对背景较差的450位男孩做同样的追踪,他们多来自移民家庭,其中三分之二的家庭仰赖社会救济,住的是有名的贫民窟,有三分之一IQ低于90。研究同样发出IQ不成比例,比如说IQ低于80的人里,7%失业七年以上,IQ超过100的人同样有7%。就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来说,IQ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关联,但影响更大的是儿童时期处理挫折、控制情绪、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的对象是1981年伊利诺州某中学、八十一位毕业演说代表致词代表学生,这些人的平均IQ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绩都不错,但到近三十岁时表现却平平。中学毕业十年后,只有四分之一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的最高阶层,很多的人表现甚至远远不如同学。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仑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经历一番努力。所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唯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因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业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你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会有适当的反应。既然高IQ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却仍以学业能力为重,忽略了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EQ。处理情感同样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样有一套基本的能力标准,这和算术、阅读等能力并无二致,EQ正可解释同样IQ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成就,因为它可决定其他能力的发挥极限。

生命的成就决不只一条途径,正如所谓行行出状元。在这个知识日益重要的社会,技术能力当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常听到小孩子说一个笑话:“一个笨蛋十五年后变成什么?”答案是:老开。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EQ比别人高明,职场上的表现也必然略胜一筹。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花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战,从而削弱实际能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另一种智力

乍看之下,四岁的朱蒂似乎显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小朋友不得奖合群。玩游战时她总是站在边缘位置,而不是全心投入。事实上朱蒂对幼儿园的人际生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右以说她对其他人的了解远超过其他孩子。

但朱蒂的能力一直未被发现,直到有一天老师集合所有小朋友玩一种游戏,游戏方式是用棍子做一些假人,头部带着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请同学指出其他同学最喜欢玩耍的角落,或是哪一位同学与哪一位同学最要好,这种流说是小朋友社交观察能力的最佳试验。结果证明朱蒂的观察力是最敏锐的。

朱蒂对班上同学的人寻生态掌握得一清二楚,对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朱蒂长大后,这些能力无疑将使她在谋求人际能力的领域中一展所长,这些领域可能包括销售、管理、外交等等。

朱蒂的人际能力这么早被发掘出来是很幸运的,这是因为她的学校正在进行一套多元发展计划,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该校深信人的能力绝不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着重的说读写而已,像朱蒂的人际能力也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才华。他们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各项才能,进而将学校教育扩大为生活的教育。主导这个计划的灵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嘉纳,嘉纳告诉我:“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性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

传统对于智力的观念有很多限制,嘉纳是少数率先指出这一点的人。他指出智力测验的全盛时期始于二次大战期间,当时两百万美国人首度参加大规模的纸上智力测验,测验方式是史丹佛大学心理学家刘易士·特曼刚发明出来的。此后数十年即嘉纳所谓的“IQ”思考模式期:“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是否聪明是与生俱来的,后天能改变的很有限,智力测验可测出一个人是聪明或愚笨。美国人学性向测验也是基于同样的观念设计的,认为二种性向决定所有人的未来。这种观念普遍存在社会各阶层。”

嘉纳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是多元化,打破以IQ为单一不可动摇标准的传统观念,他指出求学过程中的重要考关(能力分班、联考等等)都是建立在狭隘的智力定义上,完全无法反映实际生活中多种能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嘉纳指出,将智能分成七大类只是一种方便的作法,人类才能的多样性是无法简单分类的。嘉纳及其同僚曾尝试将这七类再细分为二十类,例如将人际技巧再分成四类:领导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决纷争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

这种多面向的智能观可更完整呈现出孩子的能力与潜力。嘉纳等人曾经让多元智能班的学生做两种测验,一种是传统标准的史丹福华奈儿童在十类智力的多元测验,结果发现两种测验成绩并无明显的关系。IQ最高的儿童(125―133分)在十类智能的多元测试中表现各异。举例来说,IQ最高的五个小孩中,一个在三个领域表现优异,三个在两个领域表现不错,另一个只有一项领域较突出。且各人突出的领域相当分散:四个音乐较佳,两个特长在视觉艺术,一个是社交领会能力绝佳,一个特长是逻辑,一个是语言。五个高IQ的孩子在运动、数字、机械方面都不太好,运动与数字甚至其中两个孩子的弱点。

嘉纳的结论是:史丹福华奈智力测验无法预测孩童在多元智能领域的表现。反之,教师与家长可根据多元智能测验,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

嘉纳后来仍不断发展其多元智能观,他的理论首度问世后约十年,他就个人智能提出一个精辟的说明:

人际智能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成功的销售员、政治家、教师、治疗师、宗教领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与人际智能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此一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

嘉纳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人际人智能的精义是“能够认知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做适度的反应。”内省智能则是自我认知的锁链,指的是“能够认识自己的感觉,辨别其同,做为个人行为的依据。”

人际智能

情感的角色是嘉纳经常提及的个人智能理论中的一个重点,但却未做深入探讨。原因可能如嘉纳自己所说的他太受认知科学的影响。也因此他对智能的定义有强烈的认知成份:强调如何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动机与工作习性,如何将这份了解运用在生活上以促进人际的和谐。然而,就好比运动时身体的美感是不待言喻的,情感的领域也远超出语言与认知的范畴。

细察嘉纳对个从智能的描述,对情绪的角色与掌握仍可获不少启示,但他对感觉的重要性仍旧着墨不多,反而侧重在感觉的认知问题。浩翰的情绪领域仍等待后人探讨,内心生活与人际关系为何复杂而又难解?情绪是否有智力的成份?是否可以有更智慧的情绪经营法门……等,都有教人期盼的答案。

嘉纳会特别强调认知力是有时代背景的,而这又与心理学的特殊历史发展有关。在本世纪中学院心理学都是由史金纳一派的行为主义者主导,他们认为,可以从外在客观观察的行为才能进行准确的科学研究,因而将一切内心活动都判除在科学之外。

不过嘉纳也了解情绪与人际能力对人生的重要。他说:“很多IQ160的人为IQ100的人工作,原因就是前者的内省智能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人际智能更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人际智能低的人可能会结错婚,找错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起。”

情绪可以是聪明的吗?

要进一卡探讨个人智能的训练,我们不能不看看继嘉纳之后的其他理论派别,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他对情感与智能的结合方式有很精辟的见解。不过彼得并不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人,即使是鼓吹IQ最力的人士,偶尔也尝试将情感纳入智能的领域,而不认为情感与智能是相冲突的概念。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智能不过是操纵他人的技巧,亦即不愿他人的意愿,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这种关于社会智能的定义,未能为IQ派的学者接受,到1960年某著名的教科书甚至宣称社会智能的观念“毫无价值”。

要明白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愉快的情绪,有了认识后就容易寻找方法。能够了解自己的人就容易找到成就感。要培养自己换位思维的能力。

EQ的基本定义分为五大类:

一、认知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地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反之,掌握感觉才能成为生少的主宰,面对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较能知所抉择。

二、

三、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控正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

四、

五、自我激励。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励或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较高。

六、

七、认知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也是基本的人际技巧,同样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感受视若无睹的代价,以及利他精神与同理心的关系。具同理心的人较能从细微的讯息察觉他人的需求,这种人特别适于从事医生、教学、销售与管理工作。

八、

九、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领导能力、人际和谐程度都与这项能力有关,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常是社会上的佼佼者。

十、

当然,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于处理自己的焦虑,对别人的哀伤却不知从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优劣之分,但人脑的可塑性是很高的,某方面的能力不足都可以加以改善。

纯粹IQ型与EQ型

IQ与EQ虽互异但不冲突,每个人都是两者的综合体,IQ高而EQ奇低,或IQ低而EQ奇高的人都很少见。事实上,IQ与EQ虽判然分明,二者之间确乎有一定的关联。

大家很熟悉的智力测验,将来也可能不会有。今天关于EQ的研究虽然日益丰富,但有些能力必须透过实况反应才能测验出来,例如受测者从一个人的表情判读其情绪。不过仍然有人尝试比较IQ与EQ的差异。

纯粹高IQ型几乎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型,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但男女略有差异。男性的特征是具有广泛的知识上的兴趣与能力,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不易为自身的问题困扰。此外也较骄傲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面对性与感官享乐无法自在,疏离而淡漠。

反之,EQ极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容易投入,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但不逾矩,自欺欺人都能怡然自安。

高IQ的妇性对自己的智力充满自信,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广泛的知识与美学上的兴趣,通常较内向,好沉思,易焦虑,不易公开表达愤怒。

第四章认识自己

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理。”

武士老羞成怒,拔剑大吼:“老汉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禅师缓缓地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销,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武士的顿悟说明了人在情绪激昂时往往并不自知,苏格拉底和名言“认识自己”所指的便是在激昂的当刻掌握自己的情感,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EQ。

乍看之下,自己的感受似乎再明白不守了,但读者不妨仔细想想,是否有时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一片茫然,或是事守境迁才了悟的感受。心理学家以后设认知一词表示对思想过程的认知,后设情绪则表示对情绪的知觉。我则偏好以自觉来表示对内心状态持续的关注,所谓内心状态自是包括情绪。

这种知觉很接近佛洛伊德所谓的“均衡悬浮的注意”,他认为从事心理分析的人便须具备这项特质,亦即对一切事情赋予客观的注意,关注但不作反应。有些心理分析师称之为“旁观的自我”,分析师一边检视自己对病患者谈话的反应。同时留意病患心中对自由联想的反应。

这种自觉似乎必须在新皮质被激活的情形才可能发生,尤其是语言皮质区,因为你必须同时认知并指名是哪一种情绪被激发。所谓自觉是指专注力不因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过度反应,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能力。作家威廉·史泰龙有很生动的描述:“我感觉似乎有另一个我相随——一个幽魂般的旁观者,心智清明如常,无动于衷而带着一丝好奇地旁观我的痛苦挣扎。”

有些人在自我观察时确实对激昂或纷扰的情绪沉着,从自身的经验退开一上学,平行并存在另一层超然的意识流,仿如另一个我浮升半空冷静旁观。再举个例子,当你对一人怒不可遏时,可能同时自省“我现在正怒不可遏”。前者是人类的演员。后者是演员身兼旁观的导演。从知觉的神经机能来看,这可能是因为新皮质积极监督情绪的动作,而这也是发挥自制力或其他EQ的首要基础。

自觉可言简意赅的定义为“同时知觉吾人之情绪及对此情绪之想法”。自觉也可解释为对内心状态不加反应或评判的注意。不过有人也发现自觉不见得都是总代表泰然的,有时候你会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我不过是在故作乐观”,或是表现出比较局限的自觉,碰到极度不愉快的事时告诉自己“不要去想”。

对感觉有知觉是否一定会设法去改变?这两种关系极为密切,能认知自己心情不佳的人多半有意摆脱,但不一定会克制行动。比如说一个孩子愤怒地打了玩伴一下,我们告诉他不可以打人,虽可制止他的行动,却不能浇息他的怒火。他心里很可能仍较有效果,如果你能清楚知道“我现在的感觉是愤怒”,便拥有较大的转圆空间,可以选择发泄,也可以决定退一上学海阔天空。

一般人对待情绪的态度有三种模式:

自觉型:这种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甚至构成其性格的基调,自主性强,进退得宜,心理健康,乐观向上,情绪不佳时不会忧思终日反复思索,能很快走出阴影。简而言之,这种人较善于管理情绪。

 

难以自拔型:这种人常觉得被情绪淹没,无力逃脱,情绪善变而不自觉。又因自知无力掌控情绪,索性听任自己深陷低潮。

 

逆来顺受型:这种人通常很清楚自己的感受,但逆来顺受,不求改变,这又可分为两种内型,一种情绪常保愉快,因而缺乏改变的动机;一种经常情绪恶劣但采取自由放任态度,认命型的抑制病人便属此型。

激情与淡漠

假想你搭乘从纽约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一路顺风,但接近洛山机区时麦克风传来机长的声音:“各位先生女士,前有乱流,请回到痤位上系好您的安全带。”不久飞机果真遭遇乱流,强度是你此生所未见,机身像海中浮球似的上下左右摇摆。

这时候你会怎样做?是埋阁下书报继续看电影,根本不翻案什么乱流?或是赶快拿出紧急逃生说明卡研究研究,或看看空服员脸上是否露出惊慌的神色,或是竖起耳朵听听看引擎声音是否正常?

你的选择代表你在压力下最偏好的注意模式。上述问题是天普大学心理学家苏珊设计的,目的是测试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属于会审慎评估所有细节警觉型,或相反的会采取逃避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严重影响每个的情绪反应,那些在困境中提高警觉的人,无形中夸大反应的强度,尢以缺乏冷静自觉能力者为然,结果是情绪愈来愈强烈难抑。在困境中高法转移注意力的人,对自己的反应较少注意,自然缩减反应的规模与强度。

如果要割分成两大极端,一端是情绪知觉敏感到难以承受的人,另一端的人则几乎没有任何知觉。举例来说,某夜一个大专生发现宿舍着火,立刻去找来灭火器灭火。这听来十分寻常,问题是他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跑步,而是慢条斯理地慢慢走。为何会如此?原来他觉得这并不是紧急事故。

与此相反的是一个妇人的极端例子。她会因为丢掉心爱的原子笔而张日惶惶,某次她看到一家高级鞋店大拍卖的广告,兴奋不已,立刻放下手边的事,开了个小时的车去芝加哥。

一般而言女人对正负面情绪的感受都比男人强。撇开性别差异不说,感觉敏锐的人的确拥有较丰富的情感生活,碰到些微的刺激,情绪便如洪水犯滥,有时欣喜若狂,有时痛不欲生。另一个极端的人即使身历绝境,也鲜少有任何强烈的感觉。

没有感觉的人

盖瑞的未婚妻爱莲对他非常不满。虽然盖瑞是个聪明、思虑周密而成功的外科医师,却非常平淡乏味,对任何感情表现都毫无反应。谈到科学艺术他可以辩才无疑,到于感情方面,他连在爱莲面前都显得木讷。无论爱莲如何努力激发他的热情,他还是淡漠如故。从来在爱莲的坚持下,盖瑞去看心理医师,自承“无法自然表达感受,事实上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强烈的感受,不管是负面或正面的。”

对盖瑞的淡漠感到苦恼的不只是爱莲一人,盖瑞告诉心理医师,他一生中从未能对任何人担承心理的感受,原因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他感受不到愤怒、悲伤或快乐。

盖顼的心理医师指出,情感的淡漠使得盖瑞这样的人生活平淡无味。“任何人都会觉得他无趣,也因此他们多是被妻子强迫来就医的。”这种人患的是心理医师所谓的情感表达障碍。意指无语可表达感受。这种人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可言,然则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表达的能力。首先注意到这种病的是一些心理分析师,他们发现有一类人根本无法以心理分析法治疗,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幻想和多彩多姿的梦,简而言之根本没有内在的情感生活可资讨论。这类病人的临床特征包括描述自身或他人的感受时有困难,情绪方面的语汇非常有限,而且无法辨别不同的情绪以及情绪与身体感受的差异。比如说他们会自述胃部做呕、心悸、冒汗、晕眩,却不知道这叫何等焦虑。

情感表达障碍一词是哈佛心理治疗医师彼得在1972年发明的。他对这种病的叙述是:“他们给人的印象信如外星人,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以情感主导的人类社会。”这种病人很少哭泣,但一哭起来眼泪不断,不守你如果问他为何哭泣,他又茫然无以对。有个病人看了一场悲剧电影,叙说一名八个子女的母亲罹患癌症濒临死亡,看完电影当晚,这个病人哭着睡着。心理医师告诉她,也许因为电影让她想起死于癌症的母亲,才会如此悲伤,病人听了却茫然不发一语。接着心理医师问她现在有何感觉,她说只觉得不舒服,却说不出如何不舒服。病人又说有时会哭泣,但从来为确知是为什么而哭。

这也正是问题的关键。情感表达障碍病人并非毫无感觉,而是不确知是哪一种感觉,尤其无法诉诸语言。也就是说他们缺乏基本的EQ,亦即对自身感受的自觉能力。一般人总以为自己的感觉当然自己知道,情感表达障碍病人恰是一个反证,他们完全是忙无头绪。当某人或某事使他们有所感时,他们只觉困惑而难以承受,会不计代价去逃避;所有的情绪归结起来都化成不舒服的感觉,就像前面看过悲剧电影的病人所经验的。

混淆的结果使病人在情绪不佳时会误以为身体不适。心理医师对情感表达障碍病人特别留意,主要是为了将他们与其他病人区别开来,以免耗费时日为没有患病的身体寻求治疗。

目前尚无法确知情感表达障碍的真正原因,这主要是导因于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不相连接,这与目前对情绪中枢的了解颇相吻合。有些病人因严重抽筋而必须手术切除这一连接,结果变得和情感表达障碍言不由衷人一样淡漠,无法将内心感受诉诸语言,且突然丧失幻想力。病人的情绪中枢仍会有感觉反应,但新皮质已无法加以整理区分,再化为语言的形式。语言的力量是:“只要你能将感觉化为语言,那就是属于你的感觉。”而情感表达障碍病人的困境正是因找不到语言而无法拥有自己的感觉。

直觉万岁

艾利亚特的客头正后方长了一个橘子大小的瘤,医生将它完全切除了。手术相当成功,但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性情大变,再也不是以前的艾利亚特了,他原来是个颇有成就的律师,现在却一天到晚换工作;老婆和他离婚;他因为当投资花掉所有积蓄,现在委身在哥哥家里。

艾利亚特的问题非常特别。智能上他和以前一样聪明,但完全不会运用时间,常为小事踌躇半天,遭人斥责也不知改过,因而被多家法律事务所开除。智力测验显示艾利亚特的必智毫无问题,但他为了得到残障补助又去看神经科医生,表面看起来艾利亚特似乎在装病。

艾利亚特找的神经科医生正是戴马西欧,后者发现艾利亚特缺少一项重要的心理元素:他的逻辑、记忆、专注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毫无问题,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对自己的遭遇有何感觉。艾利亚特可以丝毫不带感情地叙述他的失败与失去的一切,像个不相干的旁观者似的,完全没有懊悔、悲伤、挫折感或愤愤不平。也就是说,他的悲惨遭遇并未带来痛苦。戴马西欧听了他的故事以后甚至比他还难过。

戴马西欧发现,艾利亚特的淡漠源于手术时同时切除了前额的一部分,亦即斩断了低级中枢与皮质思考中枢的连接。艾利亚特的思想变得电脑化,可清晰评估每项决策的正反利敝,却无法赋予一定的价值,于是每个选择都是中性的。戴马西欧认为,这种过度冷漠的推理可能就是问题核心:对自己的感觉太缺乏知觉,以致推理结果错误频生。

病人甚至在面临极琐细的决定时也会出问题。比如说戴马西欧要与艾利亚特约定下次看诊的时间,对他的每一项提议艾利亚特都有提出正反意见,但就是无法下一决定。从理性层面来看,当然每个时间都有接受或反对的绝佳理由。问题是艾利亚特完全不知道自己对任何时间有什么感受,也就无法产生任何好恶。

艾利亚特的犹豫给我们一个启示:感觉是引导我们走过人生无数抉择的重要力量。从事理性判断时,强烈的感觉也许会败事,完全没有感觉也同样不堪设想,尤其是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诸台事业方向的选择,应该保留稳定的工作或换一个较不稳定但较有趣的工作,约会或结婚的对象,居住地点,要租或买房子等。理想的决定不能靠纯粹的推理,还要靠直觉和过往经验累积的情绪智慧。朋友、配偶、甚至工作的选择都不能单凭逻辑推演,在这些方面,缺少感觉的理性反而是盲目的。

戴马西欧称这种直觉为身体的指示器,功能类似自动警示器,提醒我们注意某种行为的潜在危险,批引我们依据经验避开凶险,或是把握良机。通常我们不会记得所根据的是过去哪一段经验,事实上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到到清楚的警讯。一旦这种直觉浮现,我们对碑选择的大方向立刻深具信心,从而缩小进一步抉择的范围。因此个人决策的一个重要诀窍是:聆听自己的感觉。

探测无意识

艾利亚特的淡漠让我们想到,每个人结情绪的感知能力可能有各种程度的差异。根据神经科学的逻辑推论,如果缺少某一神经路径会导致某种能力的丧失,该神经的相对强弱应会影响该种能力的强弱。我们又知道前额叶对协调情绪的重要,由此可进一步推论有些人较容易察觉恐惧或快乐,亦即拥有较敏锐的情绪自觉。

我们甚至可以说,心理的内省能力与这部分的神经很有关联。有些人天生对情感的特殊表现形式如象征、比喻、诗歌、寓言等便比较敏感,这些都是以感性的语言写成的。以自由联想为主要叙述模式扔梦想与神话,遵循的也是情感世界的逻辑。天生善于聆听内在声音的人,自然能更流利地表达情感的语言,小说家、作曲家、心理医师无不是这一类人。这种天赋使他们更适于为无意识的智慧发声,解读所有梦与幻想的意义,以及内心最深层渴望的象征。

自觉是领悟力的基础,也是心理治疗所欲建设的重点。像嘉纳便认为内省智力的最佳典范,便是心灵神秘国度的伟大绘图者——佛洛伊德。比如说人们可能并未察觉见过某事物,却可以有明确的好恶感。

比如人常在尚未知觉有某种感受以前,已出现该种感受的生理反应。举例来说,当怕蛇的人看到蛇的图片时,皮肤的感受器可察觉汗水冒出,这是焦虑的征兆,但这个人并不感觉害怕,甚至在图片只是快速闪过时,此人未明确意识看到什么,当然也未开始感到焦虑,还是会有冒汗的现象。当这种前意识期的情绪刺激持续增强。最后终将突破到意识层面。可以说我们都有意识与无意识两层情绪,情绪跨入意识层的那一刻,表示在前额叶皮质有了纪录。

在意识层之下,低温沸腾的情绪严重影响我们的看法与反应,虽则我们对此茫然无所觉。比如说你早上碰到一个很没有礼貌的人,之后好几个小时都因上此烦躁不安,疑神疑鬼,乱发脾气。但你对这意识底层的情绪鼓噪一无所觉,别人提醒你时还颇为讶异。一旦这个反应浮到意识层面,便可重新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抛开早上阴影,换上轻快的心情。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正可从情绪自觉这个基础上建立下一项EQ,亦即走出恶劣情绪的能力。

第五章激情的奴隶

自柏拉图以来,自制力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亦即要能抵挡因命运的动荡产生的情感波涛,不可沦为激情的奴隶。古希腊文称称为sophroryne,希腊文专家佩吉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谨慎、均衡而智慧的生活态度。”罗马与早期的基督教会则称之为节制,意指避免任何过度的情绪反应。其中的关键是均衡而不是情感的压抑,要知道任何一种情感反应都有其意义与价值。人生如果没有激情将成为荒原,失去生命本身的丰富价值。然而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适时适所。同感太平淡,生命将枯燥而无味,太极端又会成为一种病态,抑郁到了无生趣、过度焦虑、怒不可遏、坐立不安等都是病态。

克制不愉快的感受正是情感是否幸福的关键。极端的情绪是情感不稳定的主因。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应追求一种情绪,永远快乐的人生未免也太平淡。痛苦也是生命一剂重要成份,痛苦能使灵魂升华。

苦乐同样使人生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心是一道复杂的数学,幸福感便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这个比喻理有理论根据的,曾有人就数百名男女做过研究,请他们随身带着呼叫器,研究人员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当时的情绪。结果发现,一个人要觉得满足不一定要避开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重要的是不可让激烈情绪失控取代所人愉快的感受。一个人即使感到强烈愤怒或沮丧,只要有相当的快乐时光相抵消,还是会有幸福感。研究也发现,学业成绩或IQ与情感幸福的关系微不足道。

正如人的脑子总是不断会想些什么一样,情绪也是持续存在的,不管是清晨六点或晚上七点,前述的研究对象总会有某种情绪可资记录。当然,一个人不同时候的情绪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拿几周或几个月的纪录做平均,多少可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对多数人而言,极端的情绪都很少见,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在情绪的起伏上不断有一些小小数点的波纹。

然而我们仍无时无刻不在做情感管理的工作,自我安慰是一种基本的生命技巧,部分心理分析家,如约活动、与谁为伴,都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更愉快。自我安慰是一自欺欺人中基本的生命技巧,部分心理分析家认为这是重要的心理分析技巧。情感较健康的婴儿会学习以成人照顾他们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也因而较不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

由于人脑的特殊构造,我们对自己何时受何种情绪左右殊少控制能力,但我们对情绪持续的久暂确实有些许控制力。寻常的悲伤、忧虑、愤怒并不致造成太大的问题,只要一点耐用性与时间,这些情绪通常会慢慢消失。但如果太过强烈又持续过久,则可能流于极端,会形成长期的焦虑、难以遏止的怒气或抑郁。

如果你能判断自己在没有药物协助下承受情绪长期不安的极限,便足见你具备自我调适情感的能力,事实上,三分之二的躁郁症患难与共者从未接受治疗。患者时而抑郁无生趣,时而兴奋昂扬,所幸有些药物可达到缓和的效果。躁郁症患者最难缠的地方是,患者陷入躁狂状态时,常有自大倾向,认为为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类严重的情绪障碍确实需仰赖药物的协助。

至于一般性的不快情绪,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克服。但是,自我调适的方式多半不是很有效。研究显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一定要摆脱不快情绪,研究发现有5%的人是“情绪中立派”,这种人认为任何情绪都是自然的,不管多么不快都应体验。因此从不尝试改变情绪。甚至还有人为了某些理由经常投入不快的情绪,如医师要凝重地向病患宣布坏消息,社会运动者要积蓄对不义的愤怒才能更有斗志,甚至一个少男可能为了帮助弟弟对付不良少年而故意激起怒气。有些人控制情绪的出发点根本是功利的,例如催收帐款的人可能故意鼓起凶悍之气,以免催债时态度不够强硬,不过这些毕竟是少数特例。绝大多数的人都苦于无法自台控制情绪,每个人的调适效果也的确因为而异。

解析愤怒

假想你正在开车,突然一辆车子快速超过,几乎发生擦撞。你的立即反应可能是“这上混蛋!”至于你的怒气接下来如何发展,端视你的想法是否偏向愤怒现报复的方向:如“这家伙差点撞到我,绝不能耐放过他!”这时你可能因抓紧方向盘而指节发白,仿佛正掐着那个人的脖子。你的身体进入预备战斗的状态,微微颤抖,额头冒汗,心跳加速,满脸怒容。你简直想把那家伙杀了。这时如果后面有部车子因你速度减慢而猛按喇叭,你的怒气很可能转移到这个新对象。马路上的横冲直撞,甚至一言不合当街斗殴,常常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你的想法是比较慈善的:“也许那个人没有看见我的车,或者发生紧急事故要赶时间。”这时你的善意克制了怒气,起码你宽大的心胸联想到多种可能性,怒气也就无由勃发。亚里斯多德说人只应有适度的怒气,的确,愤怒是很容易失控的。富兰克林也说:“任何人发怒多是有理由的,只是很少是教人信服的理由。”

怒气也人有很多种,前面所说的路上遇到乱开车的人而怒气上升,可能是杏仁核引起的。较处心积虑式的愤怒则由其他构造负责酝酿,诸如冷静计划如何对不公不义之事采取报复行动。这种愤怒最易附带富兰克林所说的“合理的理由”,或是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所有不愉快的情绪中,愤怒似乎是最难摆脱的,有人发现愤怒是人类最不善控制的情绪。愤怒是最具诱惑性的负面情绪,愤怒的人常会在内心演绎一套言之成理的独白,最后发展成发泄怒气的合理理由。愤怒与悲伤不同,愤怒能带给人力量,甚至是激昂的生命力。也许就因为如此,一般人常说愤怒是无法控制的,或者说愤怒是健康的宣泄,根本不应加以抑制。另一派则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愤怒绝对可以预防。但我们如果仔细看看相关研究结果,会发现这些常见的看法不是有误导之嫌就是大错特错。

引发愤怒的思绪同时也是浇息怒火的关键所在,亦即从根本拔除愤怒的种子。当我们花愈长的时间思索引发愤怒的原因,便愈能编辑出合理的理由。深思使怒火更旺盛,改变思考的角度则可能平息怒气,有人发现重新以更乐观的心态看事情,是平息怒气的最佳利器。

这项发现与阿拉巴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不谋而合,他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就愤怒做精确的测量与解析。人在面对威胁时会有战或逃的反应,研究人员发现愤怒常源自战的反应,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觉得自身遭遇危险。所谓危险不一定是身体上的威胁,更常常是自尊损伤,遭受不公或粗鲁的待遇,被污辱或贬低,追求个人重要目标时受挫等等。这种危机感会引发脑部边缘系统的行动,造成两种效果。其中之一是分泌一种叫儿茶酚氯的荷尔蒙,快速激发一股能量,诚如研究人员所说的,足以“演出一段距或逃的激烈行为”。这股能量可持续数分钟,让身体进入准备状态,至于是准备战或逃,端脑部对当时的状况做一番评估。

同时杏仁核刺激肾上腺皮质,使身体进入整体警戒状态,且持续时间较久。可能数小时甚至数天,使情绪中枢维持特殊的警觉程度,据以快速做出后续的必要的反应。一个已被激怒或有些烦躁的人,通常较容易因新的刺激发怒,这就是肾上腺皮质在作怪。任何压力都会刺激肾上腺皮质,降低引发妈气的刺激门槛。比如说一个人平常在家中看到孩子吵闹不会生气,但工作不顺利时很可能会小题大做,勃然大动怒。

研究人员的这些关于愤怒的见解都有审慎的实验根据,有一项实验是请一个(某甲)故意激怒一群志愿参加实验的男女,方法是以言语冷嘲热讽。接着让实验者看一段影片,然后请他们替某甲打成绩,做为是否录用某甲从事一项职位的依据。结果发现实验者的报复心理与刚看过的影片有直接的关系,看过不愉快影片的一组给的分数最低。

怒上加怒

有一天我在超市购物时看到一场常见的生活闹剧,一个少妇对年约三岁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地说:“放……回……去!”

“我要买!”小孩子吵着,手上的忍者神龟抓得更紧。

“放回去!”少妇声音更大,显见怒气正上扬。

这时坐在购物车上的另一名幼儿手上抓着的一瓶果酱突然掉到地上跌破了,少妇盛怒之下打了幼儿一巴掌,夺过儿子手上的忍者神龟随手丢到货架上,拦腰抱起他,快上步走出去,购物车摇摇晃晃地往前推。车上的幼儿大哭起来被抱着的儿子两脚离地晃荡着,抗议道:“放下我,放我下来!”

这个故事很可以齐尔曼的研究来解释。齐尔曼发现一个人如果已处于崩紧状态,若再因某事导致情绪夫控,不管这情绪是愤怒或焦虑,总是特别强烈。勃然大怒通常便是这样发物的。齐尔曼指出一个人会愈来愈生所,常常便是“源自一连串的刺激,导致难以消散的激奋反应。”每一个引发后续怒气的思维或感觉都成为新的刺激,促发另一波杏仁核分泌荷尔蒙,加上先前分泌的荷尔蒙,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一波怒火尚未平息,第二波趁势起来。这时如果理智无法控制,便可能怒发冲冠,一发不可收拾。

愤怒时人会变得毫无宽恕能力,甚至不可理喻,思想尽是围绕着报复打转,根本不计任何后果。齐尔曼指出,这种高度激昂的反应会给人“力量与勇气的错觉,激发侵略心理……”,若一时失去理智,便可能诉诸最原始的反应。这时边缘系统刺激增强,人的行为原始自下而上动力导引。

经过这一番解析,齐尔曼继而指出截断怒气的两个主要方法。其一是检视引发怒火的想法,因为这是促使一连串怒火勃发的始作俑者,后续的思维则有煽风点火的效果。采取这个方法的时机非常重要,简而言之,时机愈早效果愈大。事实上如果能在发作以前投入缓和的因素,是可以完全浇灭怒火的。

齐尔曼的另一项实验显示,谅解的心是最佳减火剂,实验中一个粗鲁的助理故意侮辱试骑脚踏车的验参与者。事后实验者同样有权会报复,结果他们都幸灾乐祸地打了低分。但在另一次实验中,侮辱事件发生后,有一个女孩进来请助理听电话,同样被助理冷嘲热讽。但女孩不以为意,还为他解释,说他最近因要参加毕业口试压力很大。事后实验者同样获得报复的机会,但他们不但不加报复,反而对那位粗鲁的助理感到同情。

这种缓和的因至少可让人重新评估引发怒气的事件,不过这个方式有一定的限度。齐尔曼发现只有轻程度的愤怒才有效,如果当事人已是勃然大怒,则会因“认知的无能”而夫去效果。也就是说发怒者已无法好好思考。这时候发怒者的反应可能是“那是他活该”,或甚至恶言相向。

冷却、冷静

我十三岁那年,有一次在盛怒之下离家出走,发誓再也不回家了。那是个美丽的夏日,我在恬静的巷道里走了很久,周遭的静谧与美好渐使我心情平静下来。几个小时候我怀着愧疚回家了,几乎有一种温柔的感觉。自此以后,每当愤怒时我便出去走一走,我发现这是最好的方式。

关于愤怒的最早期科学研究时间是1899年,叙述者是参与实验的人。这是平息怒火的每二种模式:走入一个怒火不会再被激起的场所,让肾上腺慢慢消退,激昂的生理状态渐渐冷却。同样的道理,两个愤怒争吵的人最好先分开一下子。在冷却期间,发怒者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以免负面的思维继续恶化。齐尔曼指出,转移注意力非常有助于改变情绪,理由很简单:从事愉快的活动时很难维持怒气。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怒气冷却到可从事愉快的事。

缇丝研究过一般人平息怒气的方法,与齐尔曼的分析颇有吻合之处。缇丝发现一个常见的方法是:独处以便让怒气冷却,很多男性的独处方式就是开车兜风,这项发现颇值得玩味。不过,比较安全的方式可能是走一走。此外,深呼吸或放松肌肉等松懈的方式也很有帮助。可能是因为这可以使身体从愤怒的刻度警戒状态改变过来,也可能是因为注意力可从愤怒的原因转移。

但如果你在冷却期间不断思索引发愤怒的事件,当然就达不到冷却效果,因为每一个思维都是一条导火绳。转移注意力的根本意义训是让你暂停愤怒的思考。缇丝研究发现,多数转移注意力的活动都有助于平息怒火,诸如看电影、阅读等。但疯狂采购或大吃大喝则没有效果,因为你在逛街或暴饮暴食时可能仍在思索引发愤怒的事件。

易怒的人较容易罹患心脏病,杜克大学心理治疗家瑞佛为了协助这些人克制怒气,遂研究也一些方法,例如一发现自己已有不平或愤世嫉俗的想法时立刻写下来,如此便可重新加以评估。不过,齐尔曼发现这个方法在怒气尚未升高成怒火以前较有效。

遇现怒火上升时,一定要冷静,冷静的方法有:

一个人出去走一走;

从事愉快的事;

把愤怒的原因及时写下来。

发泄有效吗?

有一次人在纽搭计程车,车子前面站着一个年轻人等着过马路。计程车司机急着要开车走,按喇叭示意年轻人走开,得到的回答是一脸怒容与代替三字经的手势。

“狗娘养的!”司机骂一声,刹车油门地起踩,仿佛要直撞过去。年轻人阴沉着脸略移开脚,但用拳头打了车子一下,当然,这又引发司机一连串污言秽语。、一路上司机仍然余怒未消地对我说:“这年头的气也不必受,都得吼回去,至少心里会爽快一点。”但齐尔曼却有不同的发现。事实上自欺欺人950代以来就有心理学家做过发泄怒气的实验,也一再发现这对平息怒火效果微乎其微。在某些情况下发泄或可达到出气的效果,直接发泄在愤怒的对象身上,让你重新取回掌控权或觉得正义得到伸张,或是给与对方“适度的微戒。”使其幡然悔悟而又不会对你施以报复。然而,怒火一发足以燎原,这些条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加难。

缇丝发现发泄怒气是冷却怒火最糟的方式,发作时常会使情绪中枢火上浇油,结果只是更加愤怒,或使愤怒情绪更加延长。比较有将近的方式是先冷却一段时间,然后以较建设性的态度与对方面对面找出解决方案。有人问西藏高僧应如何处理愤怒,他的回答是:“不要压抑,但也不要冲动行事。”

纾解焦虑

糟糕,减音器的声音听起来怪怪的……需要送修吗?现在哪花得起这笔钱……恐怕要动用到孩子的教育费……到时候会不起学费怎么办?上星期那张成绩单直糟糕……万一孩子的成绩往下掉,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减音器的声音真的怪怪的……

像这样的忧虑方式可以像八点档的连续剧演个没完没了,最后又绕回原来的剧情。上述例子是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莉莎及汤玛士提供的,他们对忧虑的研究已将这个问题由神经过敏的范围,提升到科学的层次。忧虑的正面作用自是不待言的,深思熟虑的确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忧虑其实就是对潜在的危险提高警觉,这是人类进货过程中的基本生存能力。当脑部接收到恐惧的刺激时便开始感到忧虑,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威胁上,迫使脑子暂时抛开其他事情,绞尽脑汁想出因应办法。可以说忧虑是预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设计趋吉避凶的方案。

真正造成问题的是长期而重复的忧虑,恶性循环而永远得不到解答。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长基性的忧虑具备所有低层次情绪冲动的特色:没来由感到担心,无法控制,持续不断,不可理喻地陷溺于对单一的事项忧心不已。若持续恶化可能出现恐惧症、偏执、强迫性行为、惊慌失措等症状。每一种症状表现出对不同事物的忧虑,恐惧症者对可怕的情境特别担心,偏执症者忧虑的是如何避免可怕的灾难发生,恐慌症者担心的是死亡或恐慌症发作。

这些症状的显著特征是忧虑过度,比如说有一位妇女因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接受治疗,她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从事下列行为:每日数次花四十五分钟洗澡,洗手二十余次,每次五分钟;坐下以前一定要用酒精或其他方式消毒椅子,而且绝不肯碰触小孩或动物,她认为这些都是不洁的。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对细菌的极端恐惧,她无时无刻不忧虑因感染病菌而死亡。

另有一位妇女因一般性焦虑症接受治疗,医师请她就担心的事情做一分钟的自白:

我可能无法说得很清楚,我恐怕以有为力量解释很难反映真相,而我们一定要找出真相……否则我的病不会好。如果我不会好,永远也不会快乐起来。

这是很典型的忧虑症,患者被要求做一分钟的陈述,结果才短短几秒钟,她已经陷入人生问题的思索:一辈子再也快乐不起来。忧虑者的思绪常循着这样的方向,在脑中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且常会穿插一些想像的灾难或悲剧。忧虑在脑中常以语言而非影像的形式上演,我们在控制忧虑时要特别留意这个现象。

包克维等人是在治疗失眠症时开始就忧虑进行研究的。专家早已指出焦虑有两种形式:一是认知的,即忧虑的思绪;一是肉体的,即是不断入侵的思绪投入。患者多是长期性的忧虑者,即使再困也无法停止忧虑。解决的办法是透过放松的练习,使患者的思绪专注在放松的感觉,简而言之,凡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患者停止忧虑。

但这个方法效果并不彰显,包克维认为原因可能与忧虑的正面效果有关。前面说过,忧虑是在预演潜在危机的因应方式,问题是忧虑通常无法达到这么建设性的效果,我们很少因忧虑找出新的解答或观点,更勿论长期的忧虑。忧虑者的思绪通常只中不断萦绕着潜在的威胁,让自己陷入恐惧之中,同时思考方向完全不脱旧有的模式。而且这种人会为各式各样的事情忧虑(大多数根本不太可能发生),他们总是注意到别人不曾看到的人生困境。

但人些忧虑患者却告诉包克维忧虑对他们有帮助,而且是一种无法终止的循环。为什么忧虑会成为心理上的沉溺?包克维指出,这是因为忧虑和迷信一样,你愈是相信就愈觉得可信。人们忧虑的很多事情,实际发生的机率微乎其微,如新人坠机身亡、破产等,结果便仿佛是忧虑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使忧虑之事无由实现,就好像戴着护身符的人以为自己平安无事是护身符的功效。

新忧解旧愁

她为了到一家出版社工作从中西部搬到洛杉矶,不料不久出版社被收购了,她也此失业。于是她开始从事自由写作,但这是个很不稳定的工作,有时忙得做不完,有时连房租都付不起。她常要控制打电话的次数,而且出版社会以来第一次没有医疗保险,这一点让她感到非常没有保障。她开始对身体的状况过度敏感,每次头痛都怀疑是得了脑瘤,每次开车都想像自己出车祸,而且常陷入长时间的忧虑与沮丧,但又没有能力摆脱。

包克维发现忧虑另外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陷入忧思的人似乎容易忽略因忧虑引发的焦虑感,到后来甚至会减轻焦虑感,这可以从心跳的变化得到印证。整个过程大概如下:首先你注意某项事物,引发潜在危机的意象,而这想像的灾难又会引发轻微的焦虑。于是你陷入一长串忧思,每一项都引发新的忧虑,但也因此使你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到新事物上来,而离开了原先引发焦虑的灾难意象。包克维发现意象比思绪容易引发焦虑,因此只要不唤起灾难意象,陷入忧思反而有助减轻焦虑。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忧虑正是消除旧忧虑的良药。

然而长期的忧虑当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忧思易陷入窠臼,鲜少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法。更严重的是,忧虑有时可发挥一点小功用,但于大局无补;虽可使焦虑感略减,但绝对解决不了问题。

长期忧虑的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要担心就好”,或更糟糕的“快乐一点!”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忧虑是一种低层次的杏仁核作用,通常是不招自来的,而且一旦来了便很难驱走。不过包克维经过多次实验确实发现了一些简单而有用的步骤。

第一步要有自觉,尽早察觉忧思的发生,最好是瞬间的灾难意象引发恶性循环的当刻。包克维曾训练病患培养自觉,教他们注意焦虑的初期征兆,认识引发焦虑的情况、思绪或意象,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理反应。经过练习的确可提早发掘忧虑的萌生。此外他也教导病患在忧虑入侵时的放松方法,以及平常如何熟练放松的技巧。

光是放松当然不够,同时要积极去除忧思,否则恶性循环还是一再重演。因此下一步是严厉挑战忧思:想想这可怕的事件发生的机率有多大?除了任其发生以外没有其他选择吗?或者可以采取其他较建设性的方法?一再重复这些想法真有益吗?

思绪的克制加上建设性的质疑,对低层次的焦虑应可达到遏阻效果。你愈是做这方面努力,愈可能阻断脑部边缘系统的刺激。此外,积极进入放松状态也有助于抵制脑部发给全身的焦虑讯号。包克维指出,上述方针都有助于阻遏忧虑。如果你任由自己一直忧虑下去,愈会觉得事情的确值得担心。但只要尝试从多种角度去思索,你的忧虑便会开始动摇。事实证明忧虑成疾的人都可经由这个方法慢慢走出忧虑。

但如果你的忧虑症已严重到成为恐惧症、强迫性精神官能恐慌症,应考虑寻求药物治疗,事实上,这才是自觉的表现。不过,要预防治疗完毕后忧虑再度来袭,仍须接受情绪控制的训练。

忧郁处理

一般人最费力摆脱的情绪是悲伤,缇丝研究发现每个人走出忧伤的方式也是最多样的。当然,悲伤不见得都是不好的,忧伤和其他情绪一样有其作用。比如说失去新人的悲伤会使我们欢欣鼓舞一切娱乐失去兴趣,专注思索失去的一切,暂时使人失去从事新事物的动力。简而言之,这种悲伤将迫使人暂秘多彩的生活,退而做一些重要的省思;深思所失者代表何种意义,最后经过一番心理调适,修正新的人生方向。失落的悲伤有一定的功能,沮丧却是负面的。作家史泰隆称之为“心病的种种可怕形式”,包括自怨自艾、自觉无用等感受,“灰暗无生趣,忧伤排山倒海而来,充满恐惧、疏离感以及最可怕的、令人窒息的焦虑。”而后理智也开始受损,出现“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衰退”等现象,到后期心智“充塞混乱的扭曲思绪……自觉思想被无以名状浪潮吞没,再也无法感受人世的乐趣。”身体方面也有种种症状:失眠、宛如行尸走肉,“陷入一种麻木、衰弱以及奇怪的无力感……”同时生趣尽失:“食物及其他感官享乐都味同白开水。”最后连希望也烟消云散,“心中渐淹漫一种恐怖感……”因为绝望愈来愈像具体可触的痛楚,甚至使人怀疑自杀是否是最好的解脱。

在这样严重抑郁的情况下,生命已形同瘫痪,完全没有生机,抑郁的征状显示的是生命的停滞。对史泰隆而言,药物与心理治疗已没有帮助,后来他住进疗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才慢慢复原。但多数人确可借助心理治疗或药物,除了时下最流行的百忧解以外,还有十余种药物可以选择。

不过这里所要讨论的是还到就医程度的一般性忧郁,多数人都可以自行调适,走出消沉。但一般人常用的方法常会造成反效果,使情绪更加消沉。比如说很多人悲伤时选择独处,但独处很容易增添孤单孤立的感觉。根据缇丝的研究,一般人抵抗消沉最常用的方式是交际:出去吃顿饭、跳跳舞或看电影,就是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做什么。这个方法如果能让你暂时忘掉悲伤,自是效果绝佳。但如果你一直在思索悲伤的原因,只会使消沉的情绪更延长。

事实上,消沉情绪何时终止与思绪沉溺的程度有直接关系。愈是为使你自己消沉的事反复担心,消沉的情绪愈是强烈而持久。沮丧的人会为很多事担心,但都与沮丧有关,如担心自己是如此疲倦、没有精神、缺乏动力、什么事都没做等,但绝少想到如何以具体的行动改善问题。沮丧者担心之事还不止于此,在这方面做过深入研究的史丹福大学心理学家诺苏珊举例说:“你可能会把自己孤立起来,想着自己的心情是如此低落,又担忧配偶可能会因此排拒你,或是晚是是否又会失眠。”

有些人会辩称这样反复忧思可能使现况恶化而使人更沮丧。诺苏珊举了一个例子:某女性销售员因不断沉浸在沮丧中而减少推销次数,业绩自是不断下滑,这使她觉得自己果然是个失败者,于是心情更加沮丧。如果她处理沮丧的方式是投入工作以转移注意力,结果业绩应该会提高,自然对自己更有信心,心情也就慢慢走出阴影。

诺苏珊发现,沮丧时女性陷入忧思的机率比男性大得多。女性患抑郁症的人为男性的二倍,可能与女性这个特质有关。当然其他因素还很多,诸如女性心情低落时较愿意说出来,女性生活上不如意的事较多,男性较常借酒浇愁等。

研究发现,以改变思考模式为目的的认知心理治疗,对轻微抑郁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对预防轻微抑郁复发的效果更优于药物。其中两种治疗方式最为有效:一是学习质疑忧思的内容是否有根据,朝较建设性的方向思索;地是刻意安排较愉快的事件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之所以能治疗抑郁是因为抑郁是自发性的,不请自来地入侵人的心灵。即使你努力要压抑消沉的思绪,往往也是徒劳无功,你一旦开始有沮丧的思绪,脑中便仿佛有一块强力磁铁吸引一连串的低沉的想法。有一项实验请沮丧的人将六个字拼成一句,结果发现愈沮丧的人句子拼得愈快。

沮丧的这种磁铁效应甚至也表现在人们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譬如当你提供多种活动供沮丧的人选择,他们多半会挑抚较沉重不愉快的活动。德州大学心理学家理察进行相关实验后得到一个结论:沮丧的人要特别努力将注意力转移到真正乐观的事情,小心避开无意间又从事使心情更低沉的活动,如观看悲剧电影或小说。

换个心情

想像你在一条陌生陡峭弯曲的路上开车,而且雾很大。前面不远处突然跑出一辆车,近得你根本来不及刹车。你用力踩刹车,车子立刻滑向一边。这时你看到对方的车子里坐满了正要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一瞬间只见玻璃碎裂,车子立刻撞得乱七八糟。接着是一阵可怕的静默,然后你开始听到哭声。你挣扎着跑过去,看到其中一个孩子动也不动地躺着。你心中涌起强烈的懊悔与悲伤……

这是温兹洛夫在一项实验中给实验者看的文章,目的是让他们的心情变得难过。接着他请实验者花九分钟写下反有想法,同时尽量避免上述画面侵入脑海。每当上述画面入侵,实验者便笔记本上做一记号。结果多数人所做的记号都随着时间递减,但原本心情沮丧的人则有显着增加的现象,甚至在尝试转移注意力时也不自禁会回想到车祸的画面。

不仅如此,较沮丧的人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沮丧的思绪。温兹洛夫指出:“不只是内容同类的思想容易联结,同类情绪的思想也是。平常我们就有一组沮丧的思想集结在那里,心情低沉时便倾巢而出。容易沮丧的人这种人造棉结愈是坚韧,一旦出现便很难压抑后绪的一长串。偏偏这种人倾向于以另一个沮丧的话题来取代原来的,结果反而心情更加低潮。”

有人说哭泣使脑部引发悲伤的化学作用变缓和,哭泣有时的确可让人停止悲伤,但也可能使你继续执着于悲伤的理由。一般人常劝人“好好哭一场”,其实宽大个观念不见得正确,如果哭泣强化你的忧思,结果只是更增悲切。倒是转移注意力确实可使悲思中断,专家认为医治极严重的抑郁症,便是利用短期记忆丧失的原理;病人记不得为何悲伤,病情自然好转。至于一般性悲伤,缇丝研究发现常峥的摆脱方法有阅读、看电视、电动玩具、拼图、睡觉、作白日梦等。温兹洛夫指出,最有效的是从事可提振情绪的活动,研究发现,长时间看电影通常会陷入低潮。

缇丝发现,有氧舞蹈是摆脱轻微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的最佳方式之一。不过这也要看对象,效果最大的是平常不太运动的懒骨头。至于每天运动物人,效果最大的时期大概是他们刚开始养成运动习惯的时期。事实上这种人的心态变化与一般人恰相反,不运动时反而心情容易低潮。运动之所以能改变心情,是因为运动能改变运动能改变与心情息息相关的生理状态。举例不说,沮丧时生理处于低活动状态,有氧舞蹈则可提升身体的活动量。同样的道理,焦虑是向活动状态,放松身体反而较有帮助。其作用原理都是打破沮丧或焦虑的循环,使身心处于与原来情绪极不协调的状态。

善待自己或享受一番也是常见的抗忧郁的药方,具体的方法包括泡热水澡、吃顿美食、听音乐、做爱等。送礼物给自己尤其是女性常用的方式,大采购或只是逛逛街也很普遍。缇丝研究发现,大专生当中,女性利用吃东西治疗悲伤的比率是男性的三倍,男性诉诸饮酒或嗑药的比率则是女性的五倍。暴饮暴食或酗酒当然都有很大的缺点,前者会让人懊悔不已,后者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只会使人更沮丧。

缇丝指出,比较建设性的作法是让自己产生小小的成就感:例如完成延宕许久的家事可某项工作。其次,提升自我形象也很有帮助,即使只是打扮光鲜一点也可以。

走出沮丧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改变看事情的角度,不过一般人除非接受心理治疗,很少应用这个方法。譬如说结束一须感情总是很伤感的,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怜的情绪,以致换个角度看看自己所失去的是治疗悲伤的良方。同样的道理,一个癌症病人不管病情多严重,只要能想到另一个更严重病人,心情便会提升一些(我还好,起码我可以走路)。老是与健康的人做比较的通常最是沮丧。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的确有出奇的效果,似乎突然间一切不再显得那么灰暗。

另一个提振心情的良方是助人,沮丧的人低沉不振的主因是不断想到自己及不快的事,设身处地同情别人的痛苦自可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缇丝研究发现,担任义工是很好的方法,然而,这也是最少被用的方法。

最后一种方式是从超凡的力量中寻求慰藉,缇丝指出:“有宗教的信仰的人可借由祈祷改变任何情绪,尤其是沮丧。”

压抑型:拒绝悲观的人

“他在同学的肚子上踢了一脚……其实他是要开灯不小心才踢到的”,这样的句子是否让你觉得有点突兀?

句子的前半段显然是个攻击行为,后面却翻转为有些突兀的无鼙失误,这种思考逻辑正是压抑型的最佳写照。所谓压抑型是指习惯性不自觉去除不愉快的情绪,使进入无意识的状态。上面的句子是一项压抑实验的产物,研究人员请实验者(一群大专生)以“以他在同学肚子上踢了一脚”为开头,完成一个句子。其中一个学生便写出上面的突兀句子,进一步测试显示这个学生的整体生活态度也是如此,对多数不快情绪意是能视如不见。过去研究人员以为压抑型的人没有能力感受情绪,也许近似情绪的侵袭,甚至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与其名之为压抑,镇定型似乎是更适合的称呼。

上述实验是由凯斯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温柏格主持,实验显示这些人表面上仿佛镇定台恒,却可能出现不快的生理症状而不自知。在上述造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同时对实验者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结果发现他们在平静的表面下,身体往往显出激动的痕迹。当到踢了同学一脚时,很多人显示出心跳加速、冒汗、血压升高等焦虑症状,而被询及是否感到焦虑时,他们却声称很平静。

据温柏格的研究,大约产六分之一的经常关闭愤怒、焦虑等不快情绪,理论上孩童可经由学习成为镇定型的人,譬如说孩童面对酗酒的父母时可能借此拒绝面对问题。另一种情形是父母本身就镇定型的人子女耳濡目染,也学会一套不为所动的本事。也可能这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特质。这种思考模式究竟如何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可以确定的是这种人长大后总是很酷,可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实际上这种人究竟可以酷到什么程度?他们真的对不快情绪所引发的生理反应一无所觉,或只是佯装镇定?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家理·大卫生(早期与温柏格合作过)的可以提供答案。他的实验方式是拿一些字给镇定型的人看,请他们做自由联想,其中多数的字都是中性的,少数则有引发焦虑感的负面意义或性暗示。结果几乎所有人都会以正面的联想抵消字本身负面的意涵,例如给他“恨”,他便联想到“爱”。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读到负面的字眼时身体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大卫生的实验是根据人脑构造设计的,一般人处理负面情绪的中心在右脑,语言能力在左脑。当右脑认知一个负面的字眼时,会越过脑部传达到语言中心,说出相应的字。大卫生利用特殊的镜片使实验者只能透过一半的视野看到字,根据人的视觉神经,如果字是落在左半部的视野,,右脑会先认知字义,而右脑对负面情绪较敏感。反之,如果字落在右半视野,左脑会先收到讯息,但不会做负面的判断。

当右脑先到负面讯息时,镇定型的人需要一小段时间后才能做出反应,但遇到中性讯息时则可立刻反应。左脑先接收讯息时则完全没有影响。也就是说,他们的镇定似乎是因为特殊的神经机制会减缓或干扰负面讯息的传达。这表示镇定型的人并非佯装不知自己在难过,而是脑部做了讯息的过滤。更精确的说,这种粉饰太平的倾向很可能是左前额叶作用的结果。大卫生研究观察实验者前额叶的活动情形,意外发现左边的活动量比右边大得多。

大卫生指出:“这些人时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他们不承认受压力影响,即使只是静静坐着,脑部也呈现愉悦情绪有关的活动。也就是说,他们的生理反应容或显示不快的症状,脑部活动却让他们有愉悦的感觉。”大卫生进一步分析,面对不快的情境而要维持乐观的心态。有些疾病(如创伤后压力异常症)会出现较严重色彩离现象,或许也可从镇定型的神经机制来了解。大卫生指出,如果没有这些严重的病症,而只是表现出遇事泰然的性格,“未始不是一种调节情绪的理想方式”,不过这对自我意义是否造成何种伤害,则无从得知。

第六章整体性向

我这一生中只有一次因恐惧而瘫痪的经验。多大学一年级参加微积分考试时,不知为什么毫无准备就去应试。我记得那是个春天的早晨,走进教室时心中充满宿命与不祥的感觉。我到那间教室上过很多次课,但那天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景象,眼中甚至没有教室存在。我走到靠门的一个位置坐下,眼光凝缩在眼前的一小块地面。我打开考卷,耳边充塞怦怦的心跳声,胃部因焦虑而痉挛。

我很快瞥一启遍试卷,完全没有希望。整整一人小时我盯着试卷,脑中不断想着可怕的后果。同样的思绪一再重复,恐惧与颤抖交织循环。我坐在那里无法动弹,就像中了毒箭的动物。回想起来,最让我讶异的是我的脑子竟然萎缩到那种程度。那一个小时我并未曾试拼凑可能的答案,也没有作白日梦。而只是坐在那里凝视我的恐惧,坐待这可怕的折磨早点结束。

上面这段恐怖的回忆正是我本人的经验,我认为是最能表现情感痛苦严重影响心智功能的例证。检讨起来,这段经验仿如在试验我的情感是否能战胜、甚至瘫痪思考力。

情绪影响心智,这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学生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学习,事实上任何从在这种情况下都很能有效接收或处理资讯。第五章探讨过强烈的负面情绪如何扭曲我们的注意力,事实上,当某种情绪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凌驾其他思绪,以致不断阻挠你对身边事物的注意,这表示情绪的影响已超乎正常范围。譬如说一俯瞰正经历离婚的人或父母正要离婚的小孩,往往很难将注意力专注在日常琐事或功课上。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怜、绝望、无助的感觉可能凌驾一切。

当情绪超越专注力时,人将失去一种科学家称之为“操作记忆”的认知能力,亦即脑部无法储存足够的资讯以应付手边的工作。操作记忆的内容可能琐碎如电话号码,也可能复杂如小说家编辑的情节。任何心智活动(小至造句,大至解析复杂的逻辑命题)都要植基于操作记忆这个最基本的心智功能。职司操作记忆的是前额叶皮质,别忘了,这也是情绪与感受交集的地方。消退这个部位的边缘系统受制于痛苦的情绪,操作记忆便会受影响,你将无法正常像前面叙述的考场经验。我们也可从相反的角度思索这个问题。想想看人在成就劳动某件事时的动力,那些热忱、干劲、自信是如何激发起来的?专家研究奥运选手、著名音乐家、世界棋王,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激发自己接受严酷的训练。现在随着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各类专家训练的年龄已愈来愈提前。以1992年奥运为例,平均十二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受训年限与美国队不相上下,而后者都已超过二十岁,中国队自四岁开始受训。同样的,二十世纪最佳小提琴手大约五岁开始习琴,世界西洋棋好手平均七岁开始学棋,十岁开始的人只能达到国家级的水准。愈早开始,时间上愈占优势:柏林顶尖音乐学校的顶尖小提琴学生习琴时间已超过一万小时,,次一等级的学生学琴时数平均约7500小时。

能力相当的人在同一领域的成就会有高下之别,最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而这又与其情绪特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热忱与毅力。

撇开天赋不论,自我激励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商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IQ120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业类别而论,亚裔美人的表现突出许多,相当于IQ110日裔美人或IQ120的华裔美人。原因可能是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

行动的控制:糖果试验

假想你是外四岁的孩子,有人请你做下列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你等到他回来,你可以得到两块糖。如果你不愿意等,你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强以拿到。这的确是个足以试验孩子灵魂的难题,象征行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自制力、追求满足与延迟满足的永恒难题。这个试验很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可以由此窥孩子的未来的人生走向。

抗拒行动可能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各种情感自制力的根源,因为所有情绪本质上都遵向某种行动。别忘了情绪一字的原义就是“行动”。能够抗拒行动,压制未成形的行动,很可能是脑部发挥抑制作用,使边缘系统无法传达讯息给负责行动的皮质。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无论如何,前面所说的糖果试验确实证明了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是很基本的能力。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于1960年代开始进行上述试验,对象是史丹神速大学附设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这些孩子到中学毕业。

有些孩子的确能耐心等待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的十几分钟一定非常漫长。这些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和闭上眼睛不去看诱人的糖果,将头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颗糖果。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开几秒钟便夺手拿走糖果。

十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青少年,这个试验的预言能力才逐渐明朗。两种反应的孩子在情绪与社会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四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下比较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冲动型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较缺少这类特质,反倒表现出较负面的共同特征,如让人觉得怯于与会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及感到不满足,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会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糖果试验显示的是童年的一个很小的行为,但是长大后却扩大成为多方面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很多大大小小的成就都取决于压抑冲动的能力,包括减肥、读完学位等。有些孩子四岁便已深谙个中的道理,能依情况判断压抑冲动才是最有利的,努力将注意力自眼前的诱惑转移开,以种种方式维持毅力以达到最终目标。

这些孩子中迷毕业时又接受一次评估,结果四岁时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优异得多。据孩子的父母的评估,这类孩子学习能力较佳,无论是语文表达、论理、专注、制定与实践计划、学习意愿都较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粝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最近不及待拿走糖果的小孩当中,三分之一平均语言成绩五二四分,算术五二八分;等待最久的三分之一孩子,这两项分数平均为六一○分与六五二分,总分差距多达二一○分。

四岁所做的糖果试验与智力测验同样可预测孩子将来的入学考试成绩,但前者的准确度是后者的两倍,唯有当孩子开始念书以后,智力测验的准确度才会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克制冲动的能力是IQ之外与潜在的智能很有关的重要因素。有人说IQ是可以学习得的,这个问题将留待第五部讨论。

发明糖果试验的米伽尔同时发明了一个冗长的名词:“目标导向的自发工延迟满足”,这或诈可代表自我调节情绪的根本意义,亦即克制冲动以达成EQ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一个人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

心情影响思考力

我常为儿子担心,他刚进橄榄球队,以后难免会受伤。看他打球对我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后来就不去了。我知道儿子一定很失望,但我实在受不了。

叙述者是一个在焦虑症接受治疗的妇人,她自知过度的忧虑已妨碍生活,但每当她面对生活上简单的抉择时,脑海中立刻想到种种灾难事故。在忧虑淹没理性的情况下,她已没有选择的自由。

焦虑对各种心智表现的根本伤害就是变得过度忧虑,忧虑可说是一种原本很有用的反应遭到扭曲。一旦这种灾难预演的心理状态成为常态,使得心神无法专注其他事项时,便成都市为有害的认知干扰。

焦虑会影响智能,譬如说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的是非常复杂、劳心、压力重的工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几乎可确定不会有好的表现。有一项研究便是以1790位受训的管制员为对象,发现有焦虑现象的人即使IQ较高,表现却较差。事实上,所有领域的表现都受到焦虑的影响,这可以从容不迫126种研究得到印证,愈焦虑的人表现愈差,不管衡量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或成就测验都一样。

有一项研究请易忧虑的人做认知型的试验,然后请他们说出做实验时心中在想什么,结果发现最直接影响其决策能力的是一些负面的想法,诸如“我一定做不好”“这种测验我最不行了”。研究人员请较不易忧虑的一组故意忧虑十五分钟,做同一试验的能力便大幅减低。反之,易忧虑的一组刻意松懈十五分钟以后,表现起来便得心应手了。

最早就考试焦虑的现象做科学研究的是非曲直960代的理查·艾尔坡他自承研究的动机源自身的经验,学生时代的他总是因紧张而考试失利,但他的同事拉尔夫·海柏却发现考前的压力对不起自己有帮助。他们研究发现有两种焦虑型的学生,一种因焦虑而使学业成绩打折,一种不受焦虑影响,甚至可能因压力而表现更好。考前压力能让海柏这类学生加强准备而有好成绩,却会使另一型学生阵前失利,和确是很有起的现象。对艾尔坡这种紧张过度的人而言,考前的焦虑会影响思考与记忆,读书时事倍功半,考试时也无法维持清晰的思考力。

看看一个人考试时忧虑多少事,可相当准确地预估考试成绩。这是因为心力用在忧虑这种认知活动时,用以处理其他资讯的心力自然减少。如果你在考试时不断担忧会不及格,用在思索考题的注意力必然减少。于是忧虑者往往一语成真,一步步实现自己预言的灾难。

反之,善于驾驭情感的人懂得运用考前或演讲前的焦虑,激励自己更用心准备,临场自然有较佳的表现。传统的心理学论著以“U”形容焦虑与表现的关系。关系最佳时是“U”的顶端,表示些许的紧张发挥激励的作用。左半表示焦虑太少导致冷淡或动力不足,右半表示过度焦虑严重影响表现。

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称为轻性躁狂,这种轻微激昂的心理状态对作家或其他需要创造性思考的人是最适宜的,这种状态已很接近“U”的顶端。但这种轻飘飘的感觉一旦失控而陷入躁狂,反而使思路无法统一而影响写作,即使文思泉涌也是徒然;事实上就因为思潮太漫无边际,反而难以捕捉。

心情愉快让人更能做弹性与复杂的思考,也就较容易解决智能或人际的问题。所以说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说笑话可能是不错的方法。笑与兴奋一样有助于开拓思路自由联想,从而注意到先前未想到的方法。这个技巧不只在创造活动时很重要,也很有助于认清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预见一项决策的后果。大笑有助于提升智能表现。尤其成对需要创意思考的问题时。不知道读者是否听过一个心理学家常用来衡量创意思考力的测验,研究人员给受测者一蜡烛、火柴及一盒大头钉,请他们将蜡烛固定在软木制的墙上,但烛油不可滴在地上。多数受测者都会落入传统思考的窠臼,研究人员请受测者分别先观看滑稽影片、关于数学的影片或做运动,结果发现看过滑稽片的人最可能发挥创意,想出答案:将盒子钉到墙上做为烛台。

即使是轻微的情绪改变也会影响思考,一个人在做计划或决策时如果心情很好,想法通常较开阔乐观。一方面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跟着心理状态走,心情好时我们会记得较愉快的事。因此当我们居心情好时衡量一件事,便容易做出较大胆冒险的决定。

同样的道理,坏心情将记忆导向负面的方向,使我们容易做出退缩或守于谨慎的决定。由此不难推想情绪失控对智能的影响。但正如第五章所说的,失控的情绪也可以拉回来,这个能力是最重要的性向指标,影响一切心智活动的表现。

潘朵拉的盒子

一项研究请大专生考量下列假设性问题:你设定的学期目标是80分,一周前第一次月考成绩发下来了,你得了60分,你会怎样?

每个人的作法因心态而异。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到各种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比较没有实践的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根本宣布放弃,一蹶不振。

上面的问题其实也不完全是假设性的。上述研究是由堪塞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预测效果的入学测验更准确。也就是说就智能相当的学生做比较,情绪影响表现甚巨。

史耐德的解释是:“乐观的学生会制定较高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努力去达成。比较智能相当的学生会发现,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因是心态是否乐观。”

古希腊有则引人深思的神话,话说古希腊公主潘朵拉因美貌遭神嫉,故意送给她一个神秘的盒子,叮嘱她绝不可打开。一日潘朵拉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掀起盒子一角偷窥,从此释放出人=世的一切苦难:疾病、痛苦、疯狂。所幸一个好心的神祗助她及时合上盒子。才没有放走让人类得以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药:希望。

现代研究人员发现,希望不只是痛苦时的慰藉,在生活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学业或事业,在各领域都能让人更占优势。希望的意义不只是乐观的心态,据史耐德的定义,希望是“想念自己具有达成目标的意志力与方法,不管目标是什么。”

当然每个人的篡位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篡位总能摆脱困境,解决难题,有些人则怀疑自己没有达成目标的精力、能力或方法。史耐德发现高度乐观的人具备若干工人同特质:较能自我激励,能寻求各种方法实现目标,遭遇困境时能自我安慰,知所变通,能将艰巨的任务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小部分。

从EQ的角度来看,乐观意指面对挑战或挫折时不会满腹焦虑、抱持失败主义或意志消沉,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较少出现沮丧、焦虑或情感不适应等问题。

乐观是最大动力

麦特·华昂迪是美国知名游泳选手,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被认为极有希望继承法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夺得七项金牌。但华昂迪在第一项两百公尺自由式竟居第三,第二项百公尺蝶式原本领先,到最后一公尺硬是被第二名超了过去。

各报都以为两度失金将影响华昂迪后续的表现,,没想到他在后五项竟连连夺冠。只有加州大学心理学马丁·沙里曼对这项转变不感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稍早曾为华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实验方式是在一次表演后,故意请教练告诉华昂迪他的表现不佳(事实上很不错),接着请华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都因而影响演出成绩。

所谓乐观是指面临挫折仍坚信情势必会好转。从EQ的角度来看,乐观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感、沮丧的一种心态。乐观也和自信一样使人生的旅途更顺畅。

沙里曼将乐观定义在对成败的解释上;乐观的人认为失败是可改变的,结果反而能转败为胜。悲观的人则将失败归诸个性上无力改变的恒久特质。不同的解释对人生的抉择造成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乐观的人在求职失败时多半会积极地拟定下一步计划或寻求协助,亦即视求职的挫折为可补救的。反之,悲观的人认为已无力可回天,也就不思解决之道,亦即将挫折归咎于本身恒久的缺陷。

乐观与信心一样可预测学业成绩。沙里曼曾以1984年度加州大学五百名新鲜人为对象做乐观测试,发现测试成绩比入学考试或高中成绩更难准确预测第一年成绩。沙里曼指出:“入学考测量的是能力,从每个人解释成改的角度则可看出他是否容易放弃。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不畏挫折的心态才能成功,动机是入学考试测不出的,而要预测一个人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是否能愈挫愈勇。以智力相当的人而言,实际成就不仅与才能有关,同时也与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关。”所以,预测一个人的成就——看他是否能够愈挫愈勇,

沙里曼研究过大都会人寿的业务员,结果充分说明乐观心态激励人心的重要性。不管在任何行业,微笑接受拒绝都是销售员的要件,更何况是被拒绝的机率绝高的保险业务员,这也是为什么寿险业务员前三年离职的比例记达四分之三。沙里曼研究发现个性乐观的人前两年的销售成绩比悲观者高出勤37%,后者第一年离职的比例是前才的两倍。

后来,沙里曼更说服大都会破例进用一批新人,这批人的特质是乐观测试成绩很高,但传统的求职考试没有过关。结果这批人第一年业绩比悲观型超出21%,第二年更超出57%。

乐观心态对销售成绩的影响正说明了这种EQ的本质。对业务员而言,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次小挫折,其因应方式便攸关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尝试。一次一次的被拒必然会打压士气,让人觉得拿起话筒拜访客户愈来愈艰难,生性悲观的人尤其难以承受,可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行我走不通,一张保单也别想卖出去”,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导致消极灰心,甚至沮丧。反之,乐观的人会告诉自己,“可能我的方法不对”或是“不过是碰到一个情绪不佳的客户。”乐观的人能从自己以外找到失败的因素,因而能尝试新的方法。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者则能激发希望。

乐观与悲观可能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在第十四章将详细指出,天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乐观与希望都可学习而得,正如绝望与无力感也可能慢慢养成。乐观与希望其实都是建立在心愿心理学家所谓的能力感上。亦即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能够应付未来的挑战。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都有助于培养能力感,使你更愿意冒险与追求挑战,而一旦克服挑战便更增能力感。这样的心态能使你既有的能力做最大的发挥,缺少的能力也会努力去培养。

史丹福心理学教授艾伯特·班度拉对能力感受颇有研究,他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非固定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悲观的人找自己的原因,乐观的人寻找自己以外的原因,但从自身作起。提升能力的基础是什么?是愿意接受挑战。

神驰

一位作曲家形容他表现最好时的感觉:

那是一肿狂喜到近乎忘我的境界,我个人常有这种经验,这时我的手仿佛已非我所有,完全与我无关似地自我发挥,我只能睁大眼睛惊愕地旁观。简直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

这段叙述与各行各业许多人的经验恰好不谋而合,包括攀岩专家、西洋棋冠军、外科医师、棒球好手、工程师、经理人,甚至是一般职员。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西利·齐深米哈力投入二十年的时间兜售各种人士颠峰状况的叙述,特别以神驰一词形容这种状态。运动界也有类似的说法,表示全神贯注到忘记观众及竞争对手的存在,不费吹灰之力做出最佳表现。黛安·洛菲—史丹罗塔是非曲直1994年冬季奥运滑雪金牌得主,她形容当时已浑然忘我,“仿佛已化身为一匹瀑布。”

这可以说是EQ发挥到极致的表现,能够自如地驾驭情感,充分发挥潜力。所谓驾驭并不是克制或围堵,而是因应情势做积极地增强。当一个人陷入沮丧或焦虑不安时,便等如阴滞的死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神驰的经验,尤其是做出最佳表现或超越自己的时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做爱时两个人结合为一体,浑然忘我的经验。这是很神奇的经验,最特别物是可感觉到一种本然的喜悦,甚至可形容为心移神往,一场丰富的心灵宴会。这时候你会全神贯注,精神与行为结合为一。事实上,只要你对当时所做的事稍微城市注意,或是想着“我现在做得太顺手了”,都可能使行云变成拖泥带水。真正的全神贯注是只注意到眼前极狭窄的焦点,甚而忘却身在何处。有一位外科医师便曾回忆他在一次高难度手术中的经验,手术完成后他才注意到地板上有些瓦砾,还茫然询问旁人究竟怎么回事。原来手术到一半时天花板崩塌了一大块,而他竟然浑然未觉。

神驰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时忧思是无由存在的,那种专注的程度使人暂时抛开日常生活一切俗虑。健康、经济甚至当刻的表现都忘得一干二净,这也可以说是无私的状态。然而,个人对所做的事又表现出自如的掌控能力,且能因应挑战做最佳反应。同时此人并未孜孜于求取表现,成败根本不曾担心,动力全来自行为本身的乐趣。

要进入神驰的状态有很多方式,其一是刻意对眼前事物付与高度的关注,因为全神贯注正是神驰状态的精髓。这个方式本身可构成一良性循环,要排除忧思刻意专注眼前的事物需要一定的努力与自制。但只要跨出第一步,专注力本身就成为一股动力,一方面一切忧思不易侵入,一方面做起事来不费吹灰之力。

另一个方式是从事自己很在行但难度略起能力的事,齐氏指出:“一个人面对难度略超出一般的挑战最能够贯注精神,也能比平常更加努力。太没有挑战会使人厌烦,太大的挑战又会使人焦虑。这两者之间的狭窄地带最易达到神驰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特色是在纯粹的乐趣中达到最高的效率,这种时刻绝不可能发生边缘系统席卷大脑组织的情绪失控。这种轻松但高度的专注绝不同于厌烦或疲倦时的勉强专注,或是在焦虑愤怒时的费劲。

神驰的状态不存一丝情绪杂质,只有激励人心的轻微兴奋,这是全神贯注的必然结果。很多哲学著作都谈到这种精神凝炼而至行云无疑的高明境界。

观察一上处于神驰状态下的人,会让你觉得再艰难的事仿佛都很容易,极优出的表现似乎都很自然。这种矛盾也表现在脑部的活动上:付出最少量的心力即可达成最艰难的任务,此时脑部活动可谓不疾不徐,神驰系统恰恰相反如其份地因应当刻的需求。当一个人毫不费力地全神贯注于一事,皮质的活动量会减少。这当然是很奇特的现象,理论上要完成极艰难的事,将促使脑部皮质活动量增加才对,可见神驰的状态发生在神经系统效率最高的能力巅峰期。

勉强专注时脑部皮质的活动量会增加,神驰状态则仅须少量活动即可达到最佳效果,这也可从熟能生巧的道理来了解:不管是体力的活动(如攀岩)或劳心的(如电脑程式设计),熟练之后都可提高从事该活动时的脑部效率,与初学或难度太高的活动相比较,所费的脑力少得多。同样的道理,当脑部因疲倦或紧张而减低效率时,皮质活动会较不精确,许多重叠的部分同时活动,精神无法集中。感觉枯燥无聊时也是同样的情况。反之,在神驰状态下,脑部皮质会因应情势动员精确部位的活动。这时艰难的工作不但不费力,反而有刺激脑力一新耳目的效果。

新教育模式

神驰的境界多出现在某项活动激发一个人最大潜力时,随着技巧的纯熟,要进入神驰的境界需要愈高难度挑战。太简单的工作显得枯燥,太艰难的又会造成焦虑。促使人不断追求更高造诣的部分理由,是渴望回到神驰的状态。齐氏研究过二百名艺术学校毕业已十八年的人,发现后来成为画家的人,在学生时代都体味过绘画本身的乐趣,学生时代梦想名利的人毕业后多半与本行渐离为远。

齐氏的结论是:一个人必须喜欢绘画甚于一切才能成为画家。如果你站在画架前,一心想着这幅将可卖多少钱或是批评家会有什么评语,便很难有所成就。一心一意全神贯注是创造性活动的精髓。

神驰是专精任何技艺或艺术的根本条件,也是学习的要素。读书时能进入神驰状态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这是传统考试测验不出来的。芝加哥某理科中学的学生参加某数学竞试都名列前茅,后来却渐渐分出高下。于是老师让学生平常的活动情形做追踪,请每个人带一个呼叫器,一天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所从事的活动及当时的心情。果然成绩较差的每周在家读书的时间仅十五小时,成绩较优的则记达二十七小时,前者其他时间都在游玩或与亲友聚会。

再看他们的心情纪录更显示出一个重要的讯息。不论成绩优劣,所有学生都花很多时间从事毫无挑战的无聊活动,如看电视,这也是一般青少年共有的现象。最重要的差异是学习上的,成绩优异读书时40%的时间感受到神驰的经验,成绩差的只有16%,且常常因难度太高而产生焦虑感,这些学生反而是在社交昌能得到乐趣与神驰的经验。也就是说,有些学生能充分发挥甚至超越其学习潜力。常是因为神驰的经验吸引他们主动去读书。成绩较差的则因疏于练习,不但丧失学习的乐趣,更可能因而自我设限,将来只能从少数的智能活动中得到乐趣。

提出多元智能论的哈佛心理学教授嘉纳认为,带能上能下孩子进入神驰境界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亦即以内在动机取代威胁或奖赏。嘉纳指出:“我们应顺应孩子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所属性的领域发展,孩子能进入神驰的状态表示该活动是适合他的。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能贯彻下去,孩子在学校会吵闹,多半是因为对学校的活动感到无聊,或是功课超出其能力。孩子必须从事他喜欢而又奶从中得到乐趣的事,才能有最佳的表现。”

目前有很多学校采用嘉纳的理论,他们作法是确认孩子的性向,帮助他发挥长处,与补强弱点。譬如说一个孩子天生具备音乐或运动细胞,自然在从事该活动时较易进入神驰境界。由于老师对孩子的性向相当了解,教导时多能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与程度,孩子也不再对学习怀有恐惧或厌倦。嘉纳指出:“事实证明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神驰的经验后,较能勇于接受其他领域的新挑战。”

理论上,学习技艺或知识最好是自然而然的,亦即孩子是因从事喜欢的事而产生自发的乐趣。这种最初的兴趣往往是未来成就的种子,因为孩子会发现不断浸淫该领域便可不断获得神驰的快乐。而维持神驰的要素是将个人的能力推到极限,于是便成了孩子力求精进的最佳动机。当然,我们的学习经验多半没有这么理想,多数人回想起就学期间的总印象,大概都有是无止尽的枯燥活动穿插令人焦虑的事件。教育其实也是导引EQ的一门学问。而从学习中追求神驰的快乐,的确是比较人道自然而高效的教育方式。

这出证明将情感导向积极的目的,最最重要的性向指标,所谓情感的导引上多方面的,包括冲动的克制、延缓立即的满足、调整情绪以利思考、找出进入神驰境界的途径等等。

第七章同理心的根源

前面提过情感表达障碍型的盖瑞,他对自己或别人的感情同样冷漠,令未婚妻痛苦不堪。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内陆事不明,对他人的处境缺乏感同身受的同情。当未婚妻说她心情低落,盖瑞毫不表同情;未婚妻向他表达爱意时,他又顾左右而言他。而且常对未婚妻的行为做“建设性”的批评,却不知道这些评语的杀害伤力。

同理心要以自觉为基础,一个人愈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情感,愈能准确阅读别人的感受。像盖瑞这样的人对自己感觉一无所知,当然更不可能了解周遭的人在想什么,这种人可称为情感上的音盲。他人言谈举止间或隐或显的各种音律节奏,如语调的起伏、姿态的变化、别出心裁有意涵的沉默、显有所指的轻颤等,音盲者一律置若罔闻。

当别人直接对其表情达意时,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常感困惑不已,这不但在EQ上是一大缺陷,更可说是人性方面可悲的缺憾,因为融洽的关系是人们相互关怀的基础,而融洽的关系又源自于敏锐的感受与同理心。

同理心在进入少年时,应能区分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痛苦,仅够情绪在必要时区分别人的位置,对自己的发展会产生投射。

同理心简单的说就是了解他人的感受,这个能力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销售、管理、恋爱、育儿、政治活动都无一例外。缺少这个能力可能导致极可怕的后果,心理变态的罪犯、强暴者、虐待儿童者都是显著的例子。

一般人的情感很少直接诉诸语言,多半是以其他方式表达。捕捉他人情感的关键就在判读这些非语言的讯息,如语调、手势、表情等。这方面研究最广泛的当推哈佛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索及其学生。罗森索设计了一种称为非语言敏感度的同理心测验,以一位女性表达各种情感为主题制作一录影带,所表达的情感从厌恶到母爱应有尽有,发生的场合包括因嫉妒而发怒、请求宽恕、表达感谢、诱惑等等。录影带并经过特殊处理,使用权同一画面每次只出现一种表达的管道。举例来说,有些画面(当然语音已消除)去除了所有因素,吸能看到脸部表情,有些则只能看到身体的动作,如此受测者便必须根据单一管道辨别情感。

他们针对美国等十九个国家七千多人做实验,发现对非语讯息判读力高的人有多项优点:情感调适力较高、较受欢迎、较外向、较敏感。一般而言,女性判读力较男性高。由于这项测验长达四十五分钟,有些人在受测过程中表现愈来愈好,显示具有不错的同理心学习能力,研究发出这种人与异性关系较佳,可见同理心有膈于丰富我们的爱情生活。

正如EQ的其他元素一样,同理心的敏感度与性测验、智力测验或学校考试没什么关系,这也可以代码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非语言敏感测验得到证明。一项针对性102名儿童所做的测验发现,敏感度的孩子在学校较受欢迎,情感也较稳定,在校表现较佳,虽则其智力并不比敏感度低的孩子要高,显示同理心有于学习(或是有助于获得教师的喜爱)。

人的理智动作是以语言为媒介,情感则是非语言的。当一个人的语调、手势等非语讯息有90%以上是非语言的。我们多半在无意识中接收这类讯息,我们不会特别注意讯息的性质,而只是无言地接收,然后做出无言的反应,而这种能力通常也是透过非语言的形式学习的。

同理心的形成

九个月的小望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她。十五个月大的麦可看到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自己的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过不停,麦可还会拿抱枕给他。这些情形是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焉的,该研究显示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的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两岁大的孩子带他妈妈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同样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的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爱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则他并未流泪。

19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时,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他使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到三岁半时小孩不再教育做行为模仿,而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纪录:

邻居的一个小孩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到这个阶段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很敏锐,也有的开始变得冷漠。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的玛丽安·瑞耶若与卡洛琳·斯勒做过一系列相关研究,发现同理心的差异与父母的管教方式很有关系。管教方式如果强调对别人的影响,如看你害妹妹这么难过,而不只是你怎么这么调皮,孩子的同理心会较敏锐。此外,身教也很重要,孩子会观察大人对其他人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渐塑造出长大后的反应模式。

敏感的孩子

莎拉二十五岁时生下双胞胎马克与佛莱,她觉得马克较像她,佛莱较她丈夫,其实这可能与她对待两个孩子的虽不显著、但很巨大的差异有关。小孩三个月大时,莎拉常凝视佛莱的眼睛,母亲便又回到原来的眼神追逐上,常弄到佛莱要哭出来。莎拉对马克则很少如此,马克可随时转开眼睛,母亲绝不会继续凝视。

这只是个小动作但意寓深远,一年后,佛莱明显较马克胆小而倚赖。他害怕时会把头低下或转开,避免与人相视,就像他三个月大时与母亲的眼神追逐。相反的,马克总是坦然直视对方,想要望别处时便微仰起头带着自信的笑容。

莎拉母子之所以被如此巨细无遗的观察,是因为他们参加一项研究计划,主其事者是康乃尔医学院心理治疗专家丹尼尔·史登。史登对母子间不断交换的小动作非常感兴趣,深信我们情感生活的基本观念便是在这种亲密的时刻奠定的,尤其在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感觉感同身受并予以回馈时,史登称这个过程为感情的调和。莎拉对待马克便达到调和的效果,佛莱的沟通却走了调。史登认为这修建不断进行的调和动作,影响我们长大后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其影响可能比童年时一些看似重大的经验还深远。

这种情感的调和都是无言地进行的,属于亲子关系整体节奏的一部分。史登长期拍摄亲子相处的实况,对这个问题有极精确的观察与研究。他发现母亲透过调和的动作可让婴儿知道母亲了解全的感觉。譬如说小孩愉快地尖叫,母亲会轻摇婴儿,低声应和或发出同样的尖叫声,表示认同他的快乐。或者小孩摇动搏浪鼓,母亲很快摇动身体以示回应。在这得的动中母亲必须配合小孩的兴奋程度做相对因应。这种情感微调让孩子感受到情感的联系,而且这种微调相当频繁,根据史登的观察,母亲与婴儿互动时约每分钟发生一次。

情感的调和与纯粹的模仿截然不同,史登指出:“模仿婴儿的动作只是表示你明白他在做什么,要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你必须以不同的方法回应。”

成人生活中最接近这种母子情感调和行为莫过于做爱,史登说:“做爱时彼此都会感受到对方的主观存在:情投意合,欲望交织,是一种共同沉浮的经验。”种种细密的呼应宣示的是无声胜有声的深情。做爱臻于极致是交互移情,等而下之的则完全缺少这种情感的交流。

情感失调

史登指出,婴儿透过不断的情感调和慢慢了解有人愿意分享他的感受,这种感觉约始于八个月大时(这时婴儿开始有人己之别),之后终其一生仍会因应其他亲密关系不断形塑,失调的亲子关系是很糟糕的。在一希实验中史登请母亲刻意对婴儿的行为做过度或过少的反应,结果婴儿立刻表现出惊慌或痛苦的样子。

亲子之间长期缺乏调和,对孩子的情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母亲对孩子的特定情感(快乐、悲伤、对拥抱的渴望等)一直未能做同理心的回应,孩子会渐渐逃避表达或甚至不去感受这些情绪,终而其他的情感也会萎缩消失,特别是这些感受在童年时期即或隐或显被压抑时。

同样的道理,小孩聘书会因某些不当的情绪特别容易得到畸=应而有偏好的倾向。婴儿也会“感染”大人的情绪,研究发策,三个月大的婴儿因母亲情绪沮丧,在游玩时较易表现愤怒与悲伤,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较少表现自发的好奇与兴趣。

参与史登研究计划的一个母亲持续对孩子的行为做冷淡反应,后来这个孩子竟变得较被动。史登指出:“小孩会自动控制自己,我的活跃动作反正引不赶快母亲的相对反尖,还不如静静的。“所幸这样的后果并非无可补救:”在人的一生中,人际关系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包括与亲友及至心理医师的关系。早年的失衡还是可以调整过来,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

有些心理分析师认为心理治疗做的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中医师必须时时做出回应,以示了解病患的内心状态,这很类似亲子之间的情感调和动作,有些专家称之为回映。这种回映往往间意在言外,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但仍可让病患产生有人深深了解自己的安慰感。

童年时期缺乏情感调和可能造成一生的情感伤害,而且受害才可能不只是孩子本身。有人研究过极端残酷暴力的犯罪,发现罪犯早年生活有一共同特点,不是待不定期多个寄养家庭就是在孤儿院长大,显然在情感上遭忽略,少有情感调和的机会。

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理心钝化,长期的情感虐待(严酷体罚、威胁、羞辱等)却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可能对周遭人产的情感过度敏感,对预示威胁的讯息有一种近似受过创伤而养成的警觉。童年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便常有这样的问题,长大后情感严重起伏不定,有些甚至被诊断为近似边缘型人格失常。这类人往往敏于判断男同志围人们的感受,而不少在童年时都有受虐的经验。

从神经病学看同理心

关于同理心与脑部结构的关系,最早的总索来自一些奇特难解的案例,这也是神经病学常有的现象。197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前客叶右边受损的病患有一奇特的症状:他们无法了解别人语调中传达的情感讯息,但可正确无误码率一了解别人所说的话。别人说谢谢时语带讽刺、感激或愤怒对他们而言都一样。1975年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右脑受的人有另一种问题:无法透过语调及手势表达自己情感。病患清楚知道自己的感受,但就是无法表达。两份报告的作者指出,这些受损积分都与脑部边缘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案例是加州科技学院心理治疗专家李丝露·布拉惹发表一篇报告时引述的,她的报告主题正是由生物学控讨同理心。布拉惹检视多项神经病学的发与及动物比较研究的结果,指出同理心的产生源自可仁核及其与视觉皮质的联接。

很多相关的神经病学研究都以动物(尤其是灵长类)为对象。灵长类确实有同理心的表现,且确实经过下列研究的证实:研究人员首先让恒河猴学会畏惧一种声音,方法是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被电击一下。然后让猴子学会听到声音时推一根杆子就可避免电击,接着让猴子分居中不同的笼子,彼此只能透过闭路电视看到对方的表情。首先让第一支猴子听到可怕的声音(第二支听不见),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第二支看到后竟然去推杆子,这显然是同理心的作用,甚至有些接近利他主义。

这量研究人员确定灵长类可从同类的表情判读其情绪,接着将一条细长的电极轻轻插入猴子的脑中,以记录单一神经元的活动。结果发现,当猴子看到同类的表情时,这具讯息会先传到视觉皮质,继之传到杏仁核。这正是一肌情绪讯息传送路径,值得惊讶的是另一项发现:视觉皮质一些神经元只对特定的表情或姿势有反应,如张牙咧嘴或温驯卧倒。这些神经元不同于辨识熟悉脸孔的神经元,似乎显示人脑原本就设计有对特定表情反应的机械,也就就是说,同理心是天赋的本能。

布拉惹另提出一项研究来证明,杏仁核连接皮质这条路径,对情绪判读与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式是将野生猿猴的这一神经联结节除,然后再放回野地。结果狷猴在爬树、喂饱肚子等日常事务上仍能应付,但却失去与同类情绪互坳的能力。当另一支猴子友善地接近时,它却赶快跑开,终而不定期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布拉惹指出。只对特定情绪反应的神经元特别集中于若干皮质区,这些区域愉好与杏仁核的联结最密集。显见情绪的判读需透过杏仁核与此质之间的路径,再据以做出适当的反应。布拉惹说:“这样的设计当然攸关灵长类的生存能力,当动物察觉有异物靠近时,便可激发特定的生理反应,进而极快速地判断对方的意图是攻击、求偶或其他原因。”

柏克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李文森限现人类的同理心也人相似的生理规则,他研究的对象是激烈争执的夫妻,方法很简单:将夫妻争执的情形录下来,同时测量其生理变化。事后请夫妻看带子,并叙述当时自己及对方的反应。

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配偶同步的人叙述内容最准确。所谓同步是配偶冒汗时他也冒汗。配偶心跳减缓时他也跟着减缓。也就是说,他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模仿配偶的细微生理变化。但也有人观看录影带时,身体变化仍与争执时自己的生理状况相同,这种人便完全无法掌握配偶的感觉。可见生理步调相同才能产生同理心。

当强烈的情绪驱使身体做出激烈的反应时,同理心很难产生。本身必须平心静气,才可能接收及模仿对方的细微变化。

利他主义

“莫问钟声为谁而响,不是别人,正是为你。”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名句。诗人约翰·但恩一语道出人的相互关怀源自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关怀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同理心的相反就是憎恨。所有的道德判断几乎都涉及同理心,因为道德判断总是关乎某个潜在受害者或弱势者。这炎夏例子不胜枚举。譬如说应不应该为了顾及朋友的感受须知善意的欺骗?你是否应放弃一个重要的宴会,如约去探望病中的友人?还有安乐死的问题等等。

提出这些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同理心的霍夫曼,他认为同理尽是道德的基础,因为促使人们互相帮助的动力就是对弱势者的处境感同身受,小孩甚至仿如自己跌倒似地躲进母亲怀里撒娇。之后小孩开始有有己之别,会主动拿玩具安慰别的孩子。到约三岁大时,孩子开始了解每修正人有自己的情绪,于是对于显露情绪的种种线索较敏感,譬如说他可能为了顾及其他孩子的自尊,在对方哭泣时刻意不去特别注意。

孩子到更长大一些时,同理心的发展更超成熟,渐能了解痛苦不只是表面看到的,而往往源自个人的境遇或更复杂的原因。于是孩子能够同情整个族群的命运,如穷人、被子压迫者或社会边缘人。这种同情心可能构成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启发减轻世间不幸与不义的力量。

许多道德判断与义举都是源自同理心,如英国哲学家约翰·米尔所说的“移情而生的愤怒”,意指“看到别人受伤害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在理智与同理交互作用下……自然会产生报复心理。”米尔称之为“正义的守护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另一个例子,研究显示旁观者对受害者的同理心愈浓,愈可能拔刀相助。此外,同理心也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举例来说,在德国与美国所做的研究都显示,同理心愈浓的人赞成资源应依人们的需求分配。

犯罪心理

亚瑞·艾卡特的名字对读者也许很陌生,但若说他是美国花式溜冰选手佟亚·哈汀的保镖,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就是他派人去暗算与哈汀角逐1994年奥运金牌的对手南西·克瑞根。克瑞根因膝盖被打伤错过重要的训练。后来艾卡特在电视上看到泣不成声的克瑞根,懊悔之情油然而生,乃向朋友吐露心声,才揭露这件蠢动一时的案子。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

可悲的是那些犯下惨无人道罪行的人通常都缺乏同理心,这是强暴犯、儿童虐待犯或家庭暴力犯常见的共同问题。正因为他们对受害者的痛苦视若无睹,才能以种种借口合理化其犯行。强暴犯会告诉自己“女人其实喜欢被强暴”或“女人抗拒其实是以退为进”,性骚扰犯的借口可能是“我是在表达对孩子的爱”,虐待儿童的父母则认为那才是适当的管教方式。这些借口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因为上友谊赛问题接受治疗的病患自述进行或计划犯行时的心理。

这类罪行的发生往往是情感恶性循环和一个环节,使其在犯罪时同理心完全泯灭。以儿童性骚扰为例,通常犯罪者先产生愤怒、沮丧、寂寞等感觉,譬如说看到电视上爱恋中的情侣,自怜孤单而感到沮丧。于是尝试在幻想中寻求慰藉,通常都是与孩童产生温馨的友谊,但看来渐走向性幻想而以自慰结束。犯罪者的寂寞因此得到纾解,但这只是短暂的,继而产生更强烈的沮丧与寂寞。于是犯罪者开始想到将幻想付诸行动,告诉自己“只要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就不算伤害”“对方如果不愿发生性关系自可抗拒”。

这时性骚扰是透过变态的幻影来看待受害者,而无法对小孩子真正的感受产生同理心。后续的犯罪细节都与这种情感冷漠有关,包括如何使受害者落单,仔细模拟犯罪过程到实际犯罪。犯罪者将幻想中顺服的孩童形象投射在受害者身上,因此在他们眼中受害者仿佛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他们看不见受害者的挣扎、恐惧、厌恶的反应,否则也就不可能犯罪了。

对这类罪犯的一种新的治疗法,便是针对同理心的缺乏对症下药,其中一项是让犯罪者阅读让人心痛的罪行细节,但是采取受害者的叙述观点,观看录影带中受害者泣诉被子骚扰的痛苦。然后请犯罪者以受害者的角度叙述其犯行,想像受害者的感受,以受害者的角度回答关于犯罪过程的问题。最后请犯罪者参与犯行的模拟重演,但这一次他必须扮演受害者。

这种治疗方式是佛蒙特监狱心理专家威廉斯·皮塞斯发明的。他告诉我:“对受害者的处境产生同理心,可改变犯罪者的观点,如此他甚至在幻想中也很难否定对方的痛苦。”这可使犯罪者在抵抗不正当性冲动时有更强烈的动力。在狱中接受过这类治疗的罪犯,再犯的比率是未受治疗者的一半。如果没有这股因同理心产生的动力,其他治疗都很难奏效。

不过,在要另一种罪犯:心理变态者的脑中灌输同理心,希望渺茫得多。心理变态者通常个性迷人,即使犯下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也无丝毫悔意。这种人完全无法为人设身处地设想或同情别人或感到一丝良心谴责,这种情感上的严重缺陷是很能解释的,其中一个原因似乎是他们无法做任何情感的联想。例如有些残酷的连续杀人犯以看到受害者临死受苦为乐,可说是心理变态的极致。

而且心理变态极善于说谎,为达目的可说出任何谎言,无动于衷地玩弄受害者的情感。十七岁的洛杉矶帮派份子费洛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在一次疯狂枪杀中使用权一对母子残废,事后却沾沾自喜毫无悔意。作家里恩·冰曾为了撰写一本关于洛杉矶帮派的书而访问费洛,费洛便在车上露了一手,他告诉里恩他要给邻车两个家伙颜色瞧瞧。里恩记述这段经过:

邻车的人意识到有人在看他,略望向我们这边。当他触及费洛的眼神时眼睛张大了一点,然后便匆匆转开低下头去。我在他眼中清清楚楚看到一样东西:恐惧。

费洛让里恩见识他刚刚的眼神:

他直视着我,整张脸仿佛变魔术似地陡然变色,这是一张梦魔中的脸,令人望而生畏。它告诉你,如果你胆敢回视,如果你胆敢向这个孩子挑战,你最好能站稳脚根。他的眼神显示他什么都不在乎,不论是你死或他亡,他都不在乎。

当然,犯罪是极其复杂的行为,有些解释完全与生物学无关。一种理论是,生存在暴力充斥的环境中,异常的情感表现技巧或犯罪可能对生存下去较有利,同理心太敏锐反而不利。事实上,顺应情势去除同理心在很多时刻几乎是一种“优点”,如负责审讯犯人或商场上的投机分子。根据一些独裁国家中专事刑求的狱吏的自白,他们都努力不去感受被刑者的痛苦,以免影响“职务”。很多理由会使人走向操控他人的情感的道路。

另外一种缺乏同理心的现象,是在研究以残酷手段殴妻的案例时无意间发现的。专家研究经常殴打或以刀枪威胁妻子的人,发现多数人表现出异常的生理反应,他们并不是在盛怒之下出手的,而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冷酷行为。当他们的怒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心跳竟然不升反降,这表示他们的行为虽然愈来愈暴力,生理上其实愈超冷静。显见这是有计划的恐怖行为,以威胁手段达到控制妻子的目的。

这类冷血的丈夫与一般殴妻者不同,他们在家庭以外较易有暴力行为,如喝酒打架或与同事亲戚不和。多数殴妻者都是出于冲动,可能因被拒、嫉妒、害怕被抛弃而感到愤怒。这种计划型的殴妻者则会毫无来由的打老婆,而且一旦出手,不管老婆怎么做都无法遏止其暴力行为。

有些专家认为心理变态者会如此冷酷而缺乏同理心,可能源自某种神经方面的缺陷。专家采用的两种证明方式都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路径有关。一种方式是让实验者看字母次序打乱的字与中性的字会有不同的反应:辨识第一种字的速度很快,脑波的形式也不同。心理变态者则没有这种区别,显示负责辨识字的语言皮质,及负责赋与字义的边缘系统的连接出了问题。

负责这项实验的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他认为这显示心理变态者对富情感意涵的字理解力较差,也显示情感的浅薄。他指出,心理变态者的冷酷无情可能是因为杏仁核及相关路径的运作有缺陷。他早期一项研究发现:即将接受电击的心理变态者毫无恐惧的反应,这与一般人面对痛苦的反应大相违背。正因为面临痛苦不会引发焦虑感,心理变态者对其行为可能招致的微罚毫不在乎。也因为他们对恐惧没有感受;,对受害者的痛苦与恐惧也无法产生同理心或同情心理。

第八章社交技巧

六岁大的蓝尼原本与三岁半的弟弟优伊在玩积木,不久便困优伊将积木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煤田耐烦,一怒之下咬了优伊一口,优伊立刻哇哇大哭。母亲一听跑进来斥责蓝尼,命他将积木收拾好,这结蓝尼而言显然是极不公正的处置,止不住也哭了起来。母亲正在气头上,根本充耳不闻。

结果安慰蓝尼的是最不可能的人——优伊,原本被欺负的人看到哥哥了反倒过来安慰他。下面就是兄弟两的对话:

先是听到优伊恳求的声音:“蓝尼别哭,别哭了好不好?”

但蓝尼仍哭过不停,优伊眼见恳求无效,转而向母亲求助;“妈咪,蓝尼在哭泣。看,蓝尼在哭耶。”接着他又转向哥哥,像妈妈似地拍拍他,一边安慰首:“蓝尼乖,不哭。”

蓝尼仍抽噎不止,于是优伊又采取另一项策略,帮忙收拾积木,同时很好心一说:“我帮你收拾积木好不好?”

蓝尼依旧没有停止哭泣,计谋百出的段伊又想到另一招——转移注意力。他拿出玩具车给哥哥,想让他忘记刚刚发生的小小悲剧。“车里有个人耶!蓝尼,你看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蓝尼一兴趣都没有,仿佛悲不可抑似地泪流不止。母亲看得不耐烦,终于使聘书传统的管教的法宝:“你想挨揍吗?”蓝尼嘀咕着说:“不想。”

“那就拜托你别哭了。”母亲的语气坚定而带着愠怒。

蓝尼可怜兮兮地哽咽着说:“我是不想哭泣啊。”

这让优伊想起最后通牒一招,他学着母亲的权威口气威胁道:“蓝尼不许哭,不然打你屁股。”

这个故事显示出两岁大的孩子在处理别人的情感时懂得多么复杂的技巧。为了安慰哥哥,优伊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恳求、求助另一个人(可惜母亲未伸出援助之手)、以身体语言安慰、帮忙收拾积木、转移注意力、威胁、直接命令等。显然这些策略是优伊自己难过时体验过的,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随机应变立刻派上用场。

当然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这么善解人意,有的小孩可能会借机报复,让哥哥哭得更凶/同样的策略也可采取行动进一步左右对方,但即使是心怀恶意也是一种情感能力的表现,表示小孩有能力认知他人的情感,并采取行动进一步左右其情感。而左右他有的情感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艺术。

幼儿要展现这种人际能力以前,必须先达到某种程度的自制力,开始能够压抑自己的愤怒、难过、冲动、或兴奋;尽管孩子的尝试常常失败。自身要能心平气和才可能掌握别人的情感,这种自制力在两三岁幼儿身上开始显现。孩子能够耐心等待而不哭泣,有时会采取说理求情等手段(当然有时还是会哭闹起来),不再一味胡发脾气,时而展现成熟的耐性。儿童约三岁时开始出现同理心的反应,优伊会那努力安慰哥哥便是出自同理心,或者说同情心的根源。由此看来,掌握他人的情感(人际关系的高度艺术)必须先具备两项技巧:自我掌握与同理心。

人际技巧便是以此为基础慢慢培养起来的,即使是最聪明的人,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也很难有成功的人际关系,甚至给人傲慢、可厌或迟钝的感觉。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与接触时常可居主导地位,容易打动别人,能享有丰富的亲密准确度,具说服力与影响力,同时又可让人觉得自在。

自情感的表达是很重要的社交能力,保罗·艾克曼指出社会对情感表达的时机与方式有一套规则,亦即他所谓的表情规则。不同文化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艾克曼及其日本同僚便帝请一群学生观看少年土著行割礼仪式的恐怖影片,借以研究学生的表情。这些日本学生每当有较具权威的人士(如长者)在场时,脸上仅有些微的表情。独自观看时(实际上被隐密的录影机录下来),则明显地露出痛苦、恐惧、厌恶的表情。

这里试列举几种基本的表情规则。一是尽量抑制情感的表现;这是日本人在权威人士在场时的典型表现,譬如上述实验中的学生便都戴上了假面具。一是夸张的表情;前面提过一个七岁大的孩子因被哥哥欺负,夸张地愁眉苦脸颤抖着嘴唇向母亲哭诉,即是最佳例证。第三种是替代表情;有些亚洲国家认为拒绝别人太失礼,多会做虚假的应允。一个人运用这些策略的时机与技巧,与其EQ的高低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很早就开始学习这些规则,其中一个管道是明确的言教。譬如说孩子生日时祖父送了一份他很不喜欢的礼物,我信可能会教孩子不可露出失望的样子,这就是表情规则的教育。但更多时候是透过身教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有样学样。教育时应注意情感既是媒介,本身也承载一定的讯息。当父母告诉孩子要“微笑说谢谢”时,如果口气严厉而冷淡,得到的恐怕是反效果,小孩子很可能绉着眉头冷冷地简短说谢谢,听在祖父耳里自然也是两样;前者虽是误导的讯息却让他很高兴,后者必然使他难过不已。

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接受者的影响是立即的。小孩子学到的教训可能是:“如果真情感受会伤人,你应该隐藏起来,代之以较不伤人的假情感。”这样的规则已不只是社交礼仪的一种,更攸关我们的情感对他人的影响。谨遵规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反之则可能酿成灾难。

演员当然是表情达意的专家,他们就是凭借丰富的表情引发观念的反应。有些人的确具备天生的演员才华,但因为每个人接受的身教不同,情感表达技巧自是高下迥异。

有的人人际关系不成功,主要有这些原因:

易溶入弱点处;

承受能力差,出现放纵;

受否定时容易出现激怒;

沟通不良,骤下结论;

自身迟钝。

感染力

越战初期一排美国士兵在某处稻田与越共激战,这时突然有六个和尚排成一列走过田埂,十足镇定地一步步穿过战场。

美国大兵大卫·布西回忆道:“这群和尚目不斜视地笔直走过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向他们射击。他们走过去以后,我突然觉得毫无战争情绪,至少那一天是如此。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停了焉,就这样休兵一天。”

这些和尚的处变不惊在激战方酣时竟浇息了士兵的战火,这正显示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理:情绪会互相感染。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一般的情况没有这么直接,而是隐藏在人际接触的默默交流中。在每次接触中彼此的情绪互相交流感染,仿佛一股不绝职缕的心灵暗流,当然并不是每次交流都很愉快。这种交流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譬如说同样一句谢谢可能给你愤怒、被忽略、真正受欢迎、真诚感谢等等不同的感受。情感的感染是如此无所不在,简直可比拟为一种病毒。

我们在每一次人际关系接触中不断传达情感的讯息,并以此讯息影响对方。社交技巧愈高明的人愈能自如地掌握这种讯息。社交礼仪其实就是在预防情感的不当泄露破坏人际和谐,如果将这套礼仪运用在亲密关系上必然让人感到窒息。情感的收放正是EQ的一部分。比较受欢迎或个性迷人的人通常便是因为情感收放自如,让人乐于与之为伍。善于安抚他人情绪的人更握有丰富的社交资源,其他人陷入情感困境时必然会求助于他。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情感转变机制,只是有时变好有时变坏。

情绪的感染通常是很难察觉的,专家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请两个实验者写出当刻的心情,然后请他们相对静坐等候研究人员回来。两分钟后研究人员罪恶了,请他们再写出自己的心情。注意这两个实验者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一个极善于表达情感,一个则是喜怒不形于色。实验结果后者的情绪总是会受前者感染,每一次都是如此。

这种神奇的传达是如何发生的?很可能是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现,诸如表情、手势、语调及其他非语言的形式,从而在心中重塑对方的情绪。这有点像俄国导演史坦尼拉夫斯基所倡导的表演逼趄法,亦即要演员回忆产生某种强烈情感时的表情动作等,以便重新唤起同样的情感。

日常生活的情感模拟是很难察觉的,瑞典乌普夫沙拉大学研究人员伍夫·丁柏格研究发现,人们看到一张微笑或愤怒的脸时,会感激同样的情绪,这可以从脸部肌肉细微改变得到证明,但这改变须透过电子仪器侦测,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情绪的传达通常都是由表情丰富的一方传达给较不丰富的一方,也有些人特别易于受感染,那是因为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非常敏感,因此特别容易动容,乍到煽情的影片动辄掉泪,和愉快的人小谈片刻便会受到感染(这种人通常也较易产生同理心)。

俄亥俄州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波在这方面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光是看到别人表达情感就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尽管你并不自觉在模仿对方的表情。这种情绪的舞动、传达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际互动的顺利与否便取决于这种情绪的协调。”

观察两个人谈话时身体动作的协调程度(通常彼此并不自觉),可了解其情感的和谐度。诸如适时的点头表示赞同,或两人同时改变坐姿,或是一方向后一方倾前,甚至可能是两个人以同样的节奏摇动椅子。这种动作的协调与史登所观察到的母子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作的协调似有利于情绪的传送,即使是负面的情绪也不例外。有人做过下面的实验:请心情沮丧的妇女携同男友到实验室讨论两人的感情问题,结果发现两人的非语言讯息愈是一致,讨论完后男友的情绪愈糟,显示他们已感染了女友的沮丧。

师生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形,研究显示上课时师生的动作愈协调节器,彼此之间愈觉得融洽、愉快而兴趣高昂。一般而言,动作的高度协调表示互坳的双方彼此喜欢。从事上述实验的奥瑞岗大学心理学家法兰克·柏尼瑞告诉我:“你与某人相处觉得是否自在,其实与生理反应有关,动作协调才会觉得自在。而协调与否又与投入的程度有关,十分投入的双方正负面的情感都会紧密交织。”

简而言之,情绪的协调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这与前面所说的亲子情感的调和并无不同。卡西皮指出,人际关系的好坏与情感协调能力很有关系。如果你善于顺应他人的情绪或使别人顺应你的步调,人际互动必然较为顺畅。成功的领导者或表演者便是能够使千万人随着他的情绪共舞。拙于传达或接收情绪讯息的人,在人际互动上总是滞凝难行,因为别人与其相处易感不自在,虽则他们可能说不出任何理由。

人际互动中决定情感步调的人,自然居于主导地位,对方的情感状态将受其摆布,这与生物学的生物时钟热爱接近。譬如说对跳舞中的两个人而言,音乐但是他们的生物时钟。在人际互动上,情感的主导地信通常属于较善于表达或较有权力的人。通常是主导者较多话,另一个人较常观察主导者的表情。高明的演说家(如政治空或传道家)便极擅长带动观众的情绪,夸张地说就是玩弄对方的情绪于股掌之间,这正是影响力的本质。

基本社交智能

瑞奇与罗优上同一家幼稚园,下课时间他们和其他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瑞奇突然跌倒碰伤膝盖,哭了起来。所有小朋友都照样往前跑,只有罗优停下来。瑞奇慢慢停止哭泣,这时罗优弯下腰摸自己的膝盖说:“我也受伤了。”

汤玛士·海奇认为,罗优的表现是人际关系的最佳范例,海奇与嘉纳同样服务于实行多元智能教育的宽广学校。罗优对同伴的情感表现出异常的敏感,而且很快地与他建立关系,他是唯一注意到瑞奇的处境而尝试安慰他的人,虽则他的安慰方式不过是抚摸自己的膝盖。这个小动作却显示9出建立人际准确度的能力,这种技巧是维持任何亲密关系(婚姻、友谊或事业伙伴)的关键。海奇与嘉纳指出人际智能的四大要素是:

组织能力:这是领导者的必备技巧,包括群体的动员与协调能力。剧院的导演与制作人、军队指挥官及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多具备这种能力,表现在孩子身上则常是游戏场上的带领者。

协商能力:这种人善于促裁与排解纷争,适于发展外交、促裁、法律、事业购并等。表现在小孩子身上则常为同伴排能解纷。

人际联系:亦即罗优所表现的同理心,这种人深谙人际关系的艺术,容易认识人而且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更是忠实的伴侣、朋友与事业伙伴,事业上是称职的销售员、管理者或教师。像罗优这样的小孩子几乎和任何人都可相处愉快,容易与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自己也乐在其中。这种孩子最善于从别人的表情判断其内心的情感,也最受同伴的喜爱。

分析能力:敏于察知他人的情感动机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深刻的亲密关系,心理治疗师与咨商员是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例子,若再加上文学才华则可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或戏剧家。

这些技巧是人际关系和润滑油。是构成个人魅力与领袖风范的根本要件。具备这些社交智能的人易与人建立关系,长于察言观色,领导与组织能力俱强,更是鲁仲连式的人才。这种人可说是天生的领导者,能够充任集体情感的代言人,引导群众走向共同的目标。也因为与其共处是如此愉悦自在,这种人总是广受欢迎。

变色龙

人际能力其实是建立在其他EQ的基础上,譬如说社交能力好的人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懂得因应对方的招式拆解,进而随时对自己的表现做微调,以达到预计的效果。从这个观点来年,人际能力高明的人实与高明的演员无异。

然而你必须同时清楚掌握个人的需要,才不致成为一个空洞的交际人,虽广受欢迎而内心空虚无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便是持这种看法,他研究发现一些高明的社交变色龙极善于提升自我形象,其心理状态却正如文学家奥登所说的,其自我观感“迥异于为使自己受欢迎而营造的形象”。如果你的社交技巧超越自知之明,便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困为社交变色龙原就具备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史耐德发现这种人通常能给人绝佳的印象,但极少有稳定而满意的亲密准确度,当然,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在忠于自我与社交技巧之间取得平衡。

社交变色龙很容易为了赢得认可而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在公开场合与私下生活戴的是不同的面具。心理分析家海连娜·戴伊志称之为“面具型性格”,可根据周遭人们的反应弹性变换性格。史耐德告诉我:“有的人公私场合表现出一致的性格,有的人却像万花筒似地让人眼花缭乱。就好像伍迪艾伦的人物赖利格一样急于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这种人会行观测对方的期望再做回应,而不会坦承心中的感受,而且会为了维持良好的关系故意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表示友善。在不同的情况下一,他们可以有判别若两人(或多人)的表现,一会儿是活泼的花蝴蝶,一会儿是保守的谦谦君子。当然,某些行业确实需要这样的技巧,如演艺界、法律、销售、外交、政治等。

有的人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变色龙,有的人却能在社交技巧与真实情感间到得平衡,关键困素在于是否能忠于自我,亦即无论如何都能坚持内习深处的感受与价值观,甚至可能为了揭穿谎言不惜与人对立(不惜与人对立的人:有勇气,但方法欠缺),而这种勇气正是变色龙所欠缺的。

社交低能儿

西索是个聪明人,是大学外语第的高材生,也是杰出的翻译人才。但他在某些方面却又十足低难,连最简单的社交技巧都缺乏,既不懂得如何与人闲聊,长时间相处更是捉襟见肘。总之,他拙于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女性共处时更是如此,以致西藏自治区索怀疑自己是否“本质上有同性恋的倾向”,并因此求助心理医师,实则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引壕这个故事的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拉金·菲利普他认为西索的问题源自孩提时未能学习基本的社交互致力。西藏自治区索小时候应该学到的是:坦然直接与人对话,主动与人接触,交谈时要积极投入而不是被动地答是或不是,适时表达感谢,进出时让他人先行,做客时耐心等候被子接待……常说请和对不起,以及许多我信三岁就开始学习的基本道理。

我们很难判断西索的问题究竟源于和才疏于教导,或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却可由这个故事窥知人际互动的意义与不成文的意义与不成文的社交规则。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于使人际互动的双方感到自在,不懂规则的人不只是缺乏社交手腕,更拙于处理他人的情感,反到之处总是造成不快或不安。

我们周遭不乏西索这样的人;交响曲有人不知适时结束谈话,对一切明喻暗示皆视若无睹地继续高谈阔论,或者不停地谈论自己,对其他人一概没有兴趣,不管你如何尝试把话题转开,他们依旧坚定不移,或者不断刺探他人的隐私。这些反常的社交演出都显示出人际互动的基本课程没有及格。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调息障碍,意指对非语言的讯息缺乏认知能力,据统计约有十分之一的孩童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些孩童表现在外的可能是对个人的空间认识不清,与人谈话时会站得太近或者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别出心别人的地方,或是对身体语言或脸部表情的认知或运用不当,或是不善以音调表达情感,以致说话时声音太尖锐或太单调。

人际技巧拙劣的孩子常会被同伴排挤,因此有不少人致力研究如何发现孩子的社交问题。这类孩子之所以不受欢迎倒不是因为会欺侮同伴,多半是因为不懂得与人面对面相处的基本规则,特别是不成文的规则。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孩子,可能被视为愚笨或教育程度差,但如果是拙于非语言的人际互动规则,同伴可能认为他很“奇怪”而退避三舍。这类孩子通常很不善于语言的情感表达,因而会不自觉地传达让人不安的讯息。

艾莫瑞大学心理学家史帝芬·诺威基专门研究儿童的非语言能力,他指出:“拙于判别读及表达情感的孩子常易有挫折感。对别人的反应常觉莫名其妙。要知道任何行为都附带有非语言的情感表达,你不能停止脸部表情或姿势,也不可能隐藏语调。如果你传达的是错误的情感讯息,你将无法理解别人的反应;可能被拒绝了还不明白为什么。譬如说你自觉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给别人的印象却是过于激动或愤怒,于是其他孩子也对你表示愤怒,结果你必然是一头雾水。渐渐地你觉得无法掌控他人的反应,也无法预测自己所造成的印象,于是无力、沮丧、冷漠等感受便慢慢浮现出来。”

这类孩子不但易被孤立,课业的表现也多不尽人意。拙于社交的孩子可能误解老师的意思或做出错误的反应,因此而产生的困惑与焦虑又会影响学习效果。专家曾对儿童的非语言每感度做过实验,发现误读情感讯息的孩子课业表现不如其他同等IQ的孩子。

“我们讨厌你”

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关卡,这时他的社交技巧将面临最痛苦而无人逃避的考验:面对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而觉得不得其门而入。在这关键的一刻别人会喜欢你或厌恶你,接纳你或排挤你,,都是毫无掩饰地公然表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人,特别喜欢研究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发现人缘好与不好的孩子,采取的策略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发现更突显出对各种情感与人际调息的注意、解读与因应能力有多重要。看到一个孩子徘徊在一群游戏的团体之外却不其门而入,的确让人很心疼,钽这却是多数孩子共有的经验,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孩子有时也会被排拒。一项针对小学二、三年级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同学想要加入一游戏的团体被拒的机率是26%。

幼儿在排拒他人时,常间接表达出负面的情感判断,有时甚至担白得有些残忍。下面是几个五岁大孩子的对话。芭芭拉、南茜与比尔正在玩狗熊与积木,琳达旁观了几分钟,尝试走过去坐在芭芭拉旁边,开始玩狗熊。芭芭拉转向她说:“你不可以玩!”

“可以,”琳达反驳:“我也可以玩。“

“不可以,”芭芭拉不客气地说:“我们今天不喜欢你!”

比尔尝试为琳达辩护,也遭南茜围剿:“我们讨厌她。”

这是所有孩子都害怕听到的一句话:我们讨厌你,因此他们在加入一个新团体时都会格外谨慎。这种焦虑感和成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譬如说我们参加一个与会者都不太认识的派对,看到一群状甚熟悉的人聊得正起劲,又活如何加入,可能便产生同样的焦虑。诚如某研究人员所说的,正因为这个关键时刻对一个孩子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中很快判断出孩子的社交技巧。”

通常新加入的人会先旁观一会儿,然后尝试性加入,谨慎地慢慢采取主动。影响孩子是否被接纳的重要因素,包括是否能进入该团体的指涉架构,亦即明白正在玩的是什么游戏,哪些行为是不适当的等等。

有两大禁忌几乎一定导致被排拒:太急于取得领导地位及与其他人显得不搭调。人缘差的孩子却常常会犯了大忌,比如以强硬的姿态加入,突然改变话题,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直截了当反对别人的意见等等,目的显然都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只可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被忽略就是遭排斥。相反的,人缘好的孩子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加入,并表现也接受该团体的意思,而且会等到自己的地位获认可后再主动提出意见。

前面提到表现出高度人际智能的五岁的罗杰,海奇观察发现,罗杰要加入一团体以前会先做观察,然后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最后主动与人交谈,进而完全加入,这的确是很高明的策略。举个例子,罗杰与瓦伦玩一种游戏,将小石子当做炸弹放入袖子里。瓦伦问罗杰他要坐直升机或飞机,罗杰并不直接回答,反问他:“你是坐直升机吗?”

这段看似无关紧要的对答正显示罗杰对别人的想法很敏感,且懂得据此维系彼此的关系。海奇的观察是:“罗杰时时留心玩伴的想法与作法,因而能真正地玩在一起。我看到的很多小朋友都只是坐上自己的直升机或飞机,然后便各自分飞。”

一个真实故事

如果说安抚他人痛苦的情绪是实效技巧的表现,那么妥善对待一个盛怒中的人,可能是最高难度的表现。根据我们对愤怒的控制及情绪感染的研究,面对一个愤怒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转移他的注意,对他的感受表现同理心,理而带引他产生较愉悦的感受;这种以柔克刚的道理与柔道差相仿佛。

下面转述泰瑞·道森所说的一个故事就是极佳期的例证。道森是50年代最早去日本学习合气道的美国人之一。有天下午他坐东京的地铁要回家,车上遇到一个酒气冲天的壮硕男子,看样子是个工人,脸色阴沉地仿佛要打架滋事。这人一上车来就颠颠倒倒,把一车子的人吓得半死,只见他高声诅咒,把个怀抱婴儿的妇人撞得跌在一对老夫妇身上,老夫妇吓得与其他乘客奔逃一车厢另一端。那醉汉又继续冲撞别人,但因醉得太厉害而失准,紧急抓住车厢正中央一根铁柱子,大吼一声想将经连根拔起。

当时的泰瑞每天练八个小时的合气道,体能正处于最佳状态,这时他觉得应该站出来干预,以免其他人无辜受伤。但他想起合气道老师的话:“合气道是种调和的艺术,凡是心存干戈之念的人,便破坏了与宇宙的和谐。如果你想要屈服于别人,自己已立必败之地。学合气道是为了解决冲突,而不是制造冲突。”

泰瑞开始学艺时已答允老师绝不主动寻事,只有自卫时可动武。现在他自认终于有机会小试牛刀,而且理由绝对充分。此时其他乘客都僵坐不敢动弹,泰瑞便慢条斯理站了起来。

醉汉一看见他便吼道:“啊哈!一个外国佬!教你认识认识日本礼仪!”接着便作势准备出击。

就在醉汉将动未动之际,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宏亮而且愉快得有些奇怪的声音:“嗨!”

那仿佛是好友久别乍逢的欣喜,醉汉惊讶地转过身去,只见一个年约七十着和服的矮小日本老人。老人满脸笑容地对醉汉招了招手说:“你过来一下!”

醉汉大踏步走过去,怒道:“凭什么要我跟你说话?”这时泰瑞目不转睛地雷注意他的动作,准备一有不对就立刻冲过去。

“你喝的是什么酒?”老人眼睛充满笑意地望着醉汉。

“我喝清酒,关你什么事?”醉汉依旧大吼大叫。

“太好了,太好了,”老人热切的说“我也喜欢清酒。每天晚上我都和太太(六十五岁了)温一小瓶清酒,拿到花园,坐在木板凳上……”接着又说起他后园的柿子树,各种水果,以及夜品清酒的雅兴。

醉汉的脸色渐渐柔和起来,紧握的拳头也松开了。“我也喜欢柿子树……”他的声音愈来愈小。

老人愉快地问他:“你一定也有个不错的老婆吧?”

“不,她过世了……”他哽咽地开始说起他的悲伤故事,如何失去妻子、家庭和工作,如何感到自惭形秽。

这时泰瑞要下车了,他走过时听到老人鼓励醉汉把所的的必事都说出来,只见醉汉斜倚在椅子上,头几乎是埋在老人的怀里。

这就是EQ的精彩表现。

第九章亲密的敌人

佛洛伊德曾对六门徒艾瑞克·艾瑞克生说,真正成熟的人必具备爱与工作的能力。果直如此,成熟的人恐怕愈来愈稀有,依目前社会上结婚与离婚的趋势来看,EQ显然是愈来愈不容忽视。

先来看离婚率,目前每年的离婚率的确有缓和的趋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婚夫妇未来离婚的机率却有攀升的现象。整体的离婚率虽不再增加,离婚的风险其实是转移到新婚夫妇身上。

比较各年份的结婚者的离婚率可以得到更清楚的印象,例如美国1890年结婚的人有十分之一以离婚收场,1920年结婚的人离婚率增加为18%,50年代结婚的更攀升到场0%。70年代结婚的有一半劳燕分飞,90年代结婚的离婚率预估将高达67%。如果这个预估是准确的,表示新婚的人只有三分之一可望白头偕老。

有人会说离婚率的提高不见得是因为EQ降低,反倒比较可能是因为社会压力日益腐蚀。过去即使是最不堪的怨偶,也可能因社会赋予离婚的禁忌标志,或妻子对丈夫的经济倚赖等因素而勉强相守,现在这些因素已逐渐瓦解。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大力既已不足以支撑婚姻,那么夫妻要能长相厮守就更要倚赖情感的力量了。

夫妻和谐与失和的问题近年来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最大的突破当属精密的生理测量,据此我们得以随时追从夫妻相处过程的细微情感变化。丈夫吵架时的肾上腺素增加、血压升高,或是妻子脸上转瞬即逝的细微情绪讯号,都逃不过现代科学家的精密仪器。透过这些生理测量,我们可以找出隐藏在夫妻相处困境背后的生物因素,进而揭露婚姻生活存续的情感因缘。事实上很多问题可溯及早年的两性情感差异。

他与她

有一次我到一家餐厅吃饭,进门时看到一个年轻人气冲冲地走出去僵硬的表情愠怒未消。紧跟在他身后一个少妇跟着跑出来,气急败趟地追追打他的背部,一边咕道:“你这个杀千刀的!你为什么不能对不起我好一点?”她这前后矛盾的诅咒加恳求,以及他的背对着她的姿态,象征着所有怨偶的关系:她要求对话,他不断退求。婚姻咨询专家早就发现,当一对怨偶走到寻求咨询或治疗的地步,通常都是陷入这种一进一退的模式:常常是他抱怨她的要求与脾气不可理喻,她怨恨他对她的话毫不在意。

这个现象显示婚姻生活中两性的情感模式经常抵触,这种差异也许有生物的背景,但与两性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也很有关系。这方面的大量研究发现,造成两性情感差异的不仅是男女所玩的游戏不同,也因为小孩子总是害怕被嘲弄有异性朋友。一项研究发现,四岁大的孩子约有一半的异性朋友,六岁大的孩子只有20%,到八岁则几乎没有任何异性朋友。两性世界自此分道扬镳,要到开始约会后才又交叉在一起。

此外,在情感处理方面男女所受的教养也非常不同。一般而言,父母说故事给女儿讨论情感的问题(除了愤怒以外)。女孩接收到的情感方面的讯息远多于男孩,父母说故事给女儿听时使用较多富情感的字眼,母亲与女儿玩耍时表现较多样的情感,母亲也较常与女儿详细讨论情感的本质,但却常与儿子谈论愤怒等情绪的因果关系(可能带有预防闹事的教育意义)。

李丝丽·布罗迪与茱蒂丝·霍尔总结两隆情感差异的研究指出,女性的语言能力比男性成熟得早,因此较善于情感的表达,比男孩懂得运用语言探索情感,较少以暴力等方式做为情感表达的方式。反之:“我们较不鼓励男孩把情感说出来,于是男孩对自身及别人的情感状态较不敏感。”

你根本不了解

十岁时男女孩直接表现攻击性的比率约略相当,被激怒时都会公然反抗。到十三岁时两性之间便出现明显的差异,女孩变得较善于技巧性的攻击策略,诸如排挤、耳语、迂回争斗等。男孩则完全不会使用这些策略,被激怒时依旧正面对抗。事实上,男性一直到成人后对多样的情感表达都不及女性擅长。

女孩一起玩时多采亲密的小团体方式,强调的是减少敌意与促进合作,男孩则是大团体的游戏,强调的是竞争。我们可以从游戏因一人受伤而中断的情形了解两者的差异。某一男孩受伤时,他应退出游戏并停止哭泣,好让游戏继续进行。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女孩堆中,大家会中止游戏,围绕在哭泣的女孩身旁安慰她。这正显示出哈佛学者卡洛·季利根所称的两性主要差异:男孩以坚毅自主与独立为傲,女孩则自认为是群体的一环。也因此男孩在意是失去自主,女孩害怕的是关系破裂。黛博拉·田南在《你根本不了解》一书也指出,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使得两性在对话时有很不同的预期,男性以就事论事为主,女性寻求的是情感上的联系。

相反的情感教养导致两性的差异,女孩变得善于判断语言与非语言的情感讯息,懂得自我感受的表达与沟通,男孩则力求减低脆弱、愧疚、恐惧、受伤等情绪。这种差异并不是专家想当然尔,而是有充分的科学证据。举例来说,数百份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富同理心,至少从两面三刀性对面部表情语调等非语言调息的判断能力来衡量是如此。同样的,成年妇性的脸部表情较易泄露其情绪。但在幼年时期男女孩对任何一种情感的体验都较强烈,而且情绪较易变化,或者如一般人所说的,女性的确是比较“情绪化”。

一般而言,女性踏入婚姻时已具备情绪管理的能力,男性则不太了解情绪处理对婚姻的重要。一项针对264对夫妇所做的研究发现,女性认为美满的婚姻最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沟通”,男性则不做此想。德州大学心理学家泰德·哈森对婚姻关系深入研究后发现:“妻子多认为谈心才是亲密的表现,尤其要讨论两人的关系。丈夫则普遍不明白妻子到底需要什么,常听到男人说:”我要和她一起做事情,她却只想说话。“恋爱时男性较愿意配合女友的需求谈心,一旦结婚了,便愈来愈少和妻子交谈(尤其是传统式的夫妻),反而觉得一起做点事感觉较亲近。

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男性对婚姻较乐观,妻子则较常注意到婚姻的问题。一项研究显示丈夫对婚姻的每个层面都比妻子乐观,包括性关系、财务状况、与姻亲的关系、夫妻是否倾听对方的心声、能否包容对方的缺点等。妻子一般比丈夫会抱怨,真正的怨偶更是如此。一方面男性较易对婚姻满意,一方面双不喜欢情感交流,无怪乎许多妻子抱怨丈夫总是逃避夫妻关系的讨论。

更糟糕的是男性很不善于从脸部表情阅读情感讯息,比较两性判断异性脸上透露的悲伤情绪,女性显然高明很多。也因此,女性要让男性注意到她的悲伤,脸上的表情必须更加强烈,如果要让他关切你为何悲伤,自然要更加戏剧化才行。

任何夫妻都不免会有不快]或意见相左的时候,这时两性的情感差异自然会产生影响。事实上,影响婚姻存续的并不是做爱的次数、子女教养方式、财务的处理等特定的争议,而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方式。对互持异议的层面达成共识是婚姻存续的关键,夫妻在面对婚姻的情感波涛时,都应努力克服根本的性别差异,否则不免因情感裂痕而愈离愈远。下面将探讨的是EQ的缺陷如何影响婚姻关系的和谐。

婚姻问题模式

佛莱德:“送洗的衣服你拿回来没有?“

英格丽:(嘲弄的口吻)送洗的衣服你拿回来没有?你自己不会拿?我是谁?你的女佣吗?“

佛莱德:“当然不是,如果你是女佣,至少你知道怎么洗衣服。”

如果这是电视剧里的对话,或可博君一笑。很不幸,进行这段唇枪舌战的夫妻几年后便离婚了(也许这不令人意外)。这对夫妻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的实验对象,对于婚姻分合的情感因素做过如此详尽分析的,大概没有人及得上高特曼。他的实验方式是将夫妻相处的情形录影焉,就隐藏在对话背后的情感因素进行冗长而详细的分析。他们的研究找出离婚的几种问题模式,更加印证EQ对婚姻的重要。

过去二十后来高特曼追踪了两百多对夫妻的情感起伏,其中有新婚夫妇,也有婚龄达数十年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高特曼的研究有多精细。在一项研究中高特曼可以预测哪一对夫妻在未来三年内会离婚,准确率达94%在所有婚姻研究中这样的准确率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这要归功于高特曼锲而不舍与巨细靡遗的方法。一对夫妻在谈话时,所有细微的生理变化都会被记录下来,事后并分析每一秒的脸部表情变化(运用高特曼的判断技巧),以捕捉任何稍纵即逝的情感转折。事后再请夫妻个别观察看他们欢欣鼓舞话的录影带,并说出自己在激越的时刻内心真正的感受。这样所得出的结果几乎可说是婚姻的X光片了。

高特曼指出,婚姻触礁的一个最早的警讯是恶意的批评。在健康的婚姻中,夫妻彼此若有不满自可坦然直言,但往往在盛怒之下,直言变成恶言批评对方的性格。举个例子,潘蜜拉和女儿去买鞋子,丈夫则去逛书店,约好一个小时后在邮局前碰面,再去看电影。母女两准时到达,却不见汤姆的身影。潘蜜拉开始抱怨:“跑哪去了,电影再十分钟就开演了,你爸爸就是最会给别人出状况。”

十分钟后汤姆来了,高高兴兴地述说着他刚刚碰到一位老友的事,同时连声道歉,却遭到妻子的嘲讽:“没关系,这让我们母女有机会探讨你是多么会给人出状况。你实在太自我中心了,太不会为人着想了。”

潘蜜拉这段话已经不是抱怨,而是人格谋杀,是一种人身攻击。事实上汤姆已经道歉了,却因为迟到十分钟而被妻子贴上“自我中心、不会为人着想”的标签。多数夫妻都有过这种抱怨过了头,变成对人不对事的情形。严厉的人身攻击自然比理性的抱怨更具杀伤力,如果抱怨的一方觉得他的抱怨未受重视,自然更常诉诸人身攻击。

无言的抗议

抱怨与人身攻击的区别再清楚不过了,前者是对事对不人,譬如妻子可能会说:“你又忘了帮我拿回送洗的衣服,这让我觉得你不够关心我。”这里表现的是基本的EQ,亦即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挑逗或闪烁其词。人身攻击则是将事件扩大为全面的不满:“你这个人就是这么自私无情,再一次证明我不能交代你做任何事。”这样的评语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在羞辱、怪罪、讨厌他,甚至觉得自己性格有缺陷,结果可能引了的是自我防卫而不是改善缺点。

特别是带有轻蔑的批评更是要不得,愤怒时很容易流露轻蔑之意,而且不只是透过语言,语调表情等都可以传达这样的讯息。最常见的形式是嘲讽或侮辱性的字眼:浑帐、不要脸、没有男子汉气慨等。身体评议的杀伤力一样不容小觑,诸如嗤之以鼻、嘴角微斜或是眼睛上吊等。

典型的轻蔑表情是脸颊的肌肉紧缩,嘴角上扬(通常是左边),眼睛上吊。当夫妻的一方显露这种表情时,另一方也会做出无言的反应:每分钟心跳加快两三下。这种无言的对话后遗症相当严重,据高特曼观察,如果丈夫经常表示轻蔑,妻子的健康较易恶化,感冒、水肿、肠胃毛病都出来了。如果是妻子经常表示厌恶,例如十五分钟的对话里出现四、五次,显示这对夫妻四年内可能劳燕分飞。

当然,偶尔的轻蔑或厌恶不至于使婚姻瓦解。这类情感上的小发作有点像是吸烟或高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时间愈长或严重性愈高,当然愈危险。在通往离婚的路上,这类因素常是屋漏逢连夜雨似的环环相扣。经常的批评轻蔑或厌恶的表现之反以危险,是因为显示夫妻对伴侣做了最低的评价,因而在内心经常批判对方。敌对或负面的观感导致攻击的言语或行动,对方当然也会采取守势或加以反击。

反击或逃避是被击的一方常有的反应,盛怒之下奋力反击当然是最直接的反应,结果往往导致毫无意义的恶言相向。但逃避可能更糟糕,尤其是采取冷战的方式。

冷战是最终的防卫,冷战者以面无表情驻沉默无言的方式拒绝任何对话,但却能传达给对方极其强烈而令人不安的讯息:融合了冰冷的距离、优越感与不屑。冷战的夫妻通常婚姻已亮起红灯,据研究,有85%的冷距是由丈夫发起的,原因则是遭受妻子的批评与轻蔑。习惯性的冷战会严重扼杀婚姻的前途,因为这等于关闭一切协谈之门。

危险的想法

马丁与梅兰夫妇坐在客厅里,小孩子在一旁吵闹,马丁有些不耐烦了。他抬高声音对妻子说:“你不觉得孩子太吵了吗?”

他真正的想法是:“她太放任孩子了。”

丈夫的不耐烦让梅兰觉得有股怒气渐涌上来,绷紧脸皱着眉回答:“孩子玩得很开心啊,反正他们马上要睡觉了。”

她心里想:“又来了,一天到晚嫌东嫌西的。”

现在马丁显然真的生气了,状似威胁地向前倾,握紧拳头,更不耐烦地说:“要不要我现在叫他们去睡觉?”

他想的是:“她凡事都和我唱反调,还是由我掌控比较好。”

梅兰突然对丈夫的愤怒感到害怕了,温顺地说:“我马上叫孩子去睡觉。”

他要情绪失控了,说不定会打孩子,我还是妥协的好。“

认知治疗的先驱亚伦·贝克提出这个表相与内在对话平行呈现的例子,说明动摇婚姻的危险想法。马丁与梅兰真正的情感交流是由个别的想法主导的,而这些想法根植于贝克所谓更深一层的“自发思想“;亦即你对己对人的基本假定,这也是最深刻真实的情感态度。譬如说梅兰的基本思想是:“他总是借由发脾气来欺凌我。”马丁的想法则是:“她凭什么这样对我?”梅兰自觉是婚姻中受迫害的一方,马丁则自觉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愤愤不平。

问题婚姻中被迫害情结与怨愤不平是两种典型的想法,而且会不断地火上添油,彼此伤害。一旦成为自发思想,会变得愈来愈罪证确凿:自觉被迫害的一方会不断从配偶的行为中寻找证据,与其期望不符的行为一律加以忽略或打折。

这种自发思想威力不可小觑,常常会触动神经警戒机制。譬如一个怨愤不平的丈夫一旦情绪失控,禽中立刻唤起妻子对他们种种不善,而且反复思索,从两人相识以来妻子对他的诸般好处却无一忆起。在这种情况下妻子的劣势自是一面倒的,透过丈夫偏曲的视角,即使是刻意的温柔也可能被解释成中是心非。

有些夫妻则比较能不溯及既往地就现况做较温和的解释,从而避免情绪失控,或者即使失控也能较快恢复。第六章提到心理学家沙里曼所说的乐观与悲观的思考模式,夫妻的思想走向当然也不脱这个模式。悲观的想法认为配偶本质上具有无法改变的缺陷,因而注定婚姻关系的不幸,比如“他是个自私而自我中心的人,他所受的教养就是如此,只怕本性难移。但他以前很温柔的,也许是性情不好……会不会工作上有什么不如意?”这样的想法并未将丈夫的好处一笔勾消,认为婚姻已无可挽救,而是归诸一个可改变的外在因素。第一种思想只会带来痛苦,第种则有安慰的效果。

常持悲观想法的夫妻非常容易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因配偶的行为感到愤怒、受伤或难过,而且从一开始情绪就受影响。结果当然较容易诉诸批评与较蔑,对方也就更可能以防卫或冷战来反制。

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若再抱有这种负面的思想,自然是很危险的。印第安那大学心理学家针对暴力型丈夫所做的研究发现,这些男性的思考模式与学校中的恶霸无异;妻子的任何行为都被解释成含有敌意,据此合理化其暴力行为。约会时有性暴力倾向的男性同样会曲解对方的意图,因而会对女性的抗议置之不理。每七章提过,这类男性特别无法忍受妻子的轻视、排拒或当众给他难堪。下面是丈夫合理化其殴妻行为的典型例子。夫妻一起参加某聚会,丈夫发现妻子地直和同一个英俊的男子谈笑,时间已长达半个小时。他推断:“他们可能在谈情说爱。”若妻子的行为有任何排拒或遗弃丈夫的意涵,这类男性的反应通常是义愤填膺,继而怒不可遏。于是脑中可能浮起“她将要离开我”的自发思想,进而情绪失控,引发暴力行为。

情绪决堤

这些不当的心态会使得情绪失控的次数愈来愈频繁,残留的伤害愈来愈难平复,从而导致一连串的婚姻危机。高特曼以“情绪决堤”一词形容这种现象,这时夫妻对彼此的争吵已几近忍无可忍,内心无法克制地充满各种可怕扔感觉。情绪决堤的人听到的是偏曲的讯息,而且无法做出冷静的反应,思考没有组织,终而只能诉诸原始的反应。这时你可能只希望问题立刻结束,或者逃离现场,有时候则一心只想反击。情绪一旦泛滥便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有些人防止泛滥的门槛较高,较能忍受愤怒与轻蔑,有些人只要听到配偶一句轻微的批评便立刻爆发。从技术面不说,所谓情绪决堤是就心跳加速的程度而论。在休息状态下女性每分钟心跳约八十二下,男性约七十二下(每人的心跳速率与其体型有关)。情绪决堤的开始大约是第分钟加十下,若是高达每分钟一百下(盛怒或痛哭时),身体会泌肾上腺素及其他荷尔蒙,使得高度痛苦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情绪失控时心跳会有显著的改变,每分钟可增加十、二十甚至三十下,肌肉紧绷,呼吸困难。这时情绪是如此强烈,视角如此狭隘,思想又如此混乱,几乎不可能寄望改变当事人的观点或达成理性的协议。

当然,夫妻吵架偶尔难免有这种现象,这是人情之常。婚姻真正亮起红灯的警讯是其中一方表现持续性的情绪决堤,于是他对配偶的忍受力几达临界点,防卫心理十分强烈,对任何攻击、侮辱或不公正的待遇保持高度每感,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反应。假设在这种状态下妻子说:“我们应该好好谈一谈”,引发的反应可能是:“她又要找我吵架了。”不免又是一波情绪决堤。

这可能是婚姻最危险的转折点,夫妻关系面临巨大的质变。情绪决堤的一方几乎无时无刻看到的都是配偶最坏的一面,对其言行举止做最负面的解释。小问题可以引发大争吵,不断地彼此伤害。渐渐的,情绪决堤的一方认为婚姻中的所有问题都严重到无可挽救,这是因为决堤当头很难进行防洪工事。一段时间后双方都觉得沟通也属罔然,转而以自己的方式纾解情绪。于是夫妻开始过着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生活,虽然是两个人却备感孤独。高特曼指出,下一步通常便是离婚。

观察一对有情人走向离婚的悲剧,我们不能忽略EQ的重要性。当他们陷入批评与轻蔑,自卫与冷战,负面思想与情绪决堤的恶性循环,显然欠缺的是情感的自觉与自制,以及彼此抚慰心灵的同理心。

男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前面说过性别差异是婚姻问题背后的一个原因,即使是工同生活超过三十五年,夫妻对于情感的处理仍有基本的不同。一般而言女性较能忍受婚姻龃龉的不快感。加州柏克莱大学李文森研究过151对婚龄相当长的夫妻,发现丈夫一致认为夫妻吵架是非常不愉快的,甚至是可厌的,妻子则似乎比较不受影响。

丈夫比妻子容易因配偶的批评或负面讯息引发情绪决堤,促使身体分泌肾上腺素,情绪退潮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高特曼指出,男性较易发动冷战可能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他的研究显示,冷战开始后男性的心跳速率每分钟约减少十下,因而产生放松的感觉。反讽的是,同时间妻子的心跳却迅速加剧,显示陷入高度痛苦。这种你来我往的暗中较劲,导致夫妻相反的情感处理:丈夫急于逃避争吵,妻子更加努力寻求沟通。

男性较常发动冷战,女性却较常批评配偶,尤其是妻子常主动想要检讨婚姻关系,更突显出彼此的差异。丈夫自知检讨大会一定愈演愈烈,总是理般想脱身。妻子眼见丈夫缺乏讨论的诚意,便会提高音量,抱怨开始变成批评。于是丈夫采取自我防卫甚至冷战,更让妻子觉得怨怒交加,轻蔑的字眼也出笼了。这个遭妻子批评与轻蔑的丈夫很容易陷入受迫害或怨愤不平的思想,情绪决堤乃一触即发。为了避免泛滥成灾,丈夫可能会继续自我防卫或索性冷战到底。但加紧忘了,丈夫冷战的结果是使妻子情绪决堤。如此恶性循环自是使婚姻的元气大伤。

两性的差异既然可能导致这么惨重的后果,夫妻应如何呵让彼此的爱与关怀呢?或者更简单的说,如何能让婚姻可长久?专家观察牵手数十年的夫妻互动的情形,为两性提供了若干建议。

两性需要做很不同的情感调适。男性最好不要逃避争执,当妻子提出不满或某项争议时,很可能是出于维持婚姻关系的动机(当然有时不完全是)。不满酝酿日久终会爆发,但只要有机会沟通,压力自会获得纾解。丈夫也要明白,愤怒或不满不等于人身攻击,妻子的情绪表现有时只是强调她对事件的感受有多强烈。

男性也要注意,不可为了缩短争执时间而过早提出解决方案;妻子更重视的是丈夫是否用心倾听并体会她的感受(丈夫尽可持不同意见)。妻子听到丈夫轻率提出意见时,可能会解释成丈夫不重视她的感受。丈夫如果能耐心协助妻子走过盛怒期,会让妻子觉得贴心而受尊重,一般而言,妻子都会很快平静下来。

给女性的建议是相对的。男性最感困扰的是妻子抱怨时太过激烈,因此妻子应特别注意不要做人身攻击,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且不可流露轻蔑之意。盛怒之下的人身攻击几乎肯定会促使丈夫采取防卫或冷战,结果只是更增怨怒。此外妻子在抱怨时不妨同时让丈夫知道这是一种爱的表示。

吵架的艺术

报上常有一些社会新闻可做为夫妻的反面教材,下面就是个例子。一对夫妻因看电视而争吵,丈夫要看球赛,妻子要看新闻。结果丈夫抢赢了,但妻子却告诉他“她已经受够了那些球赛”,接着便跑进卧室拿了把手枪,将坐在沙发上的丈夫射杀两枪。结果妻子被控重伤害,五万美元交保。先生一枪擦过腹部,一枪穿过颈肩之间,治疗后无大事。

夫妻吵架这么暴力,代价如此昂贵并不多见,却也提供我们重视EQ的教训。我们发现婚姻成功的夫妻有几个特点:如较能坚持谈完一个主题,开始时就能让彼此有机会表达意见,更重要的是让彼此觉得有人用心倾听自己的心声,事实上夫妻吵架争的往往不过就是这一点,适度表现同理心很有助于缓和张力。

走向离婚的夫妻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吵架时都未努力降低火药味。夫妻争执是免不了的,有没有修补裂痕的能力是婚姻成败的关键。修补的药方其实很简单,诸如吵架时不要偏离主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缓和紧张的气氛等等。这些就像家用电器的变温自动启闭装置,避免情绪因过分沸腾而烫伤彼此。

维系婚姻的一个基本策略是不要专注在个加紧议题上(如孩子的教养、性生活、财务、家事等),而应努力培养两人共有的EQ,遇到争议时自然较容易达成共识。设法让自己及配偶平心静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用心倾听等都是值得培养的技巧。如此你会发现建设性的吵架只会让婚姻更成熟,反而可以避免不同的意见恶化到摧毁婚姻的根基。

当然,情感处理的习惯不可能一夕改变,高度的毅力与警觉心是起码的要求。最重要的要有足够的动力。表现在婚姻中的情感反应模式多半是从小慢慢形成的,从父母的身教与言教中学习,结婚时可说已积习难改。譬如说有的人口口声声绝不衙蹈父母的错误,但自以为被轻视总是反应过度,或者面临一丝争吵的预兆立刻学习鸵鸟的反应。

任何强烈的情绪追根究底都是源自冲动,适度地克制冲动便是基本的EQ。但是两性关系攸关人生幸福,克制冲动谈何容易。冲动的背后往往是在追求爱与尊重,恐惧情爱转薄,甚至一朝被弃,无怪乎夫妻吵起架来常常仿若生死之争。

然而,夫妻一旦陷入情感失控的状态,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学习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是维系婚姻的一个关键,亦即要能很快自失控或泛滥的情绪漩涡中脱身,因为在这时候你的倾听、思考与表达力都会逐渐瓦解,更不必奢谈进一步获得共识。

可能的话,不妨学习在争执时每五分钟量一次心跳,练过有氧舞蹈的人应该都会触摸耳垂下的颈动脉。只要测量十五秒钟,再乘以四即可。你可依平时平心静气的心跳数为基准,如每分钟超过十下,表示你的情绪即将泛滥。这时夫妻最好分开二十分钟平静一下,残余的怒火往往能引发更熊的大火,因此复原时间愈长愈好。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吵架时还能量心跳很不可思议,一个简单的替代方式是彼此事先约定,任何一方只要意识到对方情绪即将决堤便可要求暂停,各人利用有氧运动等方式放松心情。

解开心结

导致情绪决堤的常是对配偶的负面评价,因此不满的一方最好直接质疑这个评价的真伪。“我不要再忍受下去了”及“我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是典型的受迫害及急愤情结。认知治疗专家贝克指出,你不一定要被这样的想法激怒或伤害,反而可以透过正面质疑而摆脱其影响。

首先你要提醒自己这样的想法未必可信,刻意去寻找反面的证据或观点。举例来说,妻子在盛怒之下可能会想:“他一向就是这么自私,从来不顾及我的需求。”她应该努力回想丈夫是否做过任何体贴的事,于是她可能修正自己的想法:“他有时是变体贴的,虽然他刚刚的行为让我很难过。”前一种想法只是徒增愤怒与伤感,后者却开启了解决与改变的可能。

我们常听到类似下列的对话:

他说:“你干嘛愈讲愈大声?”

她说:“我不大声行吗?你根本没在听,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倾听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力量。即使当双方情绪失控吵到最高点时,用心倾听还中可能发现彼此有妥协的诚意。很多走向离婚的夫妻都是怒火冲昏了头,一味执着于争议的问题,而忽略了对方话语中隐藏的和解意图。被抱怨的一方往往急于自我防卫,视对方的抱怨为攻击,不是充耳不闻就是立刻驳斥,殊不知抱怨也可能是一种期望改变的呼声。当然,相骂无好言,吵架时有时不锡因语气太强烈而被误以为是攻击。

但即使是在最不堪的情况下,你还是可以刻意修正你听到的讯息,过滤掉敌意或负面的成份(不善的语气、侮辱、轻蔑的批评),找出对方要传达的主要讯息。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修养,只要你随时记住,任何负面的讯息往往只是为了吸引你对配偶的感受或某一事件的重视,便会发现并不是那么难。下一次如果你的妻子大声说:“你难道就不能听我说完才打岔?”也许你不会对她的盛气凌人反应过度,耐心听她说完。

同理心就是最高境界的不设防倾听,亦即听出语言背后真正的意涵。每七章提过,要刀挥民理心,自己必须心平气和到能够在生理上反映对方的感受,否则所谓的同理可能变成曲解。当个人的情绪强烈到凌驾一切时,同理心自是无由发挥。

婚姻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倾听技巧是“反射法”,一方抱怨时,另一方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除了抱怨的内容以外对方的感受屯要反映出来。如果对方仍觉得未反映出其真实感受,再尝试一次。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实行起来却不容易。正确反射的作用不只是让对方觉得被了解,还会有情感调和的效果。这一来一往使得即将发动的攻击消弥于无形,也可避免小争执扩大到不可收拾。

至于不设防表达的艺术是避免让对事的抱怨流于人身攻击。最早提倡良性沟通法的海姆·季诺认为最佳的抱怨模式是XYZ:因为你的X行为,让我产生Y感受,我希望的是你能改正为Z行为。举个例子:“你没有事先打电话告诉我约会会迟到,我感到愤怒而且不受尊重,你应该打个电话的。”但很多夫妻吵架时冲口而出的:“你这个只顾自己从不为人着想的浑蛋!”部之,坦诚的沟通应该免除所有恐吓、威胁、侮辱的字眼,或是其他各式各样的自我防卫:找借口、推卸责任、反唇相讥等到。这时候同理心同样是最有力的后盾。

婚姻和人生一样,要靠尊重与爱来化解敌意。吵架时如果能让对方知道你能够从另一个观点思索事情,虽则你最终未民同意这个观点,将很有且于减少火药味。另一个方法是勇于认错勇于负责。即使你的态度一时无法软化,至少要表示你很用心在倾听,而且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在没有吵架的时候,不妨多赞美对方,当然不是鼓励你虚情假意,而找出你真正欣赏的优点来赞美。尊重与爱不但可安抚配偶的情绪,平时也可累两人的情感资本。

爱也需要练习

上述种种技巧都必须在硝烟战火中立刻派上用场,平时自须练习到熟极而流。因为人在持续的愤怒与受伤害的状态下,脑部会不断采取生活中最早学习的反应模式。人的记忆与反应又有同类情绪互相牵连的现象,激越时很难忆起心平气和的反应。也就是说,一个较有利的反应模式如果脑部不熟悉或练习得不够,便很难临机派上用场。反之,如果熟练到成为自动反应,在情感危机时较可能临危用命。也因此,上述策略必须在平时及吵架时多加练习,才可能成为后来的第一反应(或是及时的第二反应)。这几帖预防婚姻瓦解的药方其实只是EQ教育的一小节。

第十章用管理:集体EQ

梅尔贲·麦布伦是个相当跋扈的上司,同事都有些怕他。如果他的工作单位是办公室或工厂,这种管理风格也许没什么特出的,问题在于他是飞机驾驶。

1978年的某一天,麦布伦的飞机正在飞近奥瑞岗的波特兰,突然他发现降落装置有些问题。于是他让飞机在高空回旋,一边处理出问题的装置。

这时飞机的油料表正稳定下降到接近零,但副驾驶因平时就畏惧麦布伦,在这紧张关头依旧不敢说话。结果飞机坠落,导致十人死亡。

今天这个故事成为驾驶员安全训练的活教材。据统计,80%的坠机事件起因于可避免的驾驶失误,如果机员能合作无间,失误的机会更少。今天的驾驶训练强调的不只是技术,团队合作、坦诚沟通、用心倾听等基本的社交智能也出样受重视。

EQ的企业成本效益

机舱其实是任何职场的小缩影。除非发生坠机这样的悲剧,职场上许多情感处理失当的问题,诸如士气低落、下属饱受欺压、人为与意外失误、员工流失等都是具体的例子。职场上EQ的低落影响的是企业的裨盈亏,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存续。

谈EQ的成本效益对企业界还是很新的观念,有些管理者可能觉得很难接受。一项以250位管理者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多数人认为他的工作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很多人觉得对下属产生同理心或同情心可能会违背企业目标,其中一人表示,去了解下属的感受是很荒谬的,因为“这样就不可能去管理他们了”。另有些人表示,在情感上与下属接近只是让他们在做决策时更人性化一点。

这项研究完成于是1970年代,今天的企业环境已非昔日可比。我认为上述理性至上的心态已经过时了,是旧时光的奢侈品,新的竞争态势已使得EQ成为职场与市场致胜的重要因素。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夏沙那·鲁伯夫曾对我说:“企业界在本世纪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情感层面也产生相应的改变。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受企业管理阶层重用的人必擅长于操控他人并熟谙业业争斗法则,但是到会80年代,在国际化与资讯科技化的双重压力下,这一严谨的管理结构已逐渐瓦解。业林法则象征企业的过去,长袖善舞的人际技巧则是企业的未来。”

人际能力之所以重要有几点显而易见的理由:想想看团体中有一个人总是无法克制火爆的脾气或是毫不顾他人扔感受,对整个团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第六章谈过激昂的情绪有碍思考,在职场上当然也不例外。一个情绪低落的员工无论是记忆力、注意力、学习力及清晰决策的能力都会减弱。诚台一位管理顾问所说的:“压力使人变得愚钝。”

此外,基本EQ可帮助我们掌握同事可客户的情绪,发生争议时能妥善处理避免恶化,工作时较容易进入神驰状态等等。领导不等于压制,而是说服别人共同为一个目标努力的艺术。再谈到个人事业的管理或规划,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对目前工作的真正感受,以及如何让自己对工作更满意。

其他较不显著的理由则反映了职场上的巨变,首先要特别提出EQ运用在职场上的实际效益:可化不满为建设性的批评,创造一个多元而不冲突的工作环境,形成高将效的合作网。

批评的重要

在工作中,领导是让员工感到上司的不满,还是建设性的批评?促使他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主持一项软体发展计划,这时正在向公司的副总裁做成果报告。长达数月与他并肩努力的同仁也都在场,个个对这项成果深感骄傲。没想到简报完毕后副总裁竟语带讥讽的对工程师说:“你从学校毕业多久?这样的规格实在太可笑了,恐怕只能停留在纸上作业。”

工程师闻言大为尴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终场闷不作声,断断续续有其他组员提出辩识,有些甚至带有敌意。这时副总裁突然有事离席,会议因而中断,愠怒不平的气氛却经久不散。

此后两周工程师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他沮丧地想,公司再也不会给他重要的计划案了,甚至开始考虑离开这个他很喜欢的工作。

终于他决定去见副总裁,把他的感受全盘托出,最后并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不太明白你真正的用意。我想你的目的应当不只是要让我难堪,你还有其他意思吗?”

对此副总裁大感惊讶,他完全不知道那句无心的话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事实上他认为那项计划案前景看好,但还须再加修饰,他绝对无意贬低。他告诉工程师,他实在不知道自己不当的表达方式会伤害到其他人,为此他致上迟来的歉意。

这里涉及的问题是如何以适当的回馈让员工努力的方向不致偏差。在系统理论上,回馈一词原义是指就组织各部分的情况互相交流,如发现任何部门偏离方向便可加以修正。公司的每个成员便是系统的一个环节,因此回馈等于企业的血液:透过资讯的交换,每个人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切合需要,或是需要做微调改进,甚至全面修改。少了回馈这一环,每个人宛如在黑暗中摸索,对上司的态度与同事的关系、公司对自己的期望一无所知,任何问题只要一浮现必会迅速恶化。

批评可以说是管理者最生要的任务之一,但管理者往往畏惧批评而一再拖延。就像前面那位语带嘲讽的副总裁,很多管理者很不善于掌握回馈艺术,往往因而付出昂贵的代价。正如婚姻的和谐与不满的宣泄方式很有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心理满意度、生产力等都与上司对棘手的问题处理方式有关。员工对工作、同事、上司的满意度确乎深受批评这项艺术的影响。

错误的激励方式

情感因素在职场上的发酵与婚姻中并无二致。对事的不满往往变质为对人的攻击,甚至加上厌恶、讥讽、轻蔑的成份,所引发的反应同样也是自我防卫、逃避责任及冷战,或者因自觉爱莫能助客观存在到不公平待遇而发动消极的抵抗。正如某企业顾问所说的,职场上最常见的毁灭性的批评是“你把事情搞砸了”这类盖棺定论以偏概全的评语,且说者常着严厉、讥讽或愤怒的口气,既不让对方有解释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建议,徒然让听者觉得愤怒而无力感。从EQ的角度来看,批评者显然完全不了解听者的感受,以及对听者今后工作的动力、冲劲与信心会产生如何重大的杀伤力。

曾有心理学家对管理者做过实际调查,请他们回想是否曾对员工大发脾气,盛怒之下做出人身攻击。调查发现攻击的结果与夫妻吵架很相似,被攻击的员工多半会自我防卫,找借口或是规避责任。另一种反应是冷战,亦即尽量避免与该上司有任何接触。如果我们以高特曼观察吵架中夫妻的方式,细罕这些员工的变化,必然会发现他们开始产生无辜受迫害或义愤填膺的念头。若再测量他们的生理变化,很可能发现强化这些念头的情感决堤现象。发出批评的上司也必然因员工的这些反应而更被激怒,恶性循环的结果可能导致员工辞职或被炒鱿鱼,等同于夫妻离婚收场。

有人针对108位管理者与白领员工做过研究,发现职场冲突的主因是不当的批评,其严重性超过不信任、性格冲突、争权奇利及薪资问题。还有人在伦斯勒工技学院做过一项实验,参加实验者设计一种新型洗发精的广告,由另一个人加以评断。研究人员故意请此人给与两种批评,一种温和而具体,另一种语带威胁,且批评设计者个性上的缺陷,诸如“我看别试了,你好像什么事都做不好”、“也许你就是不具备这方面的才华,我看还是找别人试试看好了”。

可以想见,被攻击者会愤怒、僵硬、充满敌意,表明未来拒绝再与批评者合作任何计划。很多人甚至完全不想再与批评者接触,这是冷战的征兆。而且被批评者士气会遭受严重的打击,不便不愿再努力,自信心更是严重受损,显见人身攻击对士气的打压多么可怕。

很多管理者都是乐于批评而吝于赞美,于是下属会产生自己老是在犯错的印象,更糟糕的是有些管理者根本没有做任何回馈。伊利诺大学心理学家拉森指出:“员工的问题通常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慢慢成形的。如果管理者在发现问题时没有立即提出,便会在内习慢慢酝酿积压,直到有一天爆发开来。事实上如果能及早提出批评,员工便可据以改进。问题是管理者往往在问题严重恶化,积怒难消时才提出最具破坏性的批评,由于累积了诸多不满,常不自禁出语尖酸刻薄,甚至语带威胁。结果引起反弹是必然的,被攻击者会视为一种侮辱而怨愤能平。而管理者原意是要激励员工,却采用了最不智的激励方式。”

技巧性的批评可以是管理者与下属之间最理想的桥梁。就以前面那位副总裁为例,其实他可以换个方式对工程师说:“现阶段最大的难题是你的计划将耗时太久,成本可能因此太高。我希望你再研究一下,尤其是软体的设计,看看能不能缩短时间。”得到的绝对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不但不会引发无力感、愤怒、叛逆等感受,更可提振士气,规划出光明的前景。

技巧怀的批评强调一个人的功劳及可改善之处,而不是从问题中挑出个性上的缺陷。诚如拉森所说的:“人身攻击(如批评对方愚蠢或无能)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对方会立刻采取防卫姿态,也就听不进去你给他的任何建议。”同样的病理也可适用于夫妻的相处上。

我们现从激励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觉得他的失败归因于本身无法改变的缺陷,必然会因绝望而停止尝试。别忘了,乐观的根本定义是深信挫折或失败是由于外在的因素,可以靠人为的努力去扭转。

哈利·李文森原是心理分析专家,后转行任企业顾问,下面是他所提出的关于批评的建议,这些建议与赞美的艺术息息相关:

批评要具体:应提出某特定事件说明问题所在,如果你中草药人是告诉对方他的表现不佳,却未说明如何改善,必然会严重伤害他的士气。批评时一定要言之有物,指出哪里表现不错,哪里不太理想,应如何改善等。绝对不要拐弯抹角或指桑骂槐,如此徒然模糊你所要传达的讯息。这一点很类似前面提到的夫妻表达不满时的XYZ原则,亦即说明你因问题X而有Y感受,你希望朝Z的方向改变。

李文森指出:“具体也是赞美的一项重要原则。模棱两可的赞美当然也不是完全无效,但效果不大,听者也无法从中学到什么。”

提出解决方案

不论是批评或其它形式的回馈都应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听者只会感到挫折、愤怒也沮丧。批评者不妨提出对方原来未曾丰收到的方向,或提醒问题的所在,同时也要提出因应的建议。

面对面:批评和赞美一样,都是私下面对面最有效果。有些管理者觉得公然批评或赞美很不自在,因而偏好书面或其他远距离的方式。然而如此不但不够直接,也让对方没有回应或澄清的机会。

体恤别人:应发挥你的同理心,注意你的话听在别人耳里的感觉。李文森指出,同理心薄弱的管理者最常以打压贬抑等伤害人的方式回馈,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不但无法关启改善之门,徒然引发怨愤、自我防卫、距离感等反弹。

对于接受批评的人,李文森也有一些建议。第一是将批评当作有用的建议而慧人身攻击,第二是注意自己是否有规避责任、自我防卫的倾向。如果对方的批评实在太伤人,不妨先冷静一段时间再去找对方谈一谈。最后,他建议双方视之为批评与被批评者合力谋求改进的机会,而非彼此对立。这些建议或许让读者想起前面关于维系和谐婚姻的探讨,事实上,工作与婚姻的确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多元与宽容

三十多岁的西维亚·史基特原服务于南卡罗莱那的一家丹妮餐厅,一天下午四个黑人进来用餐,但左等可等服务生就是不理不睬。史基特回忆:“那些服务生两手松散地放在屁股上,不友善地盯了点餐的连云港人一眼,便又回头去聊天,仿佛眼前那位黑人根本不存在似的。”

史基特见状大感不平,便挺身而出质问那些服务生,煤向经理抱怨。没想到后者耸耸肩道:“她们从小就被教成这样,我也没办法。”史基特当场愤而辞职,她本身也是黑人。

如果这是单一事件,当然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问题是除了史基特以外,还有数百人挺身而出指控该连锁餐厅歧视黑人,结局是餐厅付出5400万美元赔偿数千名受过歧视的黑人顾客。

庞大的原告群中包括七位非裔美人情报局的干员,他们当时正要去保让巡视海军学校的克林顿总统,这几名干员等了一个小时才吃到早餐,而隔桌的白人同事却立刻被服务。另一位原告是一位小儿麻痹的黑人女孩,她在某个深夜参加守学校舞会后坐着伦椅到该餐厅,结果等足足两个小时。原告律师指称,这样的歧视导因于该餐厅普遍认为黑人顾客对生意不利,餐厅经理尤其深信不移。经过那次诉讼及传媒的报道等因素,今天该餐厅开始努力对黑人做出补偿。每一位员工(尤其是管理阶层)都必须参加训练,了解接纳多无种族的顾客群才是有利的。

这类课程已在为全美各企业在职训练的重要部分,因为管理者已逐渐了解,即使员工本知有某种偏见,工作时也必须加以压抑。理由并不全然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要求,还有实际上的考量。第一,美国企业的面貌已经改变,过去居主宰的白人男性已沦为少数。一项针对数百家企业所做的调查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亲进员工不是白人,这种人口变化同时也反映在顾客结构上。其次,日益增加的跨国企业需要的员工不仅要能抛开偏见,了解不的的文化与市场,更要能将这份了解转化为竞争上的优势。第三,多元化意味着可观的集体创造力与开创力。

这切在显示企业必须培养更宽容的文化,即便个人的偏见无法完全消除。但企业要如何做到这一点?事实是短短几个小时或几天的训练课程似乎很难真正撼动一些深具偏见的员工,不论是白人对黑人、黑人对亚洲人、或亚洲人对拉丁美洲人的偏见都要样。事实上,设计不当的课程反而可能给员工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甚至制造对立的气氛,使得职场上原来不太显著的种族问题日益恶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探讨偏见的本质。

偏见的根源

土耳其裔的瓦米克·佛肯是维吉亚大学的心理治疗专家,成长于赛普路斯,当时正处于土耳其与希腊的激烈争夺战中。佛肯记得小时候事后过一个谣言,说当地的希腊牧师勒死过无数土耳其小孩,也听过大人说起希腊邻居吃猪肉的惊讶语气(土耳其人认为猪肉太脏)。现在的佛肯对种族冲突的问题下工夫研究,他以孩提的经验为例,指出各族群之间的仇视会历代延续,便是因为从小浸淫在充满偏见的环境。忠于自己首长群的代价是对另一族群充满敌视,特别是族群间具有长久的敌对历史更是如此。

偏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情感。但因早年即已慢慢形成,即使长大工业后觉得不应该也很难完全根除。加州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汤玛斯·派特格鲁研究偏见有多年的历史,他认为:“偏见是在童年形成的,合理化偏见的信念则较晚出现。稍长你也许想扭转偏见,但这种深刻的感情比其他信念更难动摇。很多(美国)南方人便向我坦承,他们心中对黑人已无偏见,但与黑人握手时仍会觉得很不自在。这是他们童年受家庭影响的残余印象。”

另外我们心中自有一套刻板印象支撑我们的偏见,而刻板印象的形成又源自于不自觉的思考习惯。我们较容易忆起符合刻板印象的例子或经验,对不符合的则常会加以否定。举例来说,你在宴会中遇到一个较热情开朗的英国人,这与传统印象中英国人的冷静保守颇不符合,你很可能会告诉自己这个是个特例,或者“他可能喝醉了”。

过去四十多年来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态度的确愈来愈宽容,但一些较难察觉的偏见依旧存在,只是大家可能口头不承认罢了,要解释这种现象或许只能说隐藏性的偏见确是阴魂不散。举例来说,一个自信并无种族偏见的白人主管应征两个背景相当的新人时可能会取白舍黑,理由是黑人的学历“不太适合”。或者一个统领各肤色销售群的白人主管,也可能有意无意地透露给白人下属较有用的讯息或诀窍。

对不宽容的人绝不宽容

积习经年的偏见虽难以根除,但至少我们可以对特偏见者的行为加以要求。以丹妮餐厅为例,那些执意歧视黑人的服务生与分店经理便很少被质疑或指责,反倒是有些经理有默默鼓励之嫌,甚至提议黑人顾客要先付款,众人皆知的免费生日餐也不让黑人享有,看到一群黑人将上门时故意关门表示将打烊等等。代表前述黑人安全人员提出告诉的律师约翰·瑞曼指出:“该餐厅管理阶层对员工的作为根本是睁只眼闭只眼。分店经理必然得到上层的某种讯息……才敢明目张胆表现其种族歧视。”

然而,正是这种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让种族歧视日益坐大。其实默默坐视也一种行动,等于是毫不抵抗地让偏见的病毒蚕食鲸吞。光是举办多元化课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从管理阶层以上必须积极地反对歧视,从面彻底改变整个组织的文化。如此一来,即使个人依然存在有偏见,至少可以根绝歧视的行为。诚如IBM某主管所说的:“我们不容许任何形式的轻蔑或侮辱,尊重个人是IBM的文化本质。”

关于偏见的研究显示,要塑造更宽容的企业文化,即使是轻微的歧视或骚扰也应鼓励成员勇于唾弃,例如不雅的笑话或张贴对女同仁不敬的清凉月历。研究发现当群体中有人侮辱其他种族,其他人会起而效尤。指出一项行为涉及偏见,或进而当场反驳,有助于塑造反歧视的社会环境,默默坐视则形同认可。这方面居权位者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如果他们未能谴责歧视的行为,便形同默许。若每次都能实际加以斥责,则等于发出强力的讯息,告诉大家此种行为不仅不能等闲视之,而且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这时候EQ便显得很重要,你必须把握适当的时机,技巧地表达反歧视的立场,正如你对别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时,必须特别注意遣词用句才不会引起反弹。企业内部上上下下如果能做这一点,歧视的现象片段会大为减少。

成功的反歧视训练课程应该能树立一套整个企业一体遵守的规则,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从而鼓励过去默默坐视的人大声反对。课程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训练大家采取设身处地的宽容角度,一旦每个人对被歧视者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自然较能挺身为其辩护。

简而言之,与其根除歧视心态,不如设法消除歧视的行为较实际。固有的偏见即使能改变也是非常缓慢。也有人提倡让不同族类聚集在一起,但之对增进彼此的宽容心似乎效果不大,很多学校取消种族隔离后,不同族群间敌意反而升高。目前企业界盛行的各式各样的多元训练,应设定一实际的目标:即改变社会对歧视或骚扰的容忍标准,透过训练让一般大众渐渐唾弃歧视与骚扰的行为。但要寄望短短的训练就能拔除根深蒂固的偏见,未免太不实际。

偏见既是后天习得的,自是可以重新学习,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不应期望上一两堂课就幡然改变。但如果能让不同背景的人有布什培养同志感情,朝夕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必然大有助于消弥彼此的芥蒂。再以种族融合的学校为例,不同族群的学生如果未能打成一片,甚至形成敌对的团体,只会使彼此偏见日深。但当学生因参加运动比赛或乐队而有机会合作时,固有的偏见会渐渐消除,就好像不同背景而共事多年的人往往也能成为好友。

打破职场上的偏见对企业还有一项额外的收获,可因人才的多元化享有更丰硕的果实。只要同仁之间能相处和谐,集思广益的结果往往比各人单独所能贡献的力量大得多。

组织艺术与团体IQ

据估计,到本世纪末美国将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属于“知识工人”,其生产力建立在资讯价值的提升,再具体一点说,这些未来的员工可能是市场分析师、撰稿员、程式设计师等。知识工人一词是研究企业的大师彼得·杜拉克发明的,他指出这类工人的技术非常专门,做为组织中的一员,其生产力与各成员的协调效果息息相关。他特别强调组织的协调,譬如说撰稿员与出版商,程式设计者与软件销售商便有唇齿相依的关系。杜拉克表示,在企业界团体合作由来已久,适应工作的特点是“工作单位是团队而非个人的总和”。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日的企业界,促进人际和谐的EQ将成为重要的企业资产。

企业界最基本的团队合作形式应该是会议,这是任何主管不可避免的宿命,不管是在会议室或办公室。这种实际共聚一堂的会议只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电子网路、电子邮件、电子同步会议及其他正式非正式的合作则是新兴的花样。如果说明上下从属关系的组织图是企业的骨干,人与人的接触便形同中枢神经系统。

不管是主管会议或产品研发小组,任何具合作关系的团体可说都有一个团体IQ,亦即所有成员才华与技术的总和,IQ的高低决定团体表现的良劣。但影响团体IQ高低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成员平均智力,而是其EQ,亦即成员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

首先提出团体IQ观念的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史登堡及研究生温蒂·威廉斯,他们比较不同团体的表现时发现这个新的解释角度。一群人集合起来共同努力,必然各自贡献出不同的才华,诸如流畅的口才、创造力、专业技术等。团体的总表现也许无法超出这些个别才华的总和,但如果内部运作不协调,团体表现可能大打折扣。这个道理在史登堡与威廉斯的实验中获得印证,他们伪称有一种销售前景极佳的新式代用糖将上市,请两组人设计一套广告。

实验结果有些地方令人颇为讶异,譬如说太急于参与的人反而会拉低团体的表现,因为这些过度求表现失往往喜欢控制或主宰别人。这些人在基本人际规则方面有EQ低落的现象。此外,缺乏热忱的人同样不利于团体的发展。

影响团体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成员是否能塑造和谐的气氛,让每个人的才华发挥到极致。特别有才华的个人对和谐的团体是一项利多,但若是流落到摩擦较多的团体,恐惧会发生有志难伸的遗憾。一个团体如存在严重的情感障碍,各成员的才能很能做最有效的发挥。

人力资源网上面所说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的工作小组,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所有员工。多数人工作时都需要其他同仁的配合,只是合作结构不及明订的工作小组严谨,如果我们视之为旋聚旋散的临时组合,那么高度的协调能力便可确保临时组员的才能、专业知识与职务分配达到最高效率。这种人力资源网的动员能力便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就。

我们就以一项针对贝尔实验室顶尖研究员的调查为例。贝尔实验室在普林斯顿附近,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实验室,内部斩工程师与科学家IQ都很高。但在这专利号优秀的人才当中,有些成为学界泰斗,有些却表现平平。研究发现原因不在IQ的差距,而是EQ的高下。那些表现较佳的人都比较能自我激励,也较能运用人力资源网形成临时编组。

要研究实验室的顶尖人才首先要找出这些人才,负责这项研究的罗伯特·凯利与珍娜·凯普兰先锁定负责设计一种电子转换器的部门。由于该设计工作非常复杂,一个人绝无法独力完成,依情况至少需五名到一百五十名工程师合作。他们请实验室管理者及同僚提名最杰出的10%到15%的顶尖人才。

接着他就这些人才与其他实验者做比较,第一个重要的发出是两者差异极少。凯利普兰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表示:“我们比较IQ、性格等多项因素,发现他们本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显见学术上的能力或IQ都不是预测事业成就的准确标准。”

后来经过详尽的个别谈话才发现,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顶尖人才会采用不同的人际关系策略。这些人会多花时间与关键时刻可能有帮助的人培养良好的关系,在面临问题或危机时便较容易化险为夷。两位作者分析:“一位表现平平的实验员说,当他遇到棘手的技术问题时,会努力去请教专家,之后却往往因苦候没有回音而白白浪费时间。顶尖人才则很少碰到这种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平时还用不到的时候已建立丰富的资源网,一旦有事请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这类非正式的资源网特别有助于解决突发性的问题。一项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一般正规的组织是为了应付可预期的问题而设立的,遇到突发状况便要靠正规的组织。同事之间的每一次沟通都为这个复杂的资源网多织一条网,渐渐地形成牢不可破的网络。这个网络深具弹性,能够迂回曲折跳过整个体制而发挥作用。”

沟通网、专业网、人缘网

一起共事的人不见得就能形成非正式网路,有些人虽天天共事却不会互相吐露心事,危机临头也不一定彼此支援。更深入研究可以发现非正式资源网至少可区分为三种:沟通网、专业网与人缘网。位居专业网枢纽的人可能是大家征询专业问题的对象,在升迁上握有重要筹码。但专业能力强不见得是同事吐露秘密或疑虑的对象,一个专制型或气度狭窄的上司即使在某方面很专精,也可能因为缘太差被排除在资源网之外,终而动摇其管理能力。企业界的红人通常在三方面都建立了坚实的网路。

除了这三种基本资源网以外,贝尔实验室的顶尖人才还展现出下列特质:善于人力的组织协调;能领导众人建立共识;能参考别人的观点;具说服力;懂得促进合作与避免冲突。这些都可归类为社会性技巧,此外他们还具备两项特质:一是富主动精神,能自动自发肩负超越本身岗位责任;二是自我管理能力,善于调配时间与工作进度。当然,上述这些能力都属于EQ的范围。

我们深信贝尔实验室的现象预示了企业界未来的面貌,将来无论在团队合作或提高效率上,EQ交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知识性工作以脏乱智慧财产动作中所占的比重日增,提升企业成员的合作效率则是运用智慧财产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竞争力的关键。未来企业要生存下去,乃至振兴企业,集体EQ的提升是第一个必修学分。

第十一章心灵与医药

“医生,你是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从苦难中学到的。“

我因为头部有些疼痛去看医生。刚开始好像没什么异常,但后来医生看过我的验尿报告,发现有尿血的现象。

“我安排你再去做详细的检验……肾功能、细胞检验……”医生面无表情地说。

后面的话我都没听进去,整个子都凝注在细胞四个字上。那不是癌症吗?

检查的时间地点我都没听清楚,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我却问了三、四遍。我脑子仍停留在那四个字,仿佛我刚回到家却在门口被人敲了一记闷棍。

我的反应怎会如此强烈?那个医生算是很尽职,仔细检查了每个该检查的部位。事实上得癌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问题是这时候理性分析根本派不上用场。病中的情绪影响一切,很容易有草木皆兵的恐惧心理。病人之所以如此脆弱,中因为心理的健康一部分是建立在长生不老的幻觉上,疾病(尤其是重病)却打破了这个幻觉,突然我们发现死亡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虚弱无助的感觉立刻袭来。

而医护人员在照顾病人的身体时,往往会忽略了病人的情绪反应,殊不知情绪深深影响身体的抵抗力与复原能力。我们只能说,现代医学太过缺乏EQ。

对病人来说,每一次与医护人员接触都是获得安慰的良机,当然,处理不当的话也可能因此落入绝望的深渊。而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痛苦通常不是轻率处理就是无动于衷。当然,愿意付出时间与爱心照料病人身心的医护人员所在多有,但我们扯到的普遍趋势是,医护人员为顾及体制上的其他急务,无暇照应或根本忽略了病患的感受。再加上医护系统与经济因素关系愈益紧密,情况似乎有恶化的倾向。

我们认为病患的心理状态应列为医护过程的重要考量,绝不只考虑到我道的因素。科学证据显示,治疗时兼顾心理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当然这不能适用于所有病人和所有病情,但如果我们细察许许多多的病例,将发现心理的照护的确有相当的帮助,治疗重病患者时应列为标准医态程序。

现代医学界一向自视其任务在于治疗病症,支忽略了生病的主体:病人。病人也因习惯了这种观念,仿如共犯似地也忽略了自己在情绪上的反应,即使有反应也视之为与疾病无关。尤其一般人完全无法接受心理影响身体的观念,更是强化了这个不当的趋势。

同时我们又看到另一套矫枉过正的极端思想,以为再严重的疾病可以借由乐观的思想自行治疗,或是以为生病要怪自己思想不利健康。这类心灵至上的观念徒然让大众对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更增混淆,更糟糕的是让人误以为生病代表道德或心灵的缺陷而自惭形秽。

事实的真相介乎这两种极端之间。下面我希望举出科学证据解除矛盾,澄清误解,让大家更了解情绪以及EQ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

情绪与健康

1974年罗彻斯特大学牙医学院实验室的一项发现,改变生物学对人体的了解。心理学家罗伯特·艾德发现,免疫系统与脑部中枢神经系统会随经验改变反应方式。继这项发现之后学界又进行许多相关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有许多沟通管道,证明心智、情绪与身体是密不可分的。

艾德的实验方式是先给白老鼠吃一种药物,抑制其血液中抵抗疾病的T细胞数量,而每次吃药时同时给老鼠喝糖水。后来老鼠即使只喝糖水,T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有些老鼠甚至因此病得奄奄一息。也就是说老鼠的免疫系统已学会因吸收糖水而抑制T细胞,依当时的医界常识,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诚如巴黎艾科尔工技学院神经科学家法兰西斯科·维瑞拉所说的,免疫系统是“身体的头脑”,负责身体的敌我辩识工作。免疫细胞周游全身的血液,几乎与所有细胞都会接触到。遇到认识的细胞便放行,电到不认识的则加以攻击,帮助身体抵抗细菌、病毒、癌细胞的侵袭。但万一将自己人误作敌人,便会发生过敏、狼疮等自体免疫疾病。在艾德的意外发现问世以前,所有的解剖学家、医师、生物学家都以为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是独立不相关的,监测老鼠摄取糖水的脑部细胞与负责制造T细胞的骨髓毫无关联,这种观念已盛行了一百年。

自艾德的初步发现以来,医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也因而诞生了新兴的热门科学:精神神经免疫学。顾名思义,业界已承认精神、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确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人员发现,脑部与免疫系统最活跃的化学传导物质,正好是情绪中枢中数量最大的一种。关于情绪影响免疫的直接路径,提出最有力证据的是艾德的同僚大卫·费尔顿。费尔顿首先发现情绪对自主神经有很大的影响,继而又与妻子苏珊及同僚发现自主神经系统与淋巴球、巨噬细胞有直接沟通的证据。

他们在电子显微研究中发现,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终端直接毗邻免疫细胞,并发生突触状的接触。接触点上的神经细胞可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以调节免疫细胞,甚至会交互传达讯息。这确实是革命性的发现,过去从没有人想到免疫细胞会接收神经讯息。

费尔顿进一步研究神经终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动物为实验,切除淋巴结与脾脏的若干神经,然后注入病毒向免疫系统发现挑战,结果发现免疫反应大减。他的结论是:神经系统不仅与免疫系统连接,更攸关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情绪与免疫系统另外有一层关联,压力下释放出的荷尔蒙会影响免疫力,这些荷尔蒙包括儿茶酚氨、氢氧基皮质酮、催乳激素,及身体本身的止痛剂β、内啡肽、脑啡肽等。影响的方式非常复杂,简单地说:当荷尔蒙释放到全身时,免疫细胞的功能会受阻。也就是说,压力会抑制免疫力,这可能是为了保存精力以应付立即的危机。但如果长期面临强大的压力,则可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怛久的抑制效果。微生物学家与其他科学家也在脑部与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之间发现愈来愈多类似的联络。

尽管证据确凿,多数医师仍抱持怀疑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虽然很多研究发现压力与负面情绪会减弱免疫细胞的效力,影响的确切程度尚无定论。

不过还是有愈来愈多的医师为情绪的因素不容忽视。史丹福大学妇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坎伦·奈泽医师便说:“如果病人在手术当天告诉我她因紧张过度而不想进行,我会取消手术。外科医师都知道,病人如果太过恐惧,情况会很糟糕。可能流血过多,也较容易感染并发症,复原情况较差。最好是选择病人心情平静时进行手术。”

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紧张与焦虑会使血压升向,扩张的血管在割开时会流出较多的血,而大量出血正是开刀时最麻烦的问题,有时甚至会致命。

愈来愈多证据显示,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确实有临床上的意义,最重要的一项资料是综合101项小型研究而成的报告,研究对象多达数千名男女,结果证实负面情绪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焦虑、悲伤、悲观、紧张、敌意、严重猜疑的人罹患下列疾病的机率比其他人高出一倍,比如气喘、关节炎、头痛、十二指肠溃疡、心脏病等。这个结果已足以将负面情绪列为对健康的重威胁,与抽筋、高胆固醇对心脏疾病的威胁几可相提并论。

这当然是就统计数字做较文泛的解释,并不表示有上述情况的人必会罹患疾病。但要注意,还有很多研究也提出相似的证据。下面且让我们仔细探讨相关资料,尤其着重在影响力最大的三种情绪(愤怒、焦虑与沮丧),虽则我们对其中的生物机制尚无法完全了解,至少可进一步澄清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致命的愤怒

一个心脏病患回忆他出了一个小车祸,车身撞凹了一块,从此陷入一场徒劳而令人挫折的严禁。经过保险公司的层层关卡以及成事不足的汽车修理厂,最后净损失800美元,而这场车祸他根本毫无过失。经过这次经验,他每次坐进车子就觉得很生气,最后终于把车子卖了。事隔多年,讲起这件事他仍然怒火难息。

这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特意请病人回忆的纪录,目的是进行一项心脏病与愤怒的关系研究,研究对象都是首资次罹患心脏病的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病人叙述使其愤怒的事件时,心脏的动作效率会降低5%。有些人的降低幅度甚至高达7%以上,通常心脏病专家会视之为心肌局部贫血的征兆。

病人处于其他负面情绪(如焦虑)或较费力时,心脏的运作效率并不会降低,似乎愤怒是唯一对心脏有害的情绪。病患自称回忆不快事件时的愤怒程度仅及事件当时的一半,可以想见他们在实际发怒时心脏受到更大的伤害。

其他还有很多研究获得类似的结论。过去曾有人民为,急躁而易给自己压力的A型性格较易罹患心脏病,但并未得到证实,现在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现象:敌对意义强烈的人才是高危险群。

之方面的研究做得最详细的是杜克大学的威廉斯。他曾以医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校时敌强的人,五十岁以前死亡的机率是敌意较弱者的七倍,显见要预测一个人是否会早夭,易怒比抽筋、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更准确。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约翰·贝尔佛特曾在实验中请心脏病人做敌意的测试,透过血管X射线检查,发现病情的严重性与敌意的强烈程度成正比。

当然这并不表示愤怒是造成冠状动脉疾病的唯一原因,全美心肺血管学会行为医学分支代会长彼得·考夫曼告诉我们:“我们还不能确定愤怒与敌意,是否是冠状动脉疾病初期发展的原因,或是病情开始后促使其恶化,或是两者皆有。但我们可以假想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经常发怒,每一次发怒都会使心跳速率与血压提高,从而增加心脏的负荷。长此以往,自然会有负面的影响。”尤其是每次心跳冲过冠状动脉的血液:“可能造成血管微裂,形成血小板累积。如果你因时常发怒而造成心跳较快血压升高,三十年下来可能导致血小板加速累积,以致罹患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疾病形成后,愤怒更会影响心脏的运作效率,本节开头介绍的病患回忆实验已可证明。也就是说,愤怒对心脏病患而言特别是致使的情绪。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曾研究1012名有过一次心脏病历史的男女,做了八年的追踪,发现开始时最暴躁易怒的人,二度罹患心脏病的机率最高。耶鲁大学医学院追踪研究929位心脏病患,同样发现易怒的人死于心脏停止的机率,比温和型的人高出三倍,如再加上高胆固醇的因素,机率更增为五倍。

上述的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指出,造成因心脏疾病死亡机率升高的因素,可能不只愤怒一项,而是任何引发大量相关荷尔蒙的强烈的负面情绪。不过目前科学上最有力的证据仍指向愤怒。哈佛医学院调查过去时1500名患过心脏疾病的男女,请他们叙述病发前几个小时的情绪状态。愤怒会使患过心脏病的人发生心脏停止的机率增加一倍以上,在发怒后两个小时内都维持这个高危险率。

这并不表示大家都应尽可能压抑怒气,研究显示,在盛之下尝试完全压抑怒气支而使身体更激动,进而使血压升高。但另一方面,第五章说过。每次生气都要发泄只是火上添油,对任何新增的不快更无耐性。这么说来,愤怒时发不发泄似乎都不好,对此威廉斯的看法是发不发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经常性的发怒。偶尔发怒对健康还不致构成危险,但如果一个人经常猜疑、愤世嫉俗、对人冷嘲热讽或大发脾气,可能这已经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对健康的影响恐怕便不能忽视。

所幸经常发怒并不等于被判了死刑,这种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史丹福大学医学院便设计了一种课程,协助心脏病患改变性情,结果这些人二度罹患心脏病的机率比其他人低了44%。威廉斯设计的一套课程也有类似的效果,同样也是教导一些基本的EQ,特别是留意怒气何时开始上升,发怒之后如何调节,以及学习同理心等。他们要病患随时记下猜疑或敌意的想法,刻意制止这种想法继续下去。另外也鼓励他们碰到不快时以理性思考取代猜疑,譬如说等电梯等半天不来,不妨想一想较能接受的理由,而不必一味想像是某个人的错而生起气来。遇到令人挫折的情况,则必须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同理心是止熄怒火的良药。

威廉斯告诉我:“消除敌意的关键是一颗信赖的心。只要有足够的动机,这并不难培养。当大家知道敌意的结果只是提早进入坟墓,通常还是很乐意尝试改变。”

压力:过度焦虑

我无时无刻不觉得焦虑紧张,这种情形远自高中时期就已开始。当时我成缚很好,但总是不断担忧成绩会退步,或是老师同学喜不喜欢我,或是上课会不会迟到之类的事。父母给我很大的压力,让我觉得一定要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概是受不了这些压力,高二时我开始有胃痛的毛病。从此以后我对咖啡和辛辣的食物就特别小心。我发现每一次紧张或担忧什么事,胃就好像要烧起来,偏偏我又老在担心些什么,所以常觉得想吐。

很多种情绪与疾病的侵袭及复原的效果有一定的关系,但具有最充分的证据的当属因压力引起的焦虑。焦虑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是为预见的危机最准确,但现代人的焦虑往往失之过度,引发焦虑的情况不是日常的生活经验,就是想像的危险。经常性的焦虑显示压力过大,前面提到的那个经常胃痛的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93年耶鲁大学心理学空布鲁斯·麦艾温在《内科医学档案》讨论过压力与疾病的关系,举出各种广泛的影响:损害免疫功能,甚至因此加速癌细胞转移;增加病毒感染的机会;加速血小板累积,导致动脉硬化、血凝块,引发心肌梗塞;加速第一型与第二型糖尿病;引发气喘或使其恶化。此外,压力也可能导致肠胃溃疡,引发溃疡性结肠炎及肠胃发炎。长期的压力也会对脑部造成伤害,如伤害到海马回便会损及记忆。麦艾温指出:“愈来愈多证据显示神经系统会因压力而耗损。”

关于压力与疾病的关系,最有力的证据多来自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事实上我们经常暴露在这些病毒的范围内,只是因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免于患病,但在压力之下我们的防卫总可能溃不成军。很多实验显示压力与焦虑会削弱免疫能力,但多数无法确定削弱的程度是否足以致病。因此真正有力的证据要从前瞻性的研究去发现;亦即观察到健康的人因压力增加而削弱免疫力,并因而是致病。

这方面最重要的研究是卡内基梅伦大学心理学家薛尔顿·柯汉提出的,他与英国科学家合作,先仔细调查研究对象生活压力的情形,然后有系统地让他们接触感冒病毒。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冒,免疫系统较强的人还是有抵抗力。但柯汉发现,生活压力愈大的人感冒的机率愈大。统计结果,压力较小的人有27%感冒,压力最大的一群则高达47%,这显示压力的确会削弱免疫系统。虽然这项实验只是证实了大家长久以来的观念,但因为提出科学根据而具里程碑的意义。

另一种实验是请一对夫妻在三个月内每天记录情绪变化,结果也发现某种规律:一连串特别不快的事件后三、四天,他们常会感冒或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一般感冒病毒的潜伏期正好是三、四天,显示他们在心情最低落时抵抗力特别低。

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皮疹病毒,唇边型与生殖器型皆包括在内。感染者病毒会潜伏在体内,不定时发作。我们可藉由血液中皮疹病毒抗体的量追踪病毒的活动情形,研究人员追踪发现,正值期末考试的医学院学生、刚离婚的妇女、家中有阿兹海型痴呆症者的人都有皮疹病毒复发的现象。

焦虑对健康的危害不只是降低免疫力,有些研究显示对循环系统也会有不良的影响。经常怀有敌意或易怒的男性罹患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对女性最致命的情绪则是焦虑与恐惧。史丹福大学医学院研究过去时1000余名患过一次心脏病的男女,发现二度复发的女性显著有较严重的恐惧与焦虑现象。其中很多人的恐惧已到了影响生活的程度,通常在第一次心脏病发后便不再开车、辞掉工作或足不出户。

有些因工作太繁重或家庭事业能兼顾,蒙受极大的心理压力与焦虑,一项研究便将这种心理总是对生理的挫伤做了精微透彻的剖析。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蒂芬·梅纳克曾让三十名自愿者在实验室接受让人充满焦虑的艰难挑战,同时观察血液中三磷酸腺苷酸的变化,这种由血小板分泌的物质可能使血管产生变化,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结果发现实验者在巨大的压力下三磷酸腺苷酸与心跳血压都急剧升高。

可以想见工作压力大的人在健康上所受的危害最大,尤其是工作要求高但周边资源又非自身所能控制者,譬如说巴士司机便有较高比例的高血压情形。有一项研究采样板569位直肠结肠癌患者及另一个比较组,发现前十年在工作上有过严重的人,罹患直肠癌的机率比其他人高出五倍半。

负面情绪的影响既是如此巨大,可直接减除压力的松驰技巧,在临床上便被广泛应用来治疗多种慢性病,诸如循环系统的疾病、糖尿病、关节炎、气喘、肠胃疾病、慢性疼痛等等。不管是任何疾病,只要病况会因压力或情绪恶化,协助病人松驰与平静都有帮助。

沮丧的代价

她的病诊断来是转移性乳癌,她还以为几年前的手术已完全治愈。医生已提不出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化学治疗至多只能让多活几个月。可以想见她的心情非常沮丧,严重到几次去看医生都忍不住痛哭失声。而医生每一次的反应都一样:请她立刻离开。

这位医生的冷漠当然伤透了病人的心,姑不论这一点,值得探讨的是对病人的情绪置之不理是否会使其病情恶化?当然,对这种病入膏肓的病人而言,任何情绪对病情的影响恐怕都微乎其微。虽说上述这位妇人的沮丧必使其最后的岁月更加黯淡,在医学研究上担忧对癌症影响尚无定论。但除了癌症以外,若干研究显示沮丧对很多疾病都有影响,极可能使病情恶化。也有愈来愈多证据显示,一个沮丧的重病患者会增加治疗上的困难。

其中的一大困难是沮丧的症状(没有食欲、全身无力等)可能被误认作其他疾病,尤其缺乏精神诊断训练的医生更易犯错。当然误诊的结果是病患难与共的沮丧问题未获解决,进而益加恶化,甚至可能会增加重病患者的死亡的机率。

曾有医生追踪影100名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发现十三名抑郁症者中,十二名在第一年内死亡,其余87名中有34名两年后还活着。再以洗肾病人为列,严重抑郁症者最可能在两年内死亡,对这种病人而言,以抑郁症预测死亡率的准确度高于任何因素。此处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不是生物上的,而是心态的问题。抑郁症者对医嘱较不配合,譬如说对医生规定的饮食阳奉阴违,便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心脏病似乎也会受抑郁症的影响。一项研究追踪2832位中年男女长达十二年,发现经常觉得无助的绝望的人死于心脏病的机率较高。以抑郁症最严重的3%的人,与毫无沮丧的人比较,前者死于心脏病的机率高出四倍。

沮丧似乎对曾患过心脏病的人威胁特别大。有人研究过因第一次心脏病在蒙特娄医院住过院的病人,发现抑郁症者在半年内死亡的机率高出许多。其中八分之一属于严重抑郁症者,其死亡率高于其他同类患者五倍之多,这几乎与左心室功能异常或有过多次心脏病史等因素的死亡率相当。抑郁症会成为这么可怕的心脏病杀手,一个原因可能是会影响心跳的规律性,使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机率大为得高。

抑郁对臀部骨折患者的复原也有影响。一项研究以数千名老年患者为对象,在她们入院时先做精神状况的评估,发现抑郁症者住院日数平均多出八天,恢复走路能力的机率只有其他患者的三分之一。但这些抑郁患者只要同时接受精神治疗,便较不需要物理治疗,出院三个月再入院的机率也减少许多。

以耗用全美10%医药资源的重病患者而言,多半身兼数病,如心脏病加糖尿病,而其中约有六分之一有严重的抑郁症,接受精神-治疗者每年卧病日数自七十九日减少至五十一日,轻微抑郁症者则自六十八日降至十八日。

快乐的医学效益

由上面的资料我们知道,愤怒、焦虑与沮丧在临床上确实造成负面的影响。经常性的愤怒与焦虑会增加患病的机率,沮丧也许不会增加患病的机率,却极可能影响复原的速度,增加死亡的危险,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患者。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危害健康,反过来说,下面的情绪多少也有利于健康。这当然不是说正面的情绪可以治病,或是说常笑保持乐观就可扭转严重的病情。正面的情绪的优点或许并不明显,将研究对象放大还是可从影响疾病的复杂因素中抽丝剥出,找出正面情绪的作用力。

悲观与沮丧一样付出医药上的代价,而乐观则有一定的帮助。一项研究针对性122名患过一次心脏病的人为对象,评估他们的悲观或乐观的程度。八年后发现,在最悲观的确25人中死亡的有21人,而最乐观的25人只有6人死亡。以心态预测存活率的精确度高于任何因素,包括初次心脏病的严重性、动脉阻塞的情形、胆固醇、血压等。另一项研究是以接受动脉分流手术的病人为对象,发现较乐观的人复原较快,手术时与手术后引发并发症的机率都比悲观的病人少。

对未来的希望也有且于改善病情,因为希望使人较能忍受病痛和其他痛苦。有人研究过因脊椎受伤而瘫痪的病人,对未来愈是怀有希望的人恢复的情况愈好。对这类病人而言,希望是很重要的复原指标,因为这些人多半在青春年华因意外而终生瘫痪,将来在身体及生活上能恢复到何种程度,患者的情绪反应影响至巨。

心态对健康会造成影响有机种解释,一种目前尚未被证实的说法是悲观会导致抑郁郁,降低免疫力。另一种说法是悲观者较不爱惜自己,有些研究发现悲观的人较常抽烟喝酒,较少运动,也较不注意自己的健康习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乐观者的生理状态确实有助于抵抗疾病。

人际关系的医疗价值

现在我们要讨论影响健康的最后一个情绪因素:寂寞。二十余年来相关研究涵盖的对象超过三万七千人,一致显示孤立会使患病与死亡的机率加倍,这里所说的孤立是指没有亲近的人或可倾诉心事的对象。根据一九八七年《科学》刊物的一篇报道:“孤立对死亡率的影响相当于抽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缺乏运动。”抽烟增加死亡率的系数仅1.6,孤立则高达2.0,显然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孤立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的影响大。孤立的男性死亡率比拥有紧密人际关系的男性高出二至三倍,女性则仅高出一倍半。这个差异可能是因为女性的人际网本来就比男性亲密,知交一二对女性的意义可能远大于男性。

孤独又不同于孤立,有些人总是独来独往或是只有好友几人,却活得健康满足。真正危害健康的是疏离与寂寞的主观感受,现代人偏好看电视式的静态娱乐,再加上传统的社交聚会逐渐式微,这方面所受的威胁格外显著,也难怪美国一些互助团体受到欢迎。

以一项针对一百名骨髓移植病患的研究为例,自觉获得配偶与亲友强烈支持的病患中,移植两年内的存活率是54%,缺少亲人支持的则仅20%。再看看老年心脏病患的研究:生命中有两人以上作为情感支柱者,病发后存活率一年以上的机率,是缺乏支柱者的两倍。

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是一九九三年问世的一研究,研究方法是以居住在瑞典越特堡、且出生于一九三三年的男性为对象,免费为他们做健康检查(共57人)。七年后再追踪这些人的情况,结果有41人死亡。

压力沉重的人死亡率比生活平静的人高出三倍,而造成沉重压力的原因很多,包括严重的财务危机、工作不稳定或被迫离职、卷入法律纠纷或离婚。这些人在接受健康检查的前一年内,如果遭遇这些问题中的三项以上,便可极准确地预测他在未来七年内的死亡机率,准确度超过高血压、血中高浓度的三酸甘油脂或胆固醇等因素。

但对于拥有紧密人际网的人而言,压力与死亡之间便没有任何关系。只要有人可以倾诉,可以寻求慰藉、协助与建议,生命的磨难与挫折便不致造成致命的威胁。

人际关系的质与量似乎同样重要,负面的人际关系也会危害健康,譬如说夫妻吵架便会减弱免疫力。锇亥俄大学心理学家卡西波研究大专住宿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室友之间彼此愈不喜欢的愈容易感冒,看病的次数也较多。卡西波对我说:“对健康影响最巨的似乎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也就是每天见到的人。这些人对你愈是重要对你的健康影响愈大。”

情感支柱的治疗力量

《罗宾汉历险记》的主人公曾对他的追随者说:“心情吐露你们的烦忧吧,畅所欲言能解千愁,就像犯滥的洪水心要溃堤。”这个传说中的英雄似乎深谙养成生之道,而倾吐心声确是一帖良药。南卫理大学心理学家詹姆斯·潘纳贝克为此提出科学证据,他以实验证明,让病人说出最困扰的事情确实有助治疗。他的方法很简单,在五天的时间内,请实验者每天花十五到二十分钟写下“一生中最痛苦的以验”或是当时最烦忧的事等等,写下的东西实验者可自行保留。

这简单的自白确有惊人的效果:提高免疫力、未来半年减少病假次数以及改善肝酵素的功能。而且自白内容愈是充满困扰不安,免疫功能心头幅度愈显著。实验发现最有益健康的诉苦模式是:先表达深刻的悲伤、焦虑、愤怒等,之后数天慢慢组织成一篇陈述文,从痛苦中找出意义。

这个过程的确很像心理治疗,事实上,很多研究显示,病人如同时接受身体与心理的治疗,效果比单独接受身体的治疗要好。

谈到情感支柱在临床上的效果,史丹福大学医学院设计的末期移转性乳癌患者互助团体,是最典型的例证。这些妇女做过手术或其他初步治疗后,癌细胞又移转到其他部位。到这个地步,死亡只是迟早的问题了。研究结果发现,每周参加病友聚会的末期乳癌患者存活时间是未参加者的两倍,这项结果使主持该研究的大卫·史必哥与医学界同感震惊。

所有的妇女者接受同样的治疗,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参加聚会,向同病相怜的人倾吐内心的恐惧、痛苦与愤怒。通常这是他们唯一可以畅谈心声的地方,因为亲友都不敢谈及他们的病情与死亡的阴影。未参加聚会的病患平均在十个月内死亡,参加的人则平均多活了三十七个月,这是任何药物或治疗方式无法做到的。纽约史凯纪念医院肿瘤笠心理治疗主任医师吉米·哈兰认为,所有癌症病人都应参加这类聚会。如果有一种药物能达到这种延长寿命的效果,医药公司早已挤破头争相生产了。

医护工作与EQ

医师发现我司法尿中有血,要我做进一步检查,检查前先为我注射放射性染剂。我躺在平台上,头顶的X光机器照射染剂通过肾脏与膀胱的情形。陪同我的是几日前来访的一位医师好友,他坐在旁边,和我一起看着X光机器旋转到一个新的角度,定位后发出“喀力”的照相声,如此重复数次。

检查共耗费一个半小时,最后一位肾脏医师匆匆走进来,简短自我介绍,随即离开去看X光片,后来也没有回来告诉我结果。

走出检查室时我们碰到那位肾脏医生,我因为检后有些头晕眼花,也忘了提出自己想了个早上的问题。倒是我的朋友记起来问他:“医生,我朋友的父亲死于膀胱癌,他急于知道X光是否显示任何癌症的迹象。”

医生极简短地回答:“没有异常。”便匆匆离去。

像我这种满腹问题口难开的情形,每天都在无数的医院重演。一项研究显示,每位病患看医生时平均有三个以上的问题要问,但最得到解答的平均只有一个半。这充分显示医疗界对病患的情感需求有多忽略。问题未获解答的结果是疑惑、恐惧、夸大的悲观思想,导致病患对不了解的治疗不肯全力配合。

医界只要有心改善,方法很多。譬如说,定期提供病人与其病情休戚相关的资讯。现在有些机构便提代电话咨询服务,根据询问者的病情提供完善的电脑相关资料,让病人在做决定时具备与医生较接近的知识。另一套程式设计可在短短几分钟内教导病患提出适当的问题,以确保病患心中的疑惑都能获得解答。

患者在面临手术或痛苦而不了解的检查时总是充满焦虑,这也是医护人员关切其情绪的最佳时机。有些医院设计有手术前指示,教导病患消除恐惧与不适。具体的方法凶手教导病人放松的技巧,手术前尽量详细回答病人的疑问,以及复原时的确切情况。结果证明成效斐然:病人复原速度平均提早二至三天。

住院病人可能会觉得非常孤单无助,有些医院开始设计家庭式病房,让家属像在家里一样烹饪及照顾病人。讽刺的是,这在第三世界是行之有年的惯例。

松驰训练可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或使病情恶化的情绪,麻塞诸赛州大学医学中心的压力减轻中心是个中典范,他们为病患提供为期十周的专注与瑜珈练习,重点是注意情绪的波动,每天做深度松弛的练习。有些医院会在病人观赏的电视上放映教学录影带,对饱受病痛的患者而言,这实在比一般医院放映的连续剧有益多了。

另一位医生狄恩·欧尼许为心脏病患设计的一套练习也以松弛及瑜珈为重点,同时搭配低脂肪餐。原来严重到必须进行冠状动脉分流手术的病人,经过一年后动脉栓塞的现象有明显改善。欧尼许告诉我,松弛训练是这项计划的关键,采用的也是所谓的“松弛反应”原理,亦即因应压力引发的生理现象反其道而行。

此外,如果医护人员具备同理心,懂得倾听与沟通的艺术,更有助于发挥医疗效果。但首先医护人员要了解他们与病人的良好关系攸关的治疗效果。如果我们的医学教育能将基本的EQ列入,特别是着重自觉、同理心与倾听的艺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才会更容易培养。

关怀的医学

目前为止我们只是迈开一小步,医界要有开阔的视野,充分了解EQ的影响,下面两项重要的科学论点应铭记在心:

一、协助人们管理负面的情绪可预防疾病发生:已有证据显示,长期抱持负面情绪,对健康的危害与抽烟无异,那么帮助人们处理负面情绪就好像说服一个老烟枪一样有益。要广泛扩大这种效益,最好从小灌输基本的EQ技巧,使之成为一生的习惯。另一个着重教导的对象是年届退休的人,因为情感是否稳定是影响老年人衰老速度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族群则是所谓的高危险群:穷人、单亲职业妈妈、高犯罪率地区的居民等,这些人每天都处在极大压力下,协助他们处理压力造成的情感问题有助于预防疾病。

二、

三、对身体患病的人同时付出心理上的关怀,非常有助于病人的复原:这里所说的人性化医护不只是口头上的安慰,但今天的医疗制度有很严重的盲点。尽管愈来愈多的资料显示,关注病人的情绪需求有实质的效益,脑部情绪中枢免疫系统的关系也已获得证明,很多医生仍抑持怀疑的态度,斥之为无关紧要或道听途说,甚至认为只是少数人的夸大其词。

四、

虽然说病人对人性化的医疗需求日殷,而悉心奉献的医护人员也并非没有,今天的医疗界却有日益商业化的倾向,人性化的医疗品质更不知何日才能实现。

事实上,关照病人的情绪需求是符合商业利益的。首先是节少成本,原因是可以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帮助病患提早康复。根据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与西北大学对臀部骨折的年老病人和研究,如果病人在一般整形治疗之外再加上抑郁的治疗,平均可提早两天出院,总计近百名病患可节少医疗支出97361美元。

这样的身心双重照顾当然也让病患更满意。在未来的医疗市场中病患将有更多的“医疗产品”可以选择,对医疗品质的满意程度当然会影响选择。

最后还有医疗道德的考量。《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一九九三年有一篇文章,提到某医学报告说抑郁使心脏病患死亡率增加了五倍。文章评论道:“显然爷郁与孤立使心脏病患成为死亡的高危险专利号,治疗时如果不考虑这两面三刀项因素实在是不道德的。”

今天我们应该正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推广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帮助病人提早康复。一位病人曾写一封公开信给他的外科医生,信中说:“同情不只是象征性的支持与鼓励,更是治病的良药。”这句话确实值得医界深思。

第十二章家庭的试炼

下面是一则小小的家庭悲剧。卡尔与安妮正在教五岁的女儿露丝玩电动玩具,但他们过度热心似乎造成女儿的困扰,只听到一连串相互矛盾的指示。

“向右,向右……停,停!”母亲的声音愈来愈焦躁。露丝咬着唇,两眼盯着屏幕,努力遵照母亲的指示。

“你走歪了……快向左!向左!”父亲卡尔也下达一串急促的指令。

同时母亲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大叫:“快停!快停!”

露丝发现父命与母命都无法圆满遵从,小脸崩得紧紧的,眼睛一眨,泪水就要掉下来。

父母却未看到她的眼泪,自顾自吵了起来,母亲气急败坏地对父亲说:“她按钮按太慢了。”

露丝的眼泪慢慢垂下脸颊,但父母两人似乎都未察觉.露丝用手抹去泪水,父亲叫道:“快把手放到按扭上……要准备射击了。好,开动!”母亲也一边呐喊:“好,移动一点点就行了!”

这时候的露丝却已孤单无助地轻轻啜泣起来。

小孩子往往在这种时候学到深刻的教训,以露丝而言,这个痛苦的经验告诉她,父母都不关心她的感受。如果童年时期一再重复相似的经验,将会在孩子心上烙上一生难以磨灭的情感讯息,甚至因此决定一生的方向。家庭是我们学习EQ的第一所学校,在这个亲密的熔炉中,我们学到许多基本讯息,诸如我们的自我观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如何判断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这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透过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还凶手间接观察父母的行为彼此相处之道。有些父母天生是情感的导师,但反面教材也不少。

无数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但真到最近才具体的科学证据,EQ高的父母对子女有很大的帮助。小孩子多半擅于察言观色,对家庭中细微的情感动态相当敏感。夫妻的相处之道对孩子影响甚巨,父母直接对待子女的方式当然更不用说了。华盛顿大学的卡洛·胡文与高特曼等人曾就教养子女的方式研究夫妻的互动,发现善于处理婚姻关系的夫妻,最能够协助孩子处理情绪的起伏。

参与研究的家庭必须在孩子六岁大及十岁大时接受观察,观察的重点凶手夫妻的交谈方式,父母教导孩子玩电玩的情形……看起来只是日常琐事,却清楚泄露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暗流。

有些父母就像安妮与卡尔一样,都是命令式的,很快失去耐性,不耐烦地提高声音,有的甚至会骂小孩笨,其中的轻蔑与厌烦正是许多婚姻根基日益腐蚀的主因,但也有的父母极具耐心,能协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而不会动不动抬出父母的权威。这种亲子电玩时间简直是测量父母情感模式的温度计。

观察发现最常见的三种不良模式是:

完全忽略型:这类父母多视小孩的负面情绪为令人烦心的芝麻琐事,过一会儿就没事,却不懂得利用这个机会拉近亲子关系,或教导孩子处理情感的方式。

太自由放任:这类父母确实注意到孩子的感受,但又放任孩子自行处理,即使是暴力发泄也无妨。他们和第一型父母一样,鲜少尝试进一步教导孩子选择其他反应方式,只希望平息孩子所有不愉快,甚至会贿赂孩子不要生气或难过。

轻视型: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类父母通常言词刻薄,处罚严重。譬如说会禁止孩子有任何愤怒的表现,丝毫发怒的迹象都会惹来责罚。如果孩子会为自己辩护,父母的典型反应是:“你敢顶嘴?”

但也有的父母会利用孩子情绪不佳的机会,上一课初阶情绪管理。他们懂得重视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前因后果(你生气是因为小明伤你的心吗?),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平抚情绪(与其打小明,你何不先自己玩玩具,等心情好了再和他玩?)。

父母亲要成为适任的情感教练,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EQ。譬如说小孩要学习的第一课是分辩不同的感觉,身为父亲的如果无法分辨自己的悲伤情绪,又如何教导孩子区别失落的悲伤、看一曲悲剧的悲伤以及亲近的人发生不幸的悲伤。此外当然还有更进阶的课程,譬如说告诉孩子愤怒常源自被伤害的感觉。

随着孩子日渐成长,他们需要的情感教材也要跟着调整。第七章提过,同理心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方法是由父母做出和孩子的感受同步的反应。有些技巧可以在交友的过程中慢慢磨练,但父母的适当引导可让孩子提早充实EQ的基本条件,包括学习认知、管理、驾驭自己的感觉,培养同理心,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前述的华盛顿大学研究小组发现,比较处理情感较擅长及较拙劣的父母,前者的亲子关系较和谐,情感较浓,也较少磨擦。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也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处于放松状态,压力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第十一章已说过,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健康很帮助。其他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僚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优越。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粗鲁好斗等)。最后还有认知上的优点,就是较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好。以IQ相当的六岁孩子做比较,父母较善于做情感引导的孩子,到三年级时数学与阅读能力都较好,足证教导孩子情感技巧不仅是人生的修养,也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洋洋洒洒罗列下来,证明有一个善于引导情感修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从心做起

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发挥影响力。知名的哈佛小儿科专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试婴儿的人生观。他拿两块积木给八个月大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想。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

拿起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拿到头上前后磨擦,然后丢到桌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最后他会仰头看着你,明亮的眼睛仿佛在说:“赞美我的聪明吧!”

这种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受到大人的赞美与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是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是来自一个黯淡、混乱、没有关爱的家,孩子拼积木时便显得毫无信心。事实上他们完全听得懂指示,也可以拼得很好,但做的时候就是垂着头丧气得很,仿佛在说“我根本不够好。你瞧,我要搞砸了。”这种小孩未来往往抱持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从来不期待老师地鼓励或注意,也不认为学校会有任何乐趣,最后甚至中途辍学。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成形。布雷佐敦指出:“父母要知道如何能引发孩子的信心、好奇心与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极限。”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一大助力。他的建议是有科学根据的,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学龄前形成的情感特质相当程度地影响进入学校后的表现。第六章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如果能克制一次拿两个糖果的冲动,十四年后入学测验的成绩可比别人高210分。

虽然孩子的EQ在整个求学阶段会持续发展,但EQ的形塑开始得极早,后期的增长皆以此为基础。诚如第六章所铺陈的,这基础也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美国临床婴儿计划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累积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新闻记者能力,而是看其他情感与社会性因素,诸如是有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恰相反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

该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在校表现不佳的学生都缺少上述能力的一项以上,不管是否有学习障碍之类的认知困难都一样。而且这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美国某些州将近五分之一的孩子升不上二年级,之后落后得更加厉害,渐渐地变得丧失信心,愤世嫉俗,经常闹事。

学习能力是切知识的基石,也是决定孩子在校表现的根本原因。上述报告列出七种学习能力的基本成份,全部都与EQ有关:

自信: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遭世界,想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得供协助。

好奇: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自制: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以建立人际关系。

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的交往)中获得快乐。

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

孩子初上学校是否具备这七项能力,与父母及幼稚园老师是否教导基本的EQ很关系。

打好EQ的根基

假想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半夜三点醒来开始啼哭,母亲赶快将他抱起来,小宝贝满足地躺在母亲怀里吃奶,母亲慈爱和眼神仿佛在告诉他,即是三更半夜被吵醒,母亲看到他还是满怀喜悦。半个钟头后,婴儿满足地沉入梦乡。

再假想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也是半夜三更起来啼哭,碰到的却是个心烦气躁的母亲,因为她刚和先生吵完架,才睡了一个钟头。母亲匆匆抱起小孩说:“你给我安静点,我已经快受不了了。拜托,赶快睡行不行?”小婴儿必然立刻感受到气氛的异样。婴儿吃奶时,母亲根本不看他,只是木然望着前方,脑中还在反思先前吵架的情节,愈想愈气。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僵硬,跟着崩紧起来,吸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母亲说:“只吃这么一点点?不吃就别吃。”接着便匆匆把婴儿放到床上,自顾去睡觉,任婴儿啼哭到疲乏才睡去。

提出这两个例子的美国临床婴儿中心指出,如果父母一再以同一方式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极不同的感受。第一个婴儿学到的是:当他有需求时有人会注意到并帮助他,他的求助调号是有效的。第二个学到的是:没有人关心他,别人是不可信的,他想要寻求慰藉但失败了。当然,多数小孩多少都尝过两种经验。但如果其中一种成为常态,将影响小孩基本的安全感、掌控感与对人的信赖感。据艾瑞克生的说法,小孩将养成对世界的基本信赖或怀疑。

这种子情感态度的养成开始得很早,进面在整个童年期逐渐烦恼形。亲子之间每一次沟通都暗含情感的交流,无数次的交流便奠立了孩子EQ的核心。譬如说一个小女孩在玩拼图,半天老是拼不起来,便拿去问妈妈。妈妈的态度可能是欣然相助,也可能是简短一句“我在忙,别烦我!”,小孩得到的便是完全不同讯息。同样的调息经不定期一再强化,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预期便会定型,进而影响生命的其他层面。

若碰到不成熟、吸毒、沮丧、经常发怒、生活漫无目标的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尤其大。这类父母根本无法给孩子适当的照顾,更无论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进而取得情感的调和。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苛待的孩子中,被忽略的一群问题最多,总是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淡漠、有时太具侵略性,有时又很畏缩,有65%升不上二年级。

小孩到四、五岁时脑部会长到成人型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学习。这时候如遭受巨大的压力,将损伤脑部的学习中枢以及智力。这种伤害稍长后中可稍微弥补过来,但影响仍是很深远的。五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小孩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常感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未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将很难掌握机会发挥潜力,根本可以说又轮在起跑线上。

坏小孩

不当的情感教育对孩子会造成终生的影响,尤其是强化孩子的侵略性,这一点可由长期的追踪调查获得证明。这类研究不少,有一项便是针对纽约北部870名儿童所做的九岁到三十一岁的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最好能斗狠的孩子最容易辍学,也最可能在三十一岁前犯罪。而且这种暴力性格有代代相传的倾向,这些人的孩子在小学中的表现与其你如出一辙。

研究侵略性格如何代代相传,能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姑且不论生物遗传的因素,侵略性的人成为父母后,往往将家庭变成学习侵略的实习班。他们的父母采取的就是独断专行的高压管教,轮到他们当父母时便也承袭这一套方式,不管小时候表现出侵略行为的是父亲或母亲都一样,跋扈的小女孩长大后同样变成严惩重罚全凭喜恶的母亲。这类父母尽管对孩子异常严厉,大半时候对孩子的生活却毫不关心。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父母的侵略模式带到学校游戏场,甚至一生相随。这类父母倒不一定是铁石心肠或不为孩子着想,而似乎只是不自觉重蹈父母的行为模式。

这类父母管教的方式纯凭喜恶,心情不好时做错小事也严厉惩罚,心情好时闹翻了天也没事。奖惩的标准不是孩子的表现,而是父母的情绪。这种管教方式最易让孩子产生无用和无助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有祸事临头。如果我们从空话背景不分析,这种孩子的好斗与叛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家庭的试炼在孩子早年便会烙下伤痕,对孩子的情感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

虐待:缺乏同理心的父母

三岁半的马丁在托儿中心游戏时撞倒一个小女孩,女孩不由分说便哭了起来。马丁想去拉她的手,女孩哭着走开,马丁便在她的手臂打了一下。

女孩仍哭个不停,马丁把头转开,大叫:“别哭了,别哭了!”愈喊愈急促,声音也愈大。

接着马丁又尝试去拍拍她,但女孩还是躲开了。这回马丁龇牙咧嘴,像支凶恶的狗似的对她做鬼脸。

不久马丁再度尝试轻拍女孩的背,但愈拍愈用力,后来甚至变成在打她,打得女孩可怜地嚎啕大哭。

这段叙述是研究人员实际观察所得,说明一个经常被父母随意打骂的孩子本然的同理心遭到怎样的扭曲。马丁从出生起就常被虐待,他对同伴的奇特粗鲁的安慰方式正是这类孩子的典型反应。一般小孩看到同伴在哭,通常会同情地请他别哭并加以安慰。马丁的暴力反应可能反映了他在家中的待遇:哭的时候父母先是以命令的语气安慰,如果无效,便继之以怒目而视,吼叫、轻打,最后索性狠狠揍了一顿。最令人担心的,马丁似乎已失去最基本的同理心,亦即停止攻击一个已受伤的人。仅仅三岁半,我们已看到一个残酷虐待狂的雏形。

马丁的情形并非特例,研究人员花了两个小时观察托儿中心九个二到五岁的孩子(马丁是其中之一),发现从小在家遭受身心虐待的孩子都有类似的行为。做为比较组的九个小孩也是来自贫穷或压力大的家庭,但在家中未被虐待。看到同伴受伤时,这两组小孩的反应有很显著的不同。在二十三次同伴受伤害的事件中,比较驵的九个孩子有五个表现出开心、难过或同理心。比较之下,受虐儿童在二十七次事件中没有任何人表现丝毫的开心,反而对哭泣的同伴表现出恐惧、愤怒或像马丁一样的攻击行为。

譬如说有个受虐女孩看到同伴哭泣时,向他做出可怕威胁的表情。另一个受虐孩童两岁的汤玛斯听到房间另一头传来哭声便吓呆了,将近三岁半的凯蒂简直是个开幕待狂,将比她小的乔伊踢倒在地,温柔地看着他,轻轻地拍他的背,后来却不顾乔伊的哀求愈打愈重,还弯下身去用力打了六七下,直到乔伊爬着逃开。

其实这些孩子正是以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别人。有的父母虽不致虐待孩子,但常常恐吓威逼,严惩重罚,结果同样造就出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是程度不及受虐儿童。这类孩子长大后在学习上较易有认知的困难,容易有侵略行为,人缘较差,较易沮丧,长大后较易违法乱纪。

同理心的缺乏往往代代相传,虐待孩子的父母小时候也是受虐儿童。多数父母会教导孩子开心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孩子表现出来的便是截然不同的行为,缺乏这样的教导,小孩了似乎便完全无法学习同理心的真谛。

受虐儿童极早开始承袭父母的行为模式,但有些小孩几乎是天天挨打的,也难怪伤痕会烙印得这么深。前面说过,人在情绪激昂或面临危机时,脑部管理原始反应的边缘系统便会发挥作用。这时情绪中枢会诉诸过去经验中一再重复的习惯。

我们看到人脑是如何因暴虐或爱的教育而形成出不同的模子,也因此知道童年是修养EQ的绝佳电动机幸的是有些受虐儿童太早接受经常性的痛苦试炼,以致留下恒久的伤痕。不过,再深刻的烙印也依旧有抚平的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用户IM,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2731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正版授权,激活自己账号】: Jetbrains全家桶Ide使用,1年售后保障,每天仅需1毛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官方授权 正版激活 支持Jetbrains家族下所有IDE 使用个人JB账号...

(0)


相关推荐

  • java getclassloader_java-关于getClass().getClassLoader()

    java getclassloader_java-关于getClass().getClassLoader()InputStream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helloworld.properties”);中getClass()和getClassLoader()都是什么意思呀.getClass():取得当前对象所属的Class对象getClassLoader():取得该Class对象的类装载器类装载器负责从Java字符文件…

  • 1.零基础如何学习Web安全渗透测试?[通俗易懂]

    1.零基础如何学习Web安全渗透测试?[通俗易懂]零基础如何学习Web安全渗透测试?这可能是史上最详细的自学路线图!转载于拼客学院陈鑫杰拼客院长陈鑫杰(若有侵权,请联系邮件751493745@qq.com,我会及时删除)(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lG_tWSEXapMeOezfBrnww)…

    2022年10月31日
  • vmware虚拟机怎么下载安装(虚拟机安装教程win7视频)

    文章目录虚拟机VMware的下载虚拟机VMware的安装虚拟机VMware的下载虚拟机VMware的安装1.虚拟机VMware的下载官网地址:https://www.vmware.com/cn.html以下为官网界面选择“产品”—>“个人桌面”—>“WorkstationPro”选择“下载”(这里虽然是“试用Workstation15.5Pro”,但是点击“下载”之后,将会跳转到“Workstation16Pro”的下载界面)根据自己电脑的系统,比如你的电脑是Wi

  • chrome录制脚本的工具_chrome录屏插件

    chrome录制脚本的工具_chrome录屏插件Jmeter录制脚本工具之chrome插件–BlazeMeter

  • BufferedWriter写入

    BufferedWriter写入带有缓存区的字符输出流BufferedWriter:带有缓存的字符输出流。packagecom;importjava.io.*;/***BufferedWriter:带有缓存的字符输出流。*/publicclasstest{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带有缓存区的字符输出流BufferedWriterout=null;try{

  • 3389之永不查杀的后门shift后门代码「建议收藏」

    3389之永不查杀的后门shift后门代码「建议收藏」永不查杀的3389后门其原理就是利用shift后门,连敲5次shift键既可以直接进入服务器。前些天在群里有个小伙伴问了一句谁知道shift后门的代码,当时我给了他一个链接,我总是觉得这个百度下就能找到吧,我查了一下,发现什么都有,有的不全有的要么复杂,我也搞不懂一个代码还不能认真的给我们吗?非要让大家赏你几根辣条!好了废话不多说,将下面的代码通过服务器上的DOS命令下执行即可,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